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文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14189课程负责人:谢志雄课程中文名称: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LifeSciences(ForArts)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数:2课程学时数:36授课对象:全校文科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面向非生物学类文科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以生命基本特征为主线,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热点问题为视点介绍生命科学知识,以及生命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使文科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要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认识人类自身;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思维模式;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新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引导学生从人文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多个视角,综合不同的思维模式,探讨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掌握生命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及与人类的关系、高等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人类遗传学、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协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讲授按每周3学时安排,全学时共36学时。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见下表: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表内容学时第一章生命和生命科学3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及细胞5.5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及起源进化10第四章人体的结构功能与健康10第五章遗传学与人类健康4.5第六章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3第一章生命和生命科学1.1什么是生命?生命的本质特征生命的定义1.2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生命科学的研究步骤1.3了解生命、认识自己了解生命:尊重爱护生命认识自己:健康生活方式生物产业:发展生物技术1.4学什么?如何学?教学内容与安排学习方法与要求重点:1生命的本质特征。2了解生命、认识自己。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及细胞2.1原子和分子——生命的化学基础2.1.1生物体的主要元素2.1.2生物体的主要分子2.1.3生物有机分子2.2细胞2.2.1细胞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2.2.2细胞的基本概念2.2.3细胞的类别2.2.4细胞的结构2.2.5生物膜及其功能2.2.6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重点:1各类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2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周期、分化与凋亡。3把握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生命本质的一致性。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及起源进化3.1生物多样性和物种3.1.1生物多样性3.1.2生物分类学与物种3.2生物类群3.2.1病毒及其分类地位3.2.2原核生物界3.2.3原生生物界3.2.4真菌界3.2.5植物界3.2.6动物界3.3生物起源与进化3.3.1生命的起源3.3.2Darwin与进化论3.3.3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3.3.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重点:1各类生物基本特征及演化历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2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第四章人体的结构功能与健康4.1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4.1.1动物的组织4.1.2器官和系统4.1.2.1皮肤系统:皮肤及其衍生物;4.1.2.2支持运动系统:运动形式;骨骼、肌肉;4.1.2.3消化系统:营养需求、摄食、消化道结构、消化与吸收过程;4.1.2.4呼吸系统:呼吸;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呼吸过程;4.1.2.5排泄系统:排泄;排泄系统组成与功能;尿液形成;4.1.2.6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脏;血液循环;免疫系统;4.1.2.7生殖系统:生殖腺、生殖导管、羊膜卵;4.1.2.8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脑、脊髓;感觉器官;反射与反射弧;4.1.2.9内分泌系统:激素;内分泌器官。4.2动物的发育和形态建成4.2.1动物的个体发生与发育4.2.1.1雌雄配子形成4.2.1.2受精过程4.2.1.3个体发育过程4.2.1.4动物的衰老与死亡4.2.2动物发育机制4.2.2.1细胞分化4.2.2.2形态建成的时空调节重点:1四大动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2各器官系统主要结构与功能(人、哺乳动物为主),了解演化历程。3发育的基本过程(含精、卵发生)。4发育、衰老基本机理。5人体的健康与卫生。第五章遗传学与人类健康5.1遗传的基本法则5.1.1经典遗传学的创始人Mendel5.1.2Mendel遗传学第一定律:分离定律5.1.3Mendel遗传学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5.1.4Morgan遗传学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5.1.5Mendel遗传学定律的延伸和变化5.2基因及遗传的染色体学说5.2.1什么是基因?5.2.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5.3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5.3.1生物的性别决定5.3.2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5.4突变与人类遗传疾病5.4.1人类遗传病的概述5.4.2染色体畸变与人类遗传病5.4.3基因突变与人类遗传病5.4.4遗传病的治疗重点:1人类遗传方式和有关的遗传病。2了解有效的遗传病应对措施。第六章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6.1什么是生物技术?6.2基因工程6.3细胞工程6.4发酵工程6.5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6.6生物技术新浪潮6.7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重点:1生物技术的概念。2各类生物技术原理及应用。3生物技术发展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及思考。四、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自编《生命科学导论》讲义及ppt(谢志雄;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网站注册获取)参考书目: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吴庆余编著,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导论》(第2版),张惟杰主编,2008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学导论》(第2版中文版),Campbell等编,吴相钰等译,2006教学网站:。五、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专题小论文、随堂测验、期终考试(开卷)。