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县域工作方案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秦龙珍二〇一六年七月“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及其采集、加工、分发、服务所涉及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设施、机制和人力资源的总称,是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据目录与交换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组织运行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构成。在网络基础设施之上,建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提供统一、通用的空间定位和地理信息的各类服务与支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分为国家、省区、城市三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省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2012年底前要基本推广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2013年向具备条件的县级市推广,并逐步实现国家、省、市、县的上下贯通和横向互联,最终把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打造成全国地理信息服务的“一个网、一张图、一个平台”。目前,全国所有地级市、476个县级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建成了涉及六十多个领域的5600余个应用系统。已建成建设中在建数字县域数字县域是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项目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县(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成果共享,一般由县(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将配套支持30-50万元建设经费。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项目立项核准;实施过程监督;在航天航空影像、省级基础测绘成果使用、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全省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技术指导,开展有关技术培训。设区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数字县域的立项推荐工作,具体指导、监督项目建设;组织项目设计书评审和合作协议签署;审批项目技术设计书,组织项目的竣工验收;在市级数字城市建设成果使用、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县(市)人民政府负责申请项目立项;落实项目建设主要经费;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加强项目的组织协调;明确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进度控制;明确相应的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运行和成果的管理维护等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更新维护、服务应用以及信息数据互联互通等政策机制。项目牵头建设单位项目牵头单位原则上为县(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单位作为项目的业主单位,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申报的前期工作,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项目工期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数据保密、安全生产、成果归档等工作。技术支持单位技术支持单位负责协助县(市)开展项目设计、技术培训与指导、重大技术问题解决;协助进行竣工验收资料审查等工作。承担项目建设内容中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示范系统研发等工作。建设单位一般为省内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3个专业范围之一的乙级以上测绘资质单位。数据采集工作的承建资格可放宽至本设区市范围内的丙级测绘资质单位。具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三级资质的单位承担应用示范系统研发,不受地区限制建设单位数字县域的建设模式根据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可采取以下两种模式之一:(1)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2)参照设区市建设模式以设区市建设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基础,县(市)主要做好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整合,不独立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县级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较低。建成后县级只需做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维护,服务维护管理主要依托设区市,配备相关技术人员对县域数据进行日常汇交、维护及门户网站的管理等。对设区市建设成果、市县间网络通讯能力依赖性较强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参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要求进行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政务版、公众版)、运行支持环境、典型应用示范、政策机制建设,与各设区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内容基本一致。参照设区市建设模式本模式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软硬件及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网络配置,专业技术水平等要求较高,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相应的机构与人员对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政务版、公众版)进行长期运行维护。参照设区市建设模式主要建设内容地理信息公共平台02地理信息数据资源01运行支撑环境03标准规范与政策机制04典型应用示范051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3D数据)政务公共地理框架数据政府部门公众公共地理框架数据企业、社会公众专业用户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地理信息资源是数字县域建设的基础。在国家规定的测绘基准下,整合多比例尺、多分辨率、多数据源、多时相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加工形成面向服务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建设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按类型分为: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简称3D数据)及其元数据,均为涉密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大地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数据尺度/分辨率:县(市)建成区范围1:500、规划区及各乡镇、行政村中心区1:2000或1:1000、农村地区1:5000或1:10000,有条件的县(市)尽量实现1:500-1:2000比例尺数据全辖区覆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现势性一般应优于数字县域建设前两年,可在数字县域建设期间同步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或更新工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更新,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文件式管理系统,县(市)可建立基于局域网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建库、管理和分发等功能。