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新发展推进辽宁农广教育再上新台阶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09年9月16日几年来,辽宁省农广校在中央校的正确领导下,在辽宁省教育厅和辽宁省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发扬改革、进取和创新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农广校的办学有了长足的发展。64468060816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0620072008招生人数在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的第四年中,2006年招生6446人,2007年招生8060人,2008年中专招生创历史新高,达到8160人,并有3676人享受国家助学资助,资金总额达到550万元。“争取国家助学资金,资助农村孩子参加中职学习”获2008年辽宁省直机关第一季度最佳实事,并被辽宁省农委确定为“2008年度十大实事”之一。2009级我校招生工作依然保持良好势头。一、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中专招生工作做好中专招生工作,是落实农业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农人发[2005]11号)的重要措施,也是充分发挥全体系在“培育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中重要作用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全方位调动基层校的办学积极性,收到了应有的成效。1、下达招生计划,落实工作目标从每年年初开始,省校通过全省会议、电话、网络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中专招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以正式文件下达中专招生任务各市分解指标,要求各分校进一步加大招生工作力度,增强招生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早动手,早谋划,力争全面完成招生任务。2、面对新形式及时调整招生比例自从2007年国家实施助学项目以来,各市县分校对开办全日制班表现了极大的热情。2007年,我校全日制招生人数达到了5000多人,占到了当年招生总数的70%以上。2008年,校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农广校的办学形式,认为农广校是一所成人远距离教育学校,学校的办学特色不能丢,因此,决定提高函授教育招生比例,即函授教育与全日制比例不少于1:1,确保全省办学平衡发展。2009年,根据上一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为确保全日制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了函授教育招生比例,调整为2:1。3、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函授教育招生,做好“三个结合①与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相结合近几年来,我们将函授教育招生的重点落在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上。各地在开展农民培训的同时,积极利用项目资金进行中专招生,2008年函授生中有70%的学员是新型农民培训的学员。2009年新型农民培训项目暂停后,我们号召各市分校积极参与到“2009年全省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中来。我们把这个项目看成是新型农民培训的接续项目。这个项目是辽宁省财政厅和辽宁省农委联合开展的农民培训项目,资金总额达到1000万元。项目的培训任务是在2009年培训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示范户3万户(每户培训1名农民),带动本村或相邻村农民12万户,到2012年,全省重点设施农业县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农民轮训一次。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要求全省各级农广校积极参与并利用好项目资金做好农广校的招生工作,要将项目区农民中年纪较小、有学习愿望的吸纳为农广校的学员,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②与东部山区特色产业项目相结合2008年东部山区特色产业项目涉及全省东部山区六个市十个县。二年来,农广校通过积极参与东部山区项目,一是培养了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骨干农民,二是通过大范围的培训,带动了项目区周边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技能,带动了农民致富。省校为争取该项目,努力协调全省各部门。省校徐校长亲自到铁岭西丰县,通过与当地领导协商,为西丰县农广校争取了15万培训资金。2008年,抚顺县、清原县等6个县都利用东部山区项目进行了招生,共招收1044名函授学员,占全省招生总数的十分之一。2009年,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还将继续依靠东部项目做好农广校的函授教育招生工作。3、与辽宁省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行动相结合2009年3月17日,辽宁省农委、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人事厅和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四家联合下发了“2009年辽宁省农村青年培训意见”(辽团联发[2009]7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辽宁省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行动从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利用近1年时间,各级团组织联合各级农委,充分发挥农广校的载体作用,以农广校为阵地,构建就业创业培训模式,共青团与农广校分别完成不同的就业创业培训职能并相互联系渗透、配合默契、协调一致,共同作用于培训对象——广大农村青年,构成以农广校为基地的创业培训新模式通过普惠制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力争全年培训农村青年4.5万名。”在“2009年辽宁省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行动任务分解表”中,中专学历教育1700人的指标被分解并下达到了各市,目前各地招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二、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百万中专生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特别是从2007年底,我省农广校开始享受国家资助政策以来,各地全日制班的数量增加幅度较大,对于长期以函授教育为主的农广校,在这种形式下,教学质量问题就显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和严峻。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实行省级班主任制度,形成由下至上的教学监管网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从省校、市、县级分校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监管,层层负责。在省校每个职工都负责一个市级分校的所有教学班的管理工作,并且要求市、县级分校也都有相对应的班主任。两年来,省校和市、县级分校通过认真贯彻执行《班主任工作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教学管理的监督网络体系,使基层教学信息和存在问题能及时反馈上来。同时,充分发挥省级班主任的能动作用,通过电话和实地调研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保证信息畅通。2、出台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新时期农广校办学的特点、任务和培养目标,我们重新收集和修订了“教学管理制度”,对函授教育和全日制教育的教学管理、学业成绩考核、教学班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等方面制定了15项制度,并下发到全省14所市级分校和64所县级分校。根据农广校目前全日制学生比例较高的新特点,特别增加了“全日制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对全日制教学工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全日制教育学业成绩考核办法”中,对考核的方式、考试计分的方法、毕业实习考核等进行了规定;在“全日制教学班管理办法”中,对全日制教学班的设置原则、建班条件和要求、教学班的职能等提出了详细规定。以制度规范教学,以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二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3、大规模的、拉网式调研,全面发现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为确保教学质量,省校每年定期进行全省性的教学检查,近二年重点检查各地全日制办学。通过检查,我们感到,全省大部分分校都能高度重视全日制教学班的管理工作,能够以较强的责任心开展工作,认真按照国家和省农广校的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做到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确保了全日制班的教学质量。但我们也发现,各地在全日制班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要求各级分校认真贯彻执行省校2007年底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广校自办全日制教学班教学工作的通知》(辽农广校字[2007]44号),要求各级分校在办学中要认真填写教学进度表,对学员整个学期的学习做出详细安排,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避免盲目、无序的、没有计划的教学,确保了教学质量。4、各级领导重视教学,现场办公,鼓舞办学热情二年来,省教育厅领导多次到农广校的县分校全日制教学班进行工作调研,肯定了工作成绩,指出了问题和不足。通过省教育厅领导的亲临指导,使各级农广校全日制班的办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省校徐校长也多次带队到基层分校进行调研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办学当中的问题,统一了思想认识。比如对大连地区进行的开放式管理,提高了基层校的办学积极性,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不断提高,也保证了大连始终能够处于全省中等专业办学的前列。5、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探讨教学工作2008年5月,全省部分农广校校长会商会议在沈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锦州、本溪、铁岭、朝阳、盘锦五个市分校的校长。大家重点对2008年的招生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经过研讨,总结出了适合农广校办全日制班的五种教学模式,为农广校今后如何办好全日制班提供了借鉴和思路。2008年6月在沈阳市召开了“农广校全日制教学研讨会”,会议邀请了锦州、盘锦、铁岭、营口、本溪桓仁、抚顺新宾等部分市、县分校的七位专家。重点研究08年全日制班的招生专业、建班标准、学生年龄、函授生与全日制生的配套比例等问题。这些专题会议的召开对提高全省农广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全省教师队伍素质,发现和培养更多优秀教师,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省校在教师节期间以省农委名义对全省优秀教师进行了表彰。2008年共有54名优秀教师受到表彰。总之,今后我们将按照农业部和中央校的要求,学习和借鉴兄弟省的做法,进一步推进“百万中专生计划”的实施,顺应形势,统揽全局,立足服务全体系,博取全国各地之经验,做大做实农村成人远距离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