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刘艳萍陈虹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11期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和国家进步的灵魂。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我们提升创新能力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本文就工业设计创新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工业设计;创新;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2-0280-01一、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的现状分析我国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我国的工业设计创新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工业设计创新体系仍处于雏形状态。其次,我国虽然在工业设计创新上态度和行动都比较积极,但在工业设计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较低的地位。再者,我国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缺乏全新的、系统的创新理念。同时,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另外,工业设计创新能够将民族特色与国际理念相融合,但在表现民族底蕴上不够突出。二、工业设计创新存在的问题总体上来看,我国的产品工业设计处在一个发展困难的阶段。影响我国产品工业设计的因素主要有经营理念、设计原创性、设计保护、设计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首先,传统的经营理念导致产品的同质化。批量化、低成本的生产盈利模式是许多厂家积累第一笔资金的方式,这种获利方式具有见效快,成效高的特点。然而丰厚的利润带来的是投资业的跟风,于是这种获利方式被复制,统一的生产技术观念、设计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成为中国许多大小企业的一致选择。其次,我国的产品设计大多实行“拿来主义”,将别人的设计进行稍微的加工改进,然后就投入市场,这造成了同类产品在功能、造型、色饰、材料等方面大同小异,缺乏个性特点。另一方面,设计市场存在恶性价格竞争的现象。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有的设计师就省略了设计过程中的某些环节,造成设计出来的产品有意无意中的雷同现象。第三,在设计保护方面,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做得不够。首先是在法律制度方面对设计产权的维护不够完善,影响设计师的创作积极性。其次是产品创新设计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同步,拥有支柱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中有99%没有申请专利,60%没有自己的商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专利制度不够完善,维权工作实施起来比较艰难。龙源期刊网第四,就设计人才的培养来说,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老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人才培养的模式老化问题是伴随着我国教育中人才“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而出现的,模式化的教育难以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要想创作出“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是很难的。而人才培养过程中,许多设计师无法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实践能力堪忧。三、工业设计创新的对策根据上面所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中国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一)建立以客户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理念对企业来说,利润是它们永恒的追求。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要想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要转变以往追求短期利益的经营理念。企业要以客户为核心,满足客户的需求就是满足市场的需求。一种产品的设计只要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出发而设计的,那么它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优势。以客户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理念,还能时时督促企业在产品设计上能够做到新颖独特。(二)增强设计的原创性要增强设计的原创性,要从设计市场和设计师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企业要摒弃“拿来主义”,积极进行产品的自主研发创新设计,确立品牌意识,在产品的设计、技术的改进、管理等方面增加投入,为设计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对设计师来说,要坚守职业道德,抵制恶性价格竞争;同时也要戒骄戒躁,严谨创作的程序步骤,增强产品设计的原创性。(三)完善法律法规,保护设计师的知识产权完善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可以打击那些抄袭别人作品的不法分子,提升设计师的创作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在申请专利、商标或者维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让他们有法可依。专利保护与专利研发的结合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引进的专利与专利保护相结合、企业自主研发与专利保护相结合、联合研发与专利保护相结合。(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设计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工业设计教育应以多学科交叉教育的方式,培养设计人才在科学、技术、人文等方面的综合性知识,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其次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都要重点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龙源期刊网创新是推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因素。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克服重重困难与阻碍,拓宽工业设计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参考文献:[1]叶剑虹.基于模仿创新的产品设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2]王晓红.制约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因素及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2010(06).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