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总结提纲姓名:赵少杰第一讲走进经典寻觅原乡学术与和方法的关系:得法意味着成功。方法是抵达真理的路径。鲤鱼跳龙门。动机·目的。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结论。如何治学:学、识、才、德。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之心术也。方法对我们的意义:寻觅原乡,回归自我。(成人)我是谁?;提升思维,化知成识。(成大人)仁且智;把握人生,实现价值。(做人)自我与实现;认识社会,铸就辉煌。(做大人)知事与治世第二讲马克思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费尔巴哈不能创立到唯物史观原因:不能从实践出发研究自然界(现实世界)。不能从实践出发研究人类社会(自然的历史)。不能从实践出发理解人和人的认识(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革命的反映论)。直观性、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题?自然的奥妙与认识自然的方法;社会历史之谜的破解与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人类对自身的探寻与认识人的方法;思维的秘密与认识思维的方法;物质利益难题与认识经济的方法;“苦恼的疑问”与认识政治的方法;文化的追问与认识文化的方法马克思为什么能够正确地认识自然界?(一)、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的要义(拒斥抽象的世界)1、形成了现实世界的理论。2、把实践纳入到哲学视野中,强调对世界的改造及其改造的现实性。3、中国哲学对客体理论的阐释(二)、从主体出发理解周围世界(反对直观的世界)1.费希特的启示:自我的非我;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世界是有思想内容的世界。2、马克思对费希特的扬弃,世界必须作为人的对象存在,作为体现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存在才有意义,所以马克思说:“世界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三)、实践人道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1、实践人道主义与纯粹的人道主义2、实践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3、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自然:历史的自然。4、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历史:自然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人学空场(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一种理论)1、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能够控制和利用的自然才是完成了的自然。所以,不是一种纯自然主义,而是和纯自然主义相对应的自然主义,即把自然看作是历史的自然。2、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不是关于人本身的人道主义,而是包含着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人道主义,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道主义,对必然性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人道主义。即把历史看作是自然的历史。3、马克思主义是真正高扬人的旗帜的理论。马克思认识社会历史理论的方法(一)马克思对社会本质问题的追问既不能说环境决定人,也不能说人决定环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都是由实践决定的;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归结为实践;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把人的改变归结为实践;科学地解决了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这一关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面貌的重大理论问题,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二)马克思对社会本质的明确解答,社会的本质是实践1、社会历史完全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2、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3、实践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4、实践构成了全部社会关系。5、实践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解答1、人的本质是劳动。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3、劳动本质论与社会关系本质论的统一中国传统哲学解答人性问题的误区第一,自然性不是人性,更不是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还原到自然属性那里。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着眼点在于人的自然而然、与生具有的天赋属性。没有把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放到社会属性的视野下予以关照,而是把视角转到了自然属性上,在人的生命存在和延续上强调人的物质需要。第二,性善论和性有善有恶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但他们将作为人的本质的一个层面的社会性先验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属性还原为自然属性。第三,传统人性论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认为只有先天的才叫“人性”,后天的不叫人性。他们所谈的人性就只能是一种自然属性,或主要是自然属性。产生宗教的原因: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想马克思主义认识认识论的方法能动的反映论;革命的反映论;选择创造和改造;反映本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三、四讲阅读经典的方法论问题三种解读模式1、以恩解马2、以苏解马: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体系中,物质运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理念;历史唯物主义则被简单化地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以阶级斗争论为核心理念。这种解读模式曾一度适应那个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但在理论阐述上却是一种退化。3、以西解马:从政治倾向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三大派别:左翼、中间和右翼回到马克思(一)回归历史1.结合人生道路2.考察历史背景3.追溯理论来源(二)回到文本1.从政治回到学术2.从原理回到原著(三)文本研究的解释学处境:第一,正视“解释学处境”,是任何文本研究得以可能的前提之一,阅读者必须形成相应的“问题视域”。“问题视域”是任何文本研究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第二、正视“解释学处境”,可以使我们对自身的局限性保持自警和自省,从而避免种种僭妄。每个阅读者的“视角”(perspective)是有局限的,要避免绝对化和“惟一性”的陷阱。第五讲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方法论文化1广义:与“自然”相对应的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产创造.2狭义:群体共享的价值观通过知识体系解释世界为人提供基本的世界观;通过价值体系确立行为规范维系了社会秩序;通过信仰系统为人提供安身立命的意义世界。3马克思:人在互动中创造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何认识21世纪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一、文化研究的起点:时代精神的拷问文化与时代:思想标志着时代精神的高度。转折时代与思想的繁盛存在正相关。轴心时代思想的繁盛确立了后世文明的基本范式。