留学生跨文化压力的心理成因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留学生跨文化压力的心理成因研究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趋势下,全球的留学生规模在各国人才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加大,在全球形成了强大的跨文化流动大潮。伴随着留学大潮,源自原住国与留学国间物理、文化差异的留学生生理、心理适应问题也益趋复杂和多元。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将这种异国经历的社会文化环境急剧变迁对人的心理的冲击与震动称作“文化震荡”。Oberg也将这种由于离开熟悉的社会交流标记和符号。而产生的焦虑感及强烈的失落感纳入跨文化研究视角,称之为文化休克。无论是文化震荡还是文化休克,都揭示了研究者以社会文化环境为切口,对异国新迁入人群在新环境中心理失衡而产生的跨文化心理压力的关注。目前,留学生的异国心理压力和适应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展开:留学人群所受文化冲击现状及适应实证调查: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内外部因素分析,文化差异对留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以及留学生文化适应策略。对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研究多聚焦文化差异和文化融入视角,如Graves把文化融入看作是个体与其他文化群体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与行为上变化,并关注个体心理层面的文化融入。Berry及其同事提出了文化融入与适应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适应困难与文化融入应激,并探索文化融入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民族、自尊、认知风格、文化认同等。融入态度和方式研究是文化融入的重要方向,如Berry主张文化融入包含两个基本维度:保持原有文化认同和保持与其他文化群体的联系。这两个维度相交,可得到四种文化融入态度或方式:整合、分离、同化与边缘。对文化融入策略的研究多基于这四个维度。如Ward&Kennedy提出的文化融入指数概念,包括主族(原住国)与客族(留学国)认同两个维度,从这两个维度同样可以区分出整合、分离、同化和边缘四种文化融入方式。他们还把文化融入的适应区分为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两个方面。心理适应以情感反应为基础,指向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社会文化适应则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当地文化背景的人有效进行接触。文化差异确实是造成留学生在跨文化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它与物理因素如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共同构成了心理压力的外部成因。但是外部成因需要映射到个人内部心理,通过特定的心理机制激发跨文化心理压力,对此心理过程的研究则甚少。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留学生跨文化压力的心理成因进行社会同一性、归因方式、文化迁移和进化心理四个层面的论证。二、留学生跨文化压力的心理成因1、社会同一性与内群体偏见首先,人类的社会同一性过程及其引起的内群体偏见是造成跨文化压力的心理成因之一。澳大利亚社会心理学家Tumer等注意到,自我概念,即社会中的个体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形成的自我图式,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个人特性和态度感受的个人同一性。还包括了社会同一性。社会同一性指人类以自己所属的群体来描述自己,包括归类、认同和比较三个过程:归类(categorize)是通过把客体归入不同的类别来组织世界。人类将世间万物归人各种类别,以简化繁复的世界,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认知机制。然而,归类会形成刻板印象(stereotype),它一方面能提供获得的信息与付出的努力二者之间的一个较好获益率,另一方面归类会产生过度概括的后果,从而产生认知偏差。认同过程指人类倾向于将自己与特定的群体联系起来,将自己置于内群体之中。并从中获得自尊,增强自我概念。而比较过程是指人类将自己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外群体)进行比较,在评价自己的时候,会部分依据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并且普遍偏爱自己的群体。拥有内群体的感觉能增强个人的自我概念。社会同一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的内群体偏见的产生。种族、宗教、性别、专业都可能成为相关的因素。内群体偏见意味着较强烈的对自己群体的偏袒。实验研究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发现这种偏见在不同性别、各种年龄、各种国籍的人身上都会发生。特别是当群体相对于外群体而言规模较小、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时,就更容易表现出强烈的内群体偏见。根据社会同一性理论,只要存在人群间差异如不同的国家、种族、民族,社会同一性就会存在并且起作用,特别是当人群属于一个大团体中的某个小团体的时候,如白人学校中的黑人,加拿大的魁北克人。留学生作为少数群体,在踏上异国时其社会同一性自然被激活了,特别是在缺乏积极的个人同一性情况下,常常会对自己的社会身份十分敏感,从而不可避免地进行归类、认同和比较,由此常常造成外群体同质效应,夸大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和群体间的差异性。留学生遭遇的心理不适感和隔离感就是这种社会心理的表现,当社会同一性进一步发展至内群体偏见时,会引起留学生更大的心理不适感,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和交际困难。由于社会同一性和内群体偏爱的普遍存在,留学生跨文化心理压力的产生不可避免。但是这两种心理机制并不能被归为人类认知行为中的负面因素,他们是人类认知能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人类进化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社会同一性中的类别化大大提升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提高了人类的反应和环境适应能力。而内群体偏爱则是人类积极寻求自我概念的结果,是对积极自我认知的追求。内群体偏爱是曝光效应的结果,而这一效应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生存手段之一。实验研究发现:熟悉可以诱发喜欢,对于各种新异刺激的曝光,都可以提高人们对它们的评价,这就是曝光效应。正是因为社会同一性和内群体偏见是人类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机制,它们内嵌于人类的基因中代代相传,因而其激发的内外群体间的隔离和利群偏见就难以规避了。2、归因方式人类错误的归因方式也直接引起了跨文化心理压力的产生。归因指人类对行为方式的解释,人们通常试图将个体的行为或者归结为内部原因(如个性),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如情境)。