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同等学力教育学综合复习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独立的条件:丰富积淀;客观需要;分门别类的总趋势和科学方法论的奠定;不懈努力独立的标志:研究对象上;使用的概念和范畴上,研究方法上,研究结果上,组织机构上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第一次教育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本系统教育学著作,洛克《教育漫话》绅士教育形式教育学:洛克、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学:赫尔巴特、斯宾塞自然主义:拉特克、夸、卢、裴国家主义:孔多塞、爱尔维修,杰斐逊,费希特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制度教育学:乌里、瓦斯凯、洛布罗;批判教育学: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布厄蒂尔教育学:研究对象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目的在于探索和研究教育活动的规律性,服务与教育实践教育学的发展趋势:问题领域的扩大;基础的扩展;研究范式多样化;进一步分化综合;教育学与教育改革关系日益密切;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教育:广义上,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上,指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指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致力于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教育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和理论从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意义日益扩大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由分离走向统一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5.教育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教育时空空前拓展,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制度的弹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6.教育地位不断提升,教育功能逐渐增强,教育成为立国之本7.现代教育由目标到课程、方法内容、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结构体系等都不断革新8.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日益被克服9.教育科学事业不断发展,为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知识和理论基础10.教育的对外交流日益深化11.教育的终身化趋势明显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1.用于教育的投资高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2.教育要优先于社会其他行业或部门而先行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传递-保存,传播-丰富,选择-提升,创造-更新2教育现代化:是社经发展,科技进步导致的教育面向现代化未来化,面向世界的发展进程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2.逐步构建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3.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个性化教育民主化的含义:1.是政治民主化在教育系统中的反应,表现在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在制度上的逐步实现2.教育系统本身体制内部的民主化,如师生关系的平等,民主意识的渗透教育主体性的含义:1.尊重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由发展2.尊重教育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模式化教学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发展规律和能动性1.教育与生产力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本身的继承性上:内容、方式、理论与经验的继承人的发展:指青少年身体心理上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身体(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心理(认识能力、心理特性、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一般发展:赞可夫研究了教育与发展,一般发展是指个体以智力为核心的包括情感、意志、个性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在内的总体发展。在智力发展中以思维能力发展为核心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与阶段性2.不均衡性3.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体差异性5.互补性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两个前提:1.人的可教育性2.人对教育的需要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自身状况3.家庭环境4.社会发展状况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有各级各类学校来实施。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职能的专门性、教育作用的主导性、组织的严密性、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学校教育形式的稳定性学校教育的局限性:1.学校教育没有占据学生活动的所有时间与空间2.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有可能将学生的生活制度化、符号化,非主体化;强调规范、统一,强调知识本位扼杀学生个性,脱离现实家庭教育的特点:先导性、感染性、针对性、终身性、个别性社区教育:指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旨在促进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组织体制社区教育的特点:开放性与群众性;多样性和补偿性;实用性和融合性学校、家庭、社区形成合力的意义:1.纵向上,将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与老年教育衔接起来形成终生教育网络;横向上,扩展到了社会各个方面,形成教育社会一体化体系2.有利于统一教育方向3.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3教育目的:人们在教育活动之前预先在头脑中设定教育活动结束时所需要的结果,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达到什么样的规格如何理解和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人才。教育目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1.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2.德智体美之间的关系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教育制度:是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系统地总称,包括施教机构系统与管理机构系统双轨学制:上→下:大學→中學(預備班);下→上:小学(初中)→职业学校。两轨不相通也不相接,由于二次与三次工业革命之矛盾越来越尖锐,导致学制改革,促进两轨之间的融通,给与每人更多的机会,保证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谈谈你对我国学制改革的看法:1.学前教育应基本稳定,发展也应量力而行2.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应多样化3.中等教育,尤其高中教育应多样化、综合化4.高等教育学制逐步向多层次多类型的方向发展5.应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教师:教师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专业人员。俄国乌申斯基: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与新一代的中介人,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劳动结果的双向性教师为什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品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还将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传授给年轻一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教师是学生的潜能开发者,对人的智力发展起着奠基作用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1.初始化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2.提升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量→质)3.严格意义上的职业专业发展:学科领域、教育领域双专家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求:1.对群体专业素质的要求:专业知识、伦理、训练、发展、自主、组织(知伦训发自组)2.对个体专业素质的要求:⑴道德的要求⑵专业知识的要求:①精深的专业知识②广博的文化修养③丰富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⑶专业技能的要求:①课程开发能力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能力④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4教师教育:2002年教育部:教师教育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的统称教师教育改革涉及的内容:1.建立相应机构制定教师专业标准2.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认证和淘汰3.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教师教育课程认证标准4.教师教育全面纳入高等教育系统,开始致力于培养研究生层次的中小学教师5.建立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体现教师教育的开放性,一体化和综合化6.加强教研结合7.大学与中小学结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形式加强教师教育的实践环节8.强调教师教育的终身性和实践性9.实现教师培养与培训模式的多样化学生的特点(学生观):1.发展中的人2.完整的人3.有独特的个性4.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如何培养学生集体:1.提出共同确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现代学校的危机有哪些:1.学校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学校变为“资源”“身份”的象征,陷入世俗利益冲突2.面对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如何保证自己的公共性质,保持机会均等和教育公正理想的问题就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问题3.由于不同国家、地区间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办学条件、水平、质量差距很大,严重挑战现代教育的公正理念,并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社会后果4.随着学校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学校类型越来越多,原有的学校制度受到严重冲击,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关系需要重新界定5.以科学知识传递与智力开发为主要任务的现代学校在知识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面临新挑战,教师传统权威基础受到严重动摇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指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价行语制知建)教师文化:是教师主体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知识符号等的集合体,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生文化:是由教师文化和学生原有文化身份影响下形成的,由学生自己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知识符号等的集合体,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构成一个完整而多样的“学生生活世界”学校观念文化:是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整套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等学校文化(校园文化)的功能:1.学校文化分身具备直接的、巨大的教育意义(促进和削弱)2.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要素为学生吸纳,同时可以成为隐性因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3.作为亚文化,学校文化可以为主流文化提供新的价值观念4.不同学校文化是不同类型学校相互区别的表征如何建设理想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1.高度重视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5特别是人格陶冶价值2.整理继承优良的学校文化传统,使之在未来发扬光大3.突出学校文化的时代特征,使之与时代主流文化精神趋于一致4.加强对学校文化的研究:包括事实性研究,也包括对学校文化价值性的分析和策略性的探索5.充分发挥各种文化主体的主体性,尊重他们,并使之激活6.给与学校中处于文化处境不利的人群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学校事故: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意外/过错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经验及其获得过程。这一经验的获得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当代课程设计发展呈现代化什么趋势:日趋合理,综合化,多样化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课程与教学的现实关系:在教育实践中,课程与教学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2.理论关系:虽然各自建立了严密的概念和范畴体系,但在研究内容上,彼此渗透交叉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内容的教学指引文件,规定学科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综合课程:与单一课程相对,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是将有关学科合并起来编订的课程形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出成就何在:1.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打破“集权制”,力求集权制、分权制优势相结合,确定一纲多本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新世纪课程改革呈现哪些发展趋势:1.力求完善,提升新课程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2.在课程政策上实现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整合3.在课程内容上,实现学科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4.在课程结构上,丰富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综合化5.在课程实施上,努力实现课程预设和课程创生相结合6.在课程的评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