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分为政务版与公众版,是面向服务的数据产品,是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数据提取、扩充、重组、保密处理等加工过程形成的,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影像数据、三维景观数据与电子地图数据。查询挂接地理底图景观分析矢量电子地图影像电子地图晕渲电子地图影像数据三维景观数据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地理实体数据:主要依托省、设区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有条件的县(市)生产1:500-1:2000的大比例尺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以省、设区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为基础,补充生产县(市)建成区范围的数据,有条件的县(市)可扩大生产范围。电子地图数据:以省、设区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为基础,生产18-20级电子地图数据,包括矢量电子地图、影像电子地图等类型。影像数据:以正射影像数据为基础按照一定尺寸裁切,形成多级瓦片数据。公众版影像数据分辨率不优于0.5米。三维景观数据:三维或2.5维景观数据生产。两种模式数据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DLGDOMDEM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大比例尺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影像数据电子地图数据三维景观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管理系统1两种模式数据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DLGDOMDEM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影像数据电子地图数据三维景观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管理系统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文件式管理系统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管理系统(依托市级平台)2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分为政务版和公众版,两个版本面向的用户不同,因而调用的数据不同,部署的网络环境不同,但功能基本一致,需实现地理信息的服务发布、查询检索、共享交换、服务调用、定制开发、运行维护等功能,分别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应用需求。县(市)平台必须实现与国家、省、市平台的互联互通。门户网站在线服务系统运维管理系统政务版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政务版公众版在线对接在线对接政务信息网政务外网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天地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1.目录服务2.二、三维地图服务Ø网络地图服务(WMS)Ø网络瓦片地图服务(WMTS)3.空间数据服务ü网络要素服务(WFS)ü网络覆盖服务(WCS)4.地理编码服务(WFS-G)5.应用分析服务(WPS)6.安全认证服务7.二次开发接口服务8.属性查询、空间查询、缓冲分析、周边分析、空间统计等功能服务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两种模式平台建设门户网站在线服务系统运维管理系统参照设区市模式:全部建设。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建设政务版和公众版门户网站3运行支撑环境运行支持环境是数字县域建设与运行的底层支撑基础,主要包括网络环境、软件和硬件环境等内容。运行支撑环境建设网络环境:数字县域运行于内部局域网、政务信息网、公众网(政务外网或因特网),各网络物理隔离,不能互联。物理隔离物理隔离运行支撑环境建设软硬件环境:数字县域根据建设内容配备GIS软件、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防病毒软件等。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交换机、服务器、磁盘阵列、PC工作站等。两种模式运行支撑环境建设1硬件方面局域网环境应配备高性能核心交换机、服务器、PC工作站等;政务网、公众网环境分别配置交换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防火墙等,公众网环境需要配置入侵防御。软件方面需配置数据库软件、GIS底层软件、中间件、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等,以达到高效率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整合、更新维护、应用服务的需求。GIS软件能够和关系型数据库衔接,具备管理海量数据的能力,提供二次开发环境,能够兼容常用数据格式并可进行相互之间无损转换,具有较强的图形编辑和空间分析能力。数据库软件具有管理海量空间数据集、专题数据的能力,能同时支持30人次以上的并发访问,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两种模式运行支撑环境建设硬件方面局域网环境配置核心交换机、服务器、PC工作站等;政务网、公众网环境各配置服务器等部署运行门户网站。软件方面主要配备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等。24标准规范与政策机制标准规范与政策机制是数字县域标准化建设和运行正常的保障,包含数据规范、服务规范、应用规范与管理办法等。县(市)要引用国家、省及设区市已有标准规范,原则上不再重复制定。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统一采集更新与分发服务,政府部门信息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更新维护、运行管理与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政策机制。两种模式标准规范与政策机制市县一体化模式:各县(市)主要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统一采集更新与分发服务,政府部门信息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市、县协同开展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更新维护、运行管理与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政策机制。参照设区市模式:各县(市)主要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统一采集更新与分发服务,政府部门信息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更新维护、运行管理与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政策机制。标准规范引用设区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5应用示范系统应用示范系统是数字县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及软硬件支撑环境等项目建设成果的综合应用体现。应用示范系统的建设及其积累的经验,将为今后数字县域地理空间框架在政府机关、行业部门和公众用户中的广泛推广应用提供借鉴。数字县域一般应建设3个以上应用示范系统。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一般应接入3个以上应用示范建设。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多领域应用服务国土管理民政服务防灾减灾城市规划警用保障林业三防医疗保障旅游休闲1国土:泉州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房产:泉州市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3公安:泉州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4便民:泉州市地图服务网1国土:龙岩市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2应急:龙岩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3国土:龙岩市国土资源管理系统4城管:龙岩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5执法:龙岩市违法建设信息管理系统1旅游:数字武夷三维旅游服务系统2公安:南平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3民政:南平市地名数据应用系统4安监:南平市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救援平台5林业:延平区林业局三防监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