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第五节、道路选线与定线一、选线要点与路线布设•选线是根据路线的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地物及其他沿线条件和施工条件等,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一)、平原区选线•1、地形、地质及路线布设•⑴地形比较平坦、地面切割深度不大,高差≤30m;•⑵除湖泊、水塘外,一般多为耕地、草原和居民点;•⑶平原地区布线容易、选线时主要解决平面曲线与地物障碍的矛盾;•⑷平面曲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弯道偏角小,半径大,纵坡平缓,一般以低矮路堤为主,注意地表汇水的排水。一、选线要点与路线布设•2、平原区路线选线要点•⑴平原区路线应以直线为主;•⑵直线的尽头不得连接急弯;•⑶平原区的路基为最小填土高度,纵坡最小纵向排水坡度应≥0.5%,必要时采用设管涵横向排水;•⑷选线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草场;•⑸路线要尽量避开高压线路、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与空间。平原区路线选线要点一、选线要点与路线布设•(二)丘陵地区选线•1、地形、地质及路线特征•⑴相对高差≤200m,还有近50%左右的低平地分布;•⑵山地较缓、山形迂回曲折,存在路路可通的情况;•⑶路线纵断面有起伏,但平面以曲线为主,注意园曲线之间的直线设置,但展线技术指标近似于平原区。一、选线要点与路线布设•2、丘陵区选线特点•⑴局部方案较多,这是由于丘陵区的山岗、谷地较多,路线走向灵活性大,有时需要多个方案比较;•⑵在选线时注意平、纵、横三个方面的相互协调;⑶横断面布置多以半挖半填形式为主,布线同时注意纵向土石方的平衡。一、选线要点与路线布设•3、丘陵区路线的布线方式•⑴平坦地带→走直线•如果相邻两个控制点间地势平坦,就可以以直线相连。•⑵缓和地带→走匀坡线•①匀坡线是顺自然地形均匀升降坡的地面点间的连线。•②路线通过斜坡地带。如果连点间无特殊地物障碍,路线直接沿匀坡线布置。•⑶起伏地带→走直线与匀坡线交替布置•①走直线路线短但起伏大,为减少起伏必须有深切高填。•②走匀坡线坡度好但路线绕行较长。一、选线要点与路线布设•(三)山岭地区选线•1、地形、地质、路线特征•⑴相对高差200m~500m,切割深度>200m。•⑵山岭地区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按照地带部位和地形特征分为沿河线、越岭线、山脊线,山腰线,山脚线。•⑶选择的路线多以折返线或回头曲线。露天矿坑下选线与山岭地形相似。封闭圈水平直进式折返式直进——折返式一、选线要点与路线布设•2、选线要点•主要以多爬坡(纵坡)克服高程选线,选线过程反复多。•⑴拟定大致走向,通过实地勘察地形、地质条件,拟定大致的路线发展方向方案。•⑵拟坡布线;初步拟定路线的走向发现中间的控制点以利于争取有利的地形。•3、展线方法(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⑴自然展线:是以适合当地的坡度的设计纵坡,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嘴、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其优点是符合基本走向,纵坡均匀。•⑵回头展线:适合于回头曲线的地形布置。这种方式适合于无法自然展线取得距离克服高差的地形。适合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直径较大、横坡较缓、相邻有较低鞍部的山包或平坦的山脊。山脊线:山脊线:二、道路定导向线(纸上定线)纸上定线是在已经测量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布局方案比较,从而在纸上确定路线,再到实地放线的选线方法。纸上选线多用于等级较高和地形、地物复杂的道路。•1、初选路线方案①根据总体规划,在图上将路线起迄点、主要控制点连接起来,即成路线的大致走向。由于控制点的选取有所不同,可能会有几条比较线方案出现。②按作业草图所注特征点编号,在纵断面图上试定出合理坡度,读取各桩填挖值观察沿线细部地貌,结合地质判释、线位选择、路线标准等修改局部方案。•③根据填挖,在横断面图上找出最经济或控制性的路基中心线位置,确定新的导线。•④拟定R、Ls、计算交点距离、导线转角、计算曲线要素、推算路线上的新桩号、算出整个断链长度。二、道路定导向线(纸上定线2、详细的方案比较1.技术指标的比选路线长度及其延长系数、转角数、转角平均数、最大与最小平曲线半径、回头曲线的数目、最大最小纵坡、最大最小竖曲线半径、与原有道路及铁路的交叉数目、限制车速的路段长度。2.经济指标的比选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桥涵工程数量、防护与加固工程数量、征购土地数量及费用、拆迁建筑物及管线设施的数量、主要材料数量、主要机械、劳动力数量、工程总造价、投资成本、投资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本次课小结•1、道路选线是根据地质、地形经初步、详细选定路线在地表的走向。•2、道路定线是在确定路线的地带上经初步、详细展导向线的过程。•3、导向线的长度就是设计纵坡的跨距。•4、地形越复杂、变化大,可能的方案就越多。课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