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第一章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和紧迫性一、当前国际局势与我国的社会结构特征(一)当前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与新特点1.科技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信息科学生命科学2.世界充满机遇与挑战政治、经济、文化、安全3.“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4.国与国之间“利益交融、休戚与共”5.全球动荡不安,局部地区冲突不断6.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和威胁(二)国内社会转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1.转型内容的特殊性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转型与国民经济体制转轨同时进行2.社会转型动力的复杂性西方国家社会转型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我国的社会转型不仅是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启动,更是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3.社会转型过程的复杂性转型过程漫长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尖锐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4.社会转型矛盾的复杂性矛盾激烈二、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历史演变(一)第一阶段:计划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阶段(1949-1956年)(二)第二阶段:计划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巩固、强化阶段(1957-1978年)(三)第三阶段:计划型社会管理体制逐渐弱化并趋于解体的阶段(1978-1992年)(四)第四阶段:市场型的现代社会管理体制日渐形成,并趋于成熟阶段(1992-2007年)(五)第五阶段:市场型的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自觉构建阶段(2007年至今)十七大报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一)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城乡结构的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二)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三)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四)改革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型政府(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一)有助于把握社会管理规律,正确运用国家权力,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二)有助于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促进社会公正(三)有助于深化改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四)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章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一、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1919年,孙中山将《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收入《建国方略》,提出“社会建设”思想;1934年,社会学家孙本文在其《社会学原理》一书中给“社会建设”下了定义;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使用“社会建设”的概念。社会建设主要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直接、最相关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完善与管理,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文化、体育、社区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等。二、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基本定位及工作重点(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十六大报告提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活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最大限度激活社会活力,关键要密切联系群众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关键是要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关键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四)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就是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并将之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城乡发展失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2.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及其配套制度、机制、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管理主体职能发挥不充分、公共服务领域发展滞后、社会管理配套机制不完善。3.社会矛盾诱因增多,社会管理难度增大:民生问题凸显、不正之风严重。4.社会群体性事件频发。(五)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三、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及基本任务根本目的: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基本任务: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存社会稳定。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是前提;促进社会公正是目标和关键;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是途径。第三章国内外社会管理发展趋势及借鉴一、国外社会管理发展新趋势(一)政府扮演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欧美国家社会管理倡导政府作为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提倡政府权力下放,改变层级式的集权管理体制为平行网络状的互动管理型态。(二)秉承法治理念只有秉承法治理念,规范政府行为,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三)非营利部门充分参与发达国家充分利用非盈利部分的优势,提高了社会管理的效率。(四)重视社区建设发达国家的社区发展程度较高,具有参与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是发达国家重要的社会管理主体。(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六)建立危机应急管理体系欧美各国普遍重视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二、国外社会管理的有效借鉴(一)要转向建设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社会管理体系(二)要在法治视野下强化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三)要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发育程度是一个国家公民社会发展水平的缩影(四)要重视发挥社区作用(五)要建立有效的风险应急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三、国内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新特征(一)社会组织开始走向社会管理舞台传统的国企所承担的公共职能逐渐转移给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这就让社会组织从幕后逐渐走向社会发展的前台。(二)社会管理呈现社区化趋势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社区安才能天下安。(三)社会管理呈现网络化趋势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之间的互动影响日益增强,正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难点和焦点。(四)乡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提升乡镇企业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乡镇政府被赋予更多的历史担当乡镇政府处在农村改革的最前哨(五)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交合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加深公安机关介入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渠道;司法机关提倡人民诉诸司法是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的重要机制;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任务。第四章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一、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况(一)社会组织的含义、分类及基本特征1.社会组织新概念的提出社会组织是指区别于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的其他各类组织。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组织”的概念,2007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确认了“社会组织”这一概念,2007年11月民政部在全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确定启用“社会组织”这一新概念。2.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团体:学术性团体、行业性团体、专业性团体、联合性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3.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二)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1.提供服务社会组织的发展,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弥补公共服务中的“政府缺失”。2.反映诉求社会组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组织化的诉求反映渠道,解决民间组织放映诉求难和政府听取意见难的“两难”问题。3.规范行为社会组织通过制定章程、条约等制度,强化成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促进相关行业、领域或部门秩序的形成。(三)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1.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推进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2.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移,建设适度规模政府。3.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增加提供各种公共产品。4.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助于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5.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助于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的各项事业。6.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7.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合作。二、我国社会组织的探索路径(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起步建设阶段(1949-1978年)2.第二阶段: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9年)3.第三阶段:调整提高阶段(1989-1998年)4.第四阶段:稳步推进阶段(1998年至今)(二)我国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1.发展迅速1988年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有4446个,2010年则为445631个,增长了100多倍。2.行业分布高度集中教育类、社会服务类、农业农村发展类所占数量最多。3.空间分布不平衡东部最多,东北最少,北京最多,区县最少。4.类别差异明显在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团体和基金会中,基金会的经济实力最强。5.层次差异显著层级越高,社会组织的单位减少,层级越低,社会组织的单位越多。6.总体实力逐渐增强(三)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颁布实施一系列社会组织管理法规、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应对、公民意识觉醒2.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社会组织自身发育不足、政府管理理念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匮乏、人才缺失、公益腐败、社会支持欠缺”四大现实因素的制约三、广东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历程(一)广东社会组织的改革路径1.大胆探索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深圳为突破口,04年深圳成立行业协会服务署等2.创新扶持政策措施:扶持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放宽准入门槛、初步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制度、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和孵化基地3.创新管理监督方式:开展等级评估、社工人员持证上岗4.创新社会组织党工委:形成党委领导、组织部门抓总、登记机关牵头、业务主管单位各负其责。(二)广东社会组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对社会组织认识不足2.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3.依法行政与法制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4.任务繁重与管理力量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5.境外组织多方渗透(三)广东社会组织的发展目标及其主要任务1.主要目标数量方面:到2015年全省社会组织总量达到5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5个以上;管理方面:用3到5年时间基本形成政府部门监管、社会组织自律、社会组织党组织保证、社会各界监督的制度;质量方面:达到3A以上的占80%以上;发挥作用方面:能够承担政府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成为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2.主要任务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法规,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加强政治建设,形成完整组织保证体系;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执法监察,完善综合监管体系四、国内外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经验(一)国外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模式及有益借鉴1.美国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美国国内税务局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对年度报告进行监督、审计监督、评估监督。2.加拿大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消费者商业事务部负责登记事务、税务局负责免税登记证的使用、国内事务部为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3.新加坡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在控制上:核心社会组织隶属于特定的政府部门管辖,民办团体实质上也会受制于官办团体;登记机关对社会组织的登记有巨大的自由猜量权。在支持上:主要体现为经费的支持,政府拨款、物业租金收入和活动经费、社会人士资助。(二)国内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经验及积极探索1.北京:“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枢纽型”社会组织以人民团体为骨干,“枢纽型”社会组织之间竞争增强。由负责社会建设的有关部门认定,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管理中,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业务上处于龙头地位、在管理上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联合性社会组织。2.南京:“备案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南京在全国首创“两级登记,两级备案”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3.上海:“民间化”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创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通过为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和扶持的方式,探索出“管理寓于服务、服务渗透管理”的社区民间组织管理新体制。4.深圳:“准一元

1 / 2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