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作者:程潇潇卢丽刚来源:《老区建设》2009年第18期[提要]我国目前有近1.5亿的农民进城务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在旧的体制框架中,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愈显突出。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赋予他们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对于体现教育公平,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策[作者简介]程潇潇(1981-),女,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卢丽刚(1965-),男,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硕导、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南昌330013)据调查统计,我国目前有近1.5亿的农民进城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随之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赋予他们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对于体现教育公平,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一、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却像一道天然屏障,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设置障碍,他们虽然随父母生活在城市里,但却得不到与城市儿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及义务教育的学区制、社会保障制度等限制,几乎剥夺了农民工的市民待遇,他们无法分享城市化的成果。户籍制度将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分割开来,教育制度又为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设置关卡。大多农民工收入不高,无力承担子女在城市高昂的借读费用,农民工子女往往只能游走在城市边缘,在农民工子弟学校接受教育,同时还面临着无法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龙源期刊网(一)教学硬件设施差,安全隐患多。农民工子弟学校一般是私人办学,往往是财力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却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拼命压低办学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硬件设施差成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普遍问题。没有足够的场地,没有正规的校舍,学校大都在城乡结合部租借民宅、仓库、厂房来充当教室,室内采光通风不足,没有标准的桌椅、黑板、照明设备,缺乏体育、音乐等场地和教学设施,更不用谈及计算机、互联网、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配,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配置达不到现代化的办学要求,和城市公办学校的条件相去甚远。而学校的卫生状况尤其令人堪忧,没有卫生达标食堂,不经严格消毒的学生餐具,未经消毒杀菌的饮用水,这些都是导致近几年学生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的始因。另外。交通和消防安全隐患也存在着。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为了吸引外区县的学生就读,往往租赁快要报废的旧车充当班车接送学生。在交通整治中,交巡警还经常稽查出民工子弟学校班车超载事件,其中一辆19座的中巴车,竟“塞”进了84名小学生。消防设施配备不齐,火灾隐患重重也是农民工子弟学校突出的安全问题。(二)缺乏办学资质,师资力量薄弱。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农民工子弟学校须办理手续,既要征得流出地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又要在流入市教育部门审查备案,并获得办学许可证后,才具备办学资质。然而,在事实上,既无办学许可证,又无年检也无备案的“三无”学校在城市当中已比比皆是的。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开设什么课程,使用什么书本都由学校自定,没按照国家大纲科学、有序地教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而师资力量不足则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最为突出的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先天不足,使其吸引不到优秀的教师,这样一来。教育仅停留在识字、扫盲和托管的层次上。(三)城市农民工子女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引起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一是来自外界环境的歧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一些公办学校往往要求交纳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入学条件的不平等,往往使他们感到低人一等。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农民工子女在基础、语言、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常常被同学甚至老师另眼相看,因而普遍感到自卑、孤独、没有归属感,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因此而辍学。二是农民工家庭教育缺失。许多农民工整天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对其放任自流,由于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和偏差,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一些孩子变得情感冷漠、性格孤僻、我行我素,有的整天沉迷在网吧里,有的则抽烟酗酒、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犯罪。三、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一)改革义务教育体制,增加人口流入地公办教育供给。宪法赋予每个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没有城市户籍的流动儿童在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地方政府将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辖区内的适龄儿童龙源期刊网开展义务教育,没有为流动儿童就学留出空间。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自发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公共责任,改革现有义务教育体制。中央政府应做好宏观调控和监督,从整体上协调好各地区、部门的利益,做好地方教育经费的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则要多方筹措资金,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到具体工作中。逐步打破城市户籍作为入学条件的限制,实行居住地原则就学政策,农民工子女可以就近在公办学校入学。另外,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取消农民工子女的“赞助费”、“借读费”等额外的不公正收费项目,因为在农民工缴纳的税款中,已包含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应让农民工再额外承担不合理的教育支出。(二)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温家宝总理在考察北京玉泉路打工子弟小学时曾殷切希望我国的城市农民工子女能与城里的孩子“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农民工子弟学校作为民办教育,是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如果规范、有序地发展,能够与公办教育共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我国人力资源的战略储备,为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定扎实的基础。办好农民工子弟学校,政府要担起责任。首先,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设立专项教育资金,来改善学校的安全、卫生、教学条件等,有条件的地区应当为农民工子弟学校提供校舍场地、配送课桌椅和电脑等教学设施设备。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育执法力度,依法整顿违规办学行为,保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质量。再次,联合消防、公安等部门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配备是否齐全及各种火灾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定期检查校车维护使用情况,检查驾驶员的驾驶资格,对于车辆破旧、损坏及驾驶安全以及超载、无证、无照、酒后驾驶的情况要坚决处理,保证农民工子女的乘车安全。(三)加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关怀和教育。农民工子女也是我们祖国明天的栋梁,抓好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各级政府尤其是流人地政府不仅要从体制上吸纳农民工子女,更要建构内部平等、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环境,消除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坎。流入地教育部门则应该从小培养城市孩子宽容、接纳、尊重和关爱他人的思想品德,在与农民工孩子和谐相处、相互融合中,认识到世界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促进双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良好品德的养成。学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农民工子女参与到其中,也可以开展“家庭互换”、“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增进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的交往、了解和友谊,缩短双方的距离。消除彼此的隔阂。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