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主人公是盖斯勒,请用一句话概述盖斯勒的人生经历。技艺高超的鞋匠盖斯勒能做非常好的靴子,因不肯降低品质,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失败,生意越来越清淡,最后饿死。概述时要注意他独特的个性与命运(1)人物形象的概括及作用(2)情节的概括(3)环境特点(4)三者的关系小说主题的概括:题目小说“三要素”“我”定做过几次鞋子?按照时间顺序共七次通过“我”的观察,盖斯勒身上哪些东西在变?哪些东西没有变?肖像的变化店面、招牌、橱窗里靴子的变化变1.肖像的变化6: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好像在迷恋着理想;26:他的红胡子突然花白了多少啊;39-40:我这才看出面前的是他本人——但却衰老了许多……他的头发突然变得稀疏了;42:我离去时他是六十岁的人,回来时他像是有七十五了,皱缩,虚弱,颤颤巍巍;49:他变得那么衰老,看着他真叫人痛苦。2.店面及招牌的变化2:先是两间店铺,“盖斯勒兄弟”的招牌;28:后来只剩一间,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了;51:最后不属于他了,他的姓氏不见了。3.橱窗里陈列的靴子的变化2: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28:那几双熟悉的旧陈列靴不再器宇轩昂地各据一方,而被统统挤到了一个橱窗里;51: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精巧的轻便舞鞋、有布翻沿的漆皮靴和那幽暗的马靴。从这些变化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盖斯勒的命运轨迹是怎样的?生意越来越清淡,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最后离开了人世。通过“我”的观察,盖斯勒身上哪些东西在变?哪些东西没有变?不变盖斯勒想不想“变”?“你要做靴子吗?”头脑风暴:如果你是盖斯勒你会怎么做?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变不变守盖斯勒是怎样的一个人?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语言•神态•动作•……肖像外表邋遢、贫困、迟钝的鞋匠形象,正表现了他对靴子的热爱,他的长年劳作,一心投入到工作的的敬业与执着。神态投入、敬业、热爱动作第12段表现了他多么爱靴子,对待自己的工作又是多么细致、负责,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人物形象:盖斯勒语言1、第5段(第一次)对所从事的职业的喜爱,流露出一种自豪感2、第11段(第二次)不善言谈、由衷的赞美,对比英国年轻人的待客之法3、第14-21段(修靴子)自信、诚实、负责4、第22-26段(第三次)固守做人的原则,保持职业的操守5、第42-50段(第六次)敬业、执着、坚忍人物形象:盖斯勒人物形象:盖斯勒侧面描写:同行的评价(第61-64段)废寝忘食——敬业、认真从不预收工钱——诚信用最好的皮革、不让任何人碰——尽善尽美人物形象第一种性格执着坚韧负责诚信朴实严肃不善于交际职业技艺高超热爱事业坚持理想恪守职业道德不善变通保守固执第二种值得学习需要改变……盖斯勒先生是一个诚信、敬业、执着、善良的底层劳动者,他用生命呵护自己的理想,用生命坚守着社会的良知,这是人性的光辉,也是坚守的价值。小说标题“品质”有哪些内涵?靴品:美观,耐穿,合脚,便宜人品:主要体现在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带徒弟,不雇伙计,不计工时,不惜成本。真正做到了质量第一、顾客第一、信誉第一。既是指制作精美、质量上乘的靴子的品质,又是指诚实敬业、坚守理想的手艺人盖斯勒的品质。盖斯勒之死?同行的说法:(61-63)经营方式落后经营理念陈旧盖斯勒的说法:(25-26)大公司的垄断社会风气的变化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机器化大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众多小手工业主纷纷破产;为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质量在下降。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金钱和利益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么好的鞋匠,最终却是饿死了,悲剧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原因个人原因第一方面,资本垄断,机器化生产的大工厂的介入;第二方面,社会风化、人的观念的变化。靴子经穿,花费时间长、顾客不愿意等——销量不大只管做靴子,从不登广告——不注重服务和销售手段用最好的皮革——成本高,开销大亲自做——过度劳累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经常断炊——营养缺乏垄断竞争执着保守在小说中“我”的作用是什么?1、线索性人物,故事的讲述者,盖斯勒悲惨命运的见证者明线:我几次去店里做靴子暗线:靴子店的兴衰历程2、作者的化身,作者爱憎的代言人“我”对盖斯勒的情感:尊重同情关爱第3段,……“羞怯地问”……——极赞他的做靴手艺,敬畏,崇敬第32段,“为了躲避他责难的目光和声音”——我对他有一种内疚感,为社会给他带来不幸感到内疚第34段,“我定了三双,尽管其实我只需要两双。然后我就匆匆离开了”——同情,帮助,不敢面对他了。所以后面又说“我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和他的关于靴子的理想作对。”第49段,“他变得那么衰老,看着他真叫人痛苦;我不无慰悦地离开了他。”——一种不忍心看到他的不幸,内心很愧疚从自我反省的层面在小说中“年轻人”的作用是什么?1、与盖斯勒形成鲜明的对比年轻人“因时而变”取得成功,随波逐流;盖斯勒固守自我遭遇失败,坚持的品质。2、以知情人的身份道出了人物不幸命运的根源盖斯勒先生一直到死都不改变,这么做值得吗?有人认为,盖斯勒没有必要守着最好的手艺而饿死,应当“因时而化”。人之立世贵在立“品”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也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永远放光!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剧作家。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福尔赛世家》和《现代喜剧》。他的作品以20世纪初英国社会为背景,剖析社会和道德问题。表面看似冷漠,实则爱憎分明。他虽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但关注和同情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塑造不少不幸的小人物,并给予深厚同情。小说主题小说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鞋匠盖斯勒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颁奖词颁奖词作为一种陈述和评价性的礼仪文稿,让我们透过优美的文字,捕捉到明晰的意象,领略到优美的意境,体悟出深刻的意蕴。颁奖词一他来自民间里巷,历经时代变迁,他用质朴彰显价值,用生命书写品质,在理想的道路上执着地追求,在人生的旅途中坚定地行走,他用独特的方式演绎自己的手艺人生。颁奖词二一个穷苦的鞋匠,朴实得像块皮革,一生只做一件事:用尽心血,制作靴子,尽善尽美,死而无憾。上帝给了他一双缝制靴子的手,他却用它缝制灵魂。他是手艺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墓志铭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墓志铭•卢梭:“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贝多芬:“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墓志铭•靴之质量,人之品质。•靴子恒久远,品质永流传。•用品质打造靴子的灵魂。•你用自己的灵魂造就了靴子的灵魂。•靴子为我们奉献了一切,你为靴子奉献了一生。•上帝给了你一双缝制靴子的手,你却用他缝制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