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生互动及网络时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1】哈尔滨工业大学唐魁玉、白淑英研究生培养,不仅是一个高层次的教育行为,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由于教育活动是在指导教师与研究生之间展开的,而双方在年龄、知识和经验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使得师生总是处在一个相互影响的代际互动关系或共同的教育情境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加之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伦理的民族,传统的人际关系规范或观念对作为现代教育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有深刻而又微妙的影响,这些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里蕴含着许多社会因素,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本研究是基于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师生互动关系及其网络时代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并从教育社会学角度切入而进行的。一、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及其现代解释(一)研究生阶段师生代际互动关系的传统性与现代性1.什么是师生的代际互动关系何谓“师生的代际互动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理解大学师生关系的属性。很显然,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乃是大学昀主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它是一种基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沟通行为的社会关系。因为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和理性方面的品质,特别是人和人关系中的感情与理性品质。而这一切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的挑战中学会生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人格教育都是在师生的人际交流或互动关系中实现的。同样,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也不能不成为其特定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事实上,这种主要体现为指导教师与研究生交互作用的师生关系是大学高学历教育所依赖的有效培养方式。研究生的素质教育更是存在于师生关系中,它不仅仅是教育背景所规定的,其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具有教育性的社会活动。金生肱先生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指出“师生关系本身具有对个体精神或人格的陶冶性和培育性”。【2】[那么,研究生教育中师生的代际互动关系究竟怎样来界定呢?简言之,这种师生代际互动关系就是指在大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的不同年龄师生之间、特别是导师与被指导的学生之间【1】谢桂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课题研究成果汇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新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25-232,2006.6【2】金生肱.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52互相影响的知识、思想、情感交流关系。应该说明的是,这里的“代际”关系在研究生的师生关系中未必都是跨代的或师生年龄距离超过数代的关系。尤其是我国大学目前的研究生导师的年龄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其中硕士生导师比博士生导师的平均年龄还要小得多。这与20世纪80年代的情形大不相同。当时虽也有三十多岁的研究生,但导师的年龄似乎更大,多在50岁以上。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教师的新老交替,研究生导师已出现年轻化趋势,有大批30~45岁的中青年教师成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甚至还出现了岁数小的导师指导岁数大的学生的情形。我国目前研究生师生之间的年龄差平均约在15~20岁之间。这无疑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社会学现象。2.师生代际互动关系的传统性与现代性解释从传统文化的意义上看,中国式的师生代际关系是单向度的,即传统的“师徒”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关系。通常教师总是把学生视为管理和教育的对象,师生关系几乎就是家族伦理背景下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学生难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师生关系的创造性教育活动中,而只是一味地满足于“注六经”或阐释老师的学问。这种情形在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京剧艺术、武术等技艺的教育传递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有些祖传秘方、绝世武学等还规定只传家族中的长子或长门,不知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而失传。而更重要的是,传统的纵向式的师生关系,由于教师过分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又满足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或“独门之见”,因此这种教育培养方式就其实质则是封闭的、保守的和缺乏主动性的。毋庸置疑,这种以知识传递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表现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代际互动关系上,前者把后者看成是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者,而后者则将前者视作是知识传授者或学术权威,只可遵从、模仿,不能平等地相处,从而学生成了导师控制甚至操纵的教育对象,而学生无非是依靠导师获得知识或课题支持,昀终得到一纸学位证书。虽然师生之间也存在人际沟通,但因为“代沟”的问题而失去了进行创造性学术对话和情感交流的机会。这种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是传统教育观念在现代高层次教育中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人与人之间功利关系的副产品。相反,现代教育社会学认为,与其将师生关系看作是类似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不如当成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或学术伙伴、合作者的关系。当然,国外有些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有些像老板与雇员的关系,学生当面叫先生,背地里称导师为“老板”,或对导师直呼其名,这也不足取。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充满着艰苦和创新性劳动的教育环节,如果师生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很难圆满完成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任务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华·L·桑3代克在《人类的学习》一书中指出,“人类学习涉及人类本性和行为的变化。而人类本性的变化只有通过社会行为的变化来了解。”【3】众所周知,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是要经过导师的教育活动来培养提出问题和进行创造性科研的能力的。学习能力的获得,必须以原创性的学术为基础,否则是毫无意义的。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比本科生需要更多独立思考和自学的特点,决定了师生关系具有“闲暇性”和高频率交往的“互动性”,从而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对其生活方式也构成影响。因此,师生的代际互动关系的现代性意义在于必须超越传统的单向度教育而选择一种旨在使学生学会生存的双向教育,即引导研究生迎接时代的挑战和生活的挑战。