全球化进场中的文化冲突;现代性进程中的文化断裂;与传统的决裂;金钱主导下的价值观;现代性带来的精神冲突:传统社会一种稳定的世界观、知识体系、血缘关系以及与大地的统一为人提供了可靠的精神依托。现代性打破了这种稳定性,人失去了根,失去了魂。现代文化的一个主题是揭露与克服这种精神的紧张与冲突。转型中价值迷失;核心熔毁:信仰的迷失使人的灵魂无所依凭,无信仰成为时代的标签。意义世界的危机是一种文化的核心熔毁。二、文化研究基本立场:从社会存在理解社会意识方法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唯物史观的方法:考察观念与文化背后的物质动因。金钱拜物教:社会关系的观念体现:拜物教是社会物质关系的观念再现,观念的背后是商品、货币、资本中蕴含的权力关系。社会意识的独立性与文化的自主性:社会意识是一种能动的因素,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对于社会存在有着积极的反作用。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拥有自主性文化与经济:文化是一种因变量,经济影响文化的演变;文化又是一种自变量,既可能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是其阻力。三、权力分析:文化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统治者维系自己利益、由权力支持的知识和信仰体系文化霸权:统治者不仅依靠强力统治,也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宣传,获得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形成一种共同意识,从而巩固了这种统治。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它,劳动阶级接受了现存生产关系和秩序的合理性,安心从事劳动,维系了社会再生产。同时,它为个体提供了嵌入社会机构与程式的社会与政治认同,而这些社会机构与程式又反过来强化了特定的信仰系统。权力分析:权力:支配他人的力量。有权力就有压迫。马克思对资本与劳动的分析,揭示了其中的权力关系。思想解放:马克思让被压迫者认识到现实社会秩序的不合理性,认识到自我解放的可能性。马克思的思想不是束缚人,而是要解放人;不是束缚人的思想,而是为思想打开更广阔的天空。四、文化研究中的科学与价值1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真理的首要品格是客观性,坚持客观性也成为科学研究的首要规范。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客观性,揭示其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客观机制便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2、价值立场科学并不满足于发现和揭示社会现象的科学层面,它同样以价值关怀为目的。文化:创造与变迁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保守性。随着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变迁,文化也处于变动不居的流变中。人们在新的生活实践中参与创造着新文化。文化创造的民主立场:公民文化是民主发展的必要条件,专制文化传统(官本位、权力崇拜等)是阻挠民主进程的障碍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张力中徘徊文化的回归与再生:中国文化复兴不仅意味着传统的价值与精神的回归,还包括对传统文化更加理性、彻底的反思和批判,进而升华至新制度和新文化的构建21世纪中国文化的命运:一种文化的命运取决于它的性格、结构、特质。中国文化有很强的保守性,但也有自我改进的动力。21世纪中国文化的命运取决于能否激发自身的创造性因素,克服其保守衰败的一面,在适应和引领时代新生活中创造出新形态,在关键问题上走出徘徊与纷争,在推动国家与社会转型中展现文化的生机。第六讲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认识的基本方法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总原则上,产生了两种研究倾向:一是尽可能去掉研究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作用,追求自然科学一般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即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倾向;另一种是突出研究主体的阐释和批判,注重研究结果的价值和意义,是人文主义倾向。社会科学的双重维度:科学性与价值性科学的核心在于事实和规律。世界本身如何?人文的核心在于价值和目的。世界(人)应当如何?科学:重实证,发掘世界的客观知识。---------真人文:重价值,探讨人类世界的目的和意义。------善、美科学与人文,分别偏重两种认识:“实然”与“应然”“是”与“应当”科学(是)与价值(应当)的分离史:1.古典哲学:“是”与“应当”的混沌不分,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美德即知识2.近代,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现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意识。休谟:“是”与“应当”的区分(认识论与伦理学)。从“是”能否推出“应该”,即从“事实”命题能否推导出“价值”命题,是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这个问题被后人称作休谟问题,它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3.科学与价值的领域划分康德:纯粹理性、实践理性的区分;4.科学主义盛行,人文和价值研究式微。实证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拒斥形而上学。实证主义出现在理性主义占主导及科学思想流行的时代。在“科学万能”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对形而上学产生怀疑,逐渐以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事物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科学原则: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获取真理,而真理的首要品格是客观性,因此,坚持客观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规范。社会科学研究应对社会现象做出解释性说明,不应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价值原则:社会由带着不同意志和利益的人组成,研究者也必然带有本身的主观性,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社会科学依据一定的价值与社会实在发生联系,这便是价值关联。价值关联是研究文化事件的逻辑前提。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科学主动靠向现实,而人文对现实有反思和批判,有价值的维度人文社科研究,尊重科学,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意识。在进行现象研究时避免带入主观因素,排除非理性的情感、习惯等因素,用实证、经验的方法为人文观点提供支撑。科学研究要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有自觉的价值追求,把求善求美作为科学研究的内在旨趣,要有实现人类幸福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第七讲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恩格斯写作本书的原因清算自己先前的哲学信仰的夙愿。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40多年里,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与黑格尔的关系,始终没有给予全面、系统的说明,也没有回顾过费尔巴哈、深入考察过自己的学说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在英国等国的某种程度的复活。施达克评论费尔巴哈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出版二、恩格斯对黑格尔一个著名命题的分析“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三、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及其局限性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唯心主义体系和辩证的、革命的方法的矛盾,由于唯心主义体系的需要,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