《生命科学导论》(理工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14189课程负责人:赵洁教授课程中文名称: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lifesciences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数:2课程学时数:36授课对象:全校各院系非生物类文科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面向非生物学类理工科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以生命为主线,围绕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较全面系统地展开讨论;介绍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全貌和新动态,以及现代生命科学与其他自然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新进展。二、教学要求生命科学导论是立足于非生物类理工医科通识科的层次,以生命为主线,紧紧围绕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简明扼要而又较系统全面地展开讨论。突出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研究方法、学科发展新趋势和新成果;突出生命科学和理工医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交叉及其新的进展;突出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教学的内容见下表。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讲授按每周3学时安排,全学时共36学时。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见下表:绪论—生命及生命科学1.教学安排3学时2.为什么要上生命科学导论3.生命的本质特征第二章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3学时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4.细胞分化、衰老与死亡第三章动物生物学1.各系统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协调3学时2.动物个体发育与生殖第四章微生物学和病毒学1.微生物类型、形态结构及特征3学时2.病毒的类型、形态结构及特征第五章免疫学1.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3学时2.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3.免疫细胞的发育第六章病原体与人类健康1.病原体与人类的博弈3学时2.传染病的概念与预防诊断3.典型疾病第七章植物生物学-1组织和器官的结构3学时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第八章植物生物学-2个体发育及有性生殖3学时植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第九章遗传学1经典遗传规律3学时2.分子遗传学基础3.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第十章遗传学与人类健康1.遗传病的特征与分类3学时2.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3.人类基因组计划第十一章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1.生命起源的假说3学时2.生物进化与人类起源3.生物多样性复习和考试3学时说明:1、以上是基本的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大致分配,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对象所学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及作必要的内容增减。2、教师可酌情安排部分内容指定学生自学。四、教材与参考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吴庆余编著,2006参考书目: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学导论》(第2版中文版),Campbell等编,吴相钰等译,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导论》(第2版),张惟杰主编,2008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生命科学概论》,黄诗笺主编,2001五、考核方式平时测验和期终考试(笔试)。《基础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6040113课程负责人:谢志雄课程中文名称:基础生物学实验课程英文名称:BasicBiologyExperiments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数:1课程学时数:36授课对象:全校非生物类各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本课程面向全校非生物学类各专业本科生开设,内容涉及从宏观到分子水平,不同层次(基础、经典和现代)的生物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加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生命和生命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促进其跨学科联想思维的形成。二、教学要求了解熟悉生命科学各主要学科领域的基础实验方法和技术,掌握基本的显微观察技术、制片技术、标本制作、生物形态结构观察描述、分子生物学技术、微生物发酵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重点掌握显微镜使用、动植物及微生物观察、植物标本制作方法。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基础生物学实验内容涉及从宏观到分子水平,不同层次的生物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组织了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难易适度的20个代表性实验项目。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内容学时实验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5实验2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2实验3原生动物综合实验1.5实验4植物营养器官观察2实验5植物腊叶标本制作1实验6植物叶脉标本制作1.5实验7植物繁殖器官的观察(花,果实,种子)2实验8植物多样性的观察3实验9环境微生物的检测1实验10乳酸菌发酵制备酸奶1实验11微生物多样性的观察2实验12小白鼠实验3.5实验13昆虫标本采集制作1实验14节肢动物形态观察实验1实验15动物多样性的观察3实验16核酸制备、检测及限制性酶切指纹分析5实验17CO2浓度的呈色反应1实验18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1实验19ABO血型的鉴定1实验20标本塑封1说明:以上是基本的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大致分配,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对象所学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及作必要的内容增减。实验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目的要求]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且能够较熟练地使用。[实验原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性能:光学显微镜由一组光学放大系统和支持及调节的机械系统组成,带有光源部分。(1)机械系统①镜座与镜柱②镜台③镜臂连接镜筒与镜柱的部分,以便于持握。④镜筒⑤镜头转换器⑥调焦螺旋⑦载物台与标本移动器(2)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照明系统和成像系统。前者由反光镜或电光源、聚光器和虹彩光圈组成,后者由接物镜和接目镜组成。①反光镜②聚光器③虹彩光圈(可变光阑)④接物镜(物镜)(数值孔径)显微镜的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够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它与接物镜的数值孔径成正比,与光的波长成反比。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数值孔径光波长度2/1[实验内容]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技术。[实验材料和用品]普通光学显微镜;血液涂片标本。实验2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目的要求]1、在显微镜下观察常见细菌和真菌,了解原核细胞结构和真核微生物结构;2、学习掌握线粒体活体染色法的方法,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学习临时装片方法,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