可以说,这里的教育现代性,就是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现代人为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师生关系应理解为一种人格互动的“生活关系”,而教师对研究生的价值观念和心智能力的成长负有教育责任。(二)研究生培养中师生代际互动关系的现象分析在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几种师生代际互动关系,主要包括父母心态、人情礼俗、文化反哺和人才共生等教育社会现象。1.父母心态现象分析古代社会,我国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民间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话语。平心而论,这种传统宗法社会背景下的“尊师重道”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至今对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民族教育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也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但这一传统正如前文所述,也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比如,其教育理念反映在研究生培养中就有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导师普遍具有一种父母心态。这从教育法理的角度上看是不公正的、不恰当的教育心理。导师在学问上、思想上、道德上和生活上关心学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无原则地以本职来行使父母的责任并推及到一切领域,就会适得其反,不仅对研究生形成独立的学术个性与现代人格精神不利,而且也会因与学生亲疏距离不同而失去公正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代际关系的父母心态还会助长一代独生子女出身的研究生的依赖心理,因为“呵护有加”的培养方式只能引导学生投机取巧、注重人际关系而忽视真正能力的提高。这种心态发展到严重程度,还会导致要么放松、溺爱学生,要么视学生为“私有财产”,把学生管死,从而不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独立的、有创新精神的和意志坚强的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克服这种现象。【3】[美]桑代克.人类的学习[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2.人情礼俗现象分析中国人在人际互动关系中注重人情和礼俗,是现实社会生活里不争的事实。在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之间也存在着人情因素和“礼物的流动”现象,这一点是鲜有学者谈及的,但实际上却是很普遍的。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师生彼此的社会互动中常常伴有“送礼”行为。这或许是中国人际关系中昀富有特色的交换行为之一。究其根源概出于以家族为中心的伦理文化特别重视“人情”交流。而且中国人的人情不但是重要的,而且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4】而那些在师生互动关系中不循私情的讲原则的人,常常会被指责成“不通人情”,并视为当事人的一种很大的短处。人类学家马歇尔·莫斯在《礼物》一书中曾指出:礼物可以创造联结,可以建立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5】传统社会中注重关系网络的人际互动策略,对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师生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大学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人际关系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恐不为过。而在某些大学的极少数研究生导师和学生那里甚至还存在着“以情伤法”的教育腐败行为。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将一切人情礼俗行为,如研究生在教师节前夕送给自己导师一件礼物,而导师又在中秋佳节请自己的学生吃一顿家宴等,都视为是不合理的行为。重要的是,师生互动行为中是否会有不合理、不公正的回报,或者是否违反了有关教育法规。这种人情化的师生关系有时会发展成一种“父子关系”、“哥们关系”,从而导致论文质量不高、把关不严、评分不公正等现象。人情归人情,法规是法规,这一点我国的研究生导师中的个别人往往把握不好。而欧美一些世界著名大学的导师与研究生亦师亦友的学术合作关系以及学术价值中立的取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些学校研究生答辩时存在着不是评论文而是评关系或评导师关系的现象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总之,师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要体现一个适度的原则,切忌过疏或过密。3.文化反哺现象分析文化反哺是指上一辈对下一辈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乃至时尚行为等方面的主动学习或被动的接受其影响,或者说是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传输的过程。【6】在传统社会里,青年学生的知识来源是单一的,主要来自于年长的教师的传授,来自于自己的习得经验或亲身体验,智慧的形成过程不到一定年龄是不会自发地实现的。即使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们在读书期间一般也无法在知识素养方面超过自己的老师,而必须承认这些年长的教师的权威地【4】瞿学伟.面子·人情·关系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70-171【5】阎云翔.礼物的流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6】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2)5位并刻苦地向他们学习,才有可能成长为新一代学者。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学者包括当代大学生和研究生在内的35岁以下的青年人成了昀先掌握了电子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技术的人,而他们的40岁以上,特别是50~60岁的老师、导师却成为资讯渠道上的“弱势群体”。这也是世界性的现象。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于各种不同的学术领域,所以,研究生导师在大学的权威地位渐渐受到挑战,而在一些电子技术和更高的国际背景下的议题上,研究生越来越成为主导者。难怪许多学者已提出“新生代网人”等名词,并大张“数字化生活中成长”的话语。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名校的学术排行榜上,还出现了有的研究生在论文成果上不逊于自己的导师的现象。这种由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造成的逆向社会机制对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中老年研究生导师的注意和思考。换言之,这是一个老师也要向掌握了新技术的学生虚心学习的时代,必须加强沟通和增加互动机会,同时研究生还要接受导师在主流和经典学术上的指导。这种师生代际互动关系模式不仅对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十分有益,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大学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的文化科学技术素养。4.人才共生现象分析在研究生与导师师生代际互动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一流人才的共生现象。学术史上的大量事实表明,在许多著名的教育和学术机构中产生的有代际师承关系的卓有成就者是很多的,他们多数具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和人际互动经历。比如美国学者舍伦伯格在其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大师们》一书中就谈到了杜威、米德和华生等的共生现象。【7】精英人物往往是在沟通或互动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独创思想并互相影响的。英国的卡文迪什实验室里也造就出了一大批具有师承关系的一流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我国近几年来有许多著名大学都提出了要在21世纪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笔者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本不会很多,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就会更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