归因理论家Kelley则使用共同反应、区别性、一致性三种信息来描述我们的归因过程,如图l所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归因错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过程:人类倾向于将别人的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内在倾向,以至于不大理会那些重要的情境力量,其部分原因在于人类关注的焦点在人而不是在情境。处于异国文化中,敏感意识到内外群体差异的留学生也常常犯基本归因错误,将源于个体差异或情境压力的激发因素完全归结于属于内部因素的群体间文化差异。也即留学生可能将内外群体间的冲击过度概括为群体间内部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而事实上很多冲击来源于个人差异和互动情境本身。正是因为这种归因错误的放大效应,造成留学生更大的跨文化心理压力。而由于其成因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个无意识的惯性机制错误,只有有意识的控制才有可能规避。3、文化迁移心理学研究发现迁移是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形式和各种材料的学习和训练之中。一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可以向其他的情境迁移。迁移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可以加快人类的学习和反应过程。但是,迁移能力有时也会带来负面作用。例如,运动学习中,如果新学习的运动技能与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使用的肌肉运动模式有一定程度相似,在某些运动之间会形成干扰。此外对特定刺激做出相同反应会让我们形成定势,阻碍我们解决新问题。认知心理学中认知结构的相关理论可以解释迁移现象的出现。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原有认知结构中如果存在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就会同化新知识;同时人们在认识与理解环境中有简化的趋势,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往往原有的知识倾向先入为主,新知识常常被理解为原有的知识,被原有的知识取代。认知结构中原先学得的概念和命题与新学习的观念的可辨别性,则可以解释负迁移的原因。当新旧知识彼此相似又不完全相同,并且学习的知识又不牢固时,便会导致负迁移。迁移理论在神经科学中得到了验证。根据神经网络的观点,信息以节点或单元间大量连结的形式贮存。记忆与普遍存在于类神经元的结点间的兴奋模式及结点间的连结相对应,认知过程即由网络中存储的各种兴奋模式实现。在此框架下迁移可以被理解为,神经兴奋的发放模式经过多次相同的反应会产生易化,与之相关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突触也会发生变化。简单说,就是神经细胞A经常与细胞B联系,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就会变得更容易和紧密。以后,细胞A接收到刺激,它就会传递给B。笔者认为,在人类心理认知结构中,也存在文化图式。同人类任何学习过程一样,在异国文化适应过程中,我们也会无意识地激发文化迁移机制,即用原住国文化规范去解释、适应和融入新文化。一方面,原有文化图式的迁移是我们学习新文化的有效捷径,另一方面源自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又使得文化负迁移的发生不可避免,而这种负迁移的后果就是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造成异国适应过程中的压力和冲击。这-理论还同时可以解释国家间文化差异与留学生心理压力的正相关关系。4、文化差异的进化心理基础最后,笔者认同进化心理与文化观的互动理论。认为文化差异一方面是跨文化压力的外部成因,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进化的结果,其存在生物学基础。内嵌于人类心理而直接引起跨文化心理压力。关于人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存在三种主要观点:进化观点强调人类的联系;文化观点,强调人类的多样性;而中立的观点则认为人类基因设计出一个具有适应性的人脑――一个可以接收文化“软件”的硬件系统。中立的观点是目前接受较广的关于人类差异性的互动理论。进化心理学强调人类共同的属性,认为人类追求任何有利于祖先生存,繁衍并养育后代的事物,并以此保证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如进化学派心理学家Barash所说:心脏的目的就是要泵血,而大脑的目的,就是以最有利于我们的成功进化的方式来引导我们的生物器官和行为。同时人类不仅在生物学上有相似的偏好,在社会问题中我们也享有类似的答案,如所有人类都会按照权威和地位对他人划分等级。进化心理学家强调这些比较一致的特性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进化心理学家也不得不承认环境的影响作用,认为自然选择不仅赋予人类较大的头脑和双足,也赋予其适应性的社会能力。从文化的观点来看,人类语言、习惯、行为表现的多样性表明,我们大多数行为都受社会影响。基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表现形式取决于环境。基于这种观点,文化差异不是由基因决定,而是社会性差异规范由父辈群体向后辈群体的非生物性影响造成,如美国香蕉人的存在。因此,文化的观点更强调人类的适应性,这也是目前主流研究均将跨文化融入列为解决文化冲击问题的重要途径的原因。中立的交互观点认为虽然文化规范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有微妙而强大的影响,但是它并不能独立于生物因素而起作用。所有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归根结底仍然是生物因素。生物遗传引发的因素,由文化起到加强作用。这个观点在遗传科学中得到了验证。如Quaas&Seinowski遗传科学实验显示出经验能运用基因改变大脑,环境刺激能够产生新的脑细胞以分化感受器。另一方面,基因不只是限制我们,它还会根据我们的经验作出适应性的行为反应。这一交互观点的生动体现就是海洋文化、大陆文化和岛国文化的区分: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开放、内敛和两者兼备型的文化、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更加有利于其文化附着体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和发展。因此,不同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既具有外在的社会性,是留学生跨文化心理压力的外部成因:又具有内嵌的生物学基础,能够直接激发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压力。三、结论与启示基于前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1、来源于不同群体间的冲突和排斥是人类寻求自我概念、自我保护、获得自尊和认同的途径,这些心理过程直接激发了跨文化心理压力。正如社会心理学家承认的,人类在解释利群偏见方面比减少偏见做得更为成功,这种群体间的差异和冲突的内部成因难以消除。然而,群体间谋求合作和平等的努力仍然是可行的,如外群体成员个性化就是一个解决途径。2、并不是所有的跨文化心理压力均由群体间文化差异间接激发。一方面,文化差异内嵌于人类心理可以直接激发跨文化心理压力:而另一方面,很多被打上了文化差异标签的跨文化交际冲击实际上源于个体差异和互动情境,此类跨文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