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2019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结构技巧古诗中的行文结构,包括诗眼与诗题的暗合,上下诗句内容的衔接、过渡、铺垫,首尾或前后题意的照应,叙事与抒情议理的转折,以及近体诗的“起承转合”即一起二承三转四合等等。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全诗围绕“喜雨”展开,以春夜雨为特定对象,以“喜”字为贯穿前后的诗脉,层层叙写,虽不见一个“喜”字在诗中出现,但无处不显露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的律诗和绝句,篇幅虽然短小,但十分讲究结构。懂得古代诗歌的结构技巧,也是鉴赏诗歌的必要条件。常考点:伏笔、过渡、抑扬、线索、倒装、以景结情、首尾照应、卒章显志等。1.(2016·课标全国Ⅱ)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2.(2011·大纲全国)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3.(2008·四川)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4.(2006·辽宁)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古代诗歌结构技巧解题切入点切入点一:明确思考问题的角度①线索的设置。②顺序的安排: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某种感情的变化为顺序等。③过渡照应。④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铺垫照应。⑤结构特点:倒叙、先抑后扬、重章叠句。⑥全篇构思:层层深入、一字贯穿。切入点二:掌握一般规律性的知识①开篇诗句的作用:总领全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照应题目、渲染气氛、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的内容构成对比等。②诗歌中间诗句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呼应前面内容。③诗歌结尾的作用:画龙点睛、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开头。[答题模板]①指出结构技巧(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②结合诗句分析该技巧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③指出效果。(2016·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题目: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参考译文】•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解题流程第一步:找出作铺垫的诗句。本诗的后四句是曹霸的作画,前四句是为了突出曹霸的画技而作的铺垫,在前四句中,“画工如山貌不同”“迥立阊阖生长风”两句形成了两层铺垫。从众多画工画不成功和真马难画的角度分析“铺垫”。画先帝马的车载斗量的画工们,没有一人能形神毕肖地画出玉花骢的样貌,说明此马难画,这是第一层铺垫;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俊神气,说明真马很难画,这是画马的第二层铺垫。第二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自主尝试】【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题目: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参考译文】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的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第一步:理顺行文思路。第一句写景状物,景色,月色清新皎洁;事物,雨过天晴,雨水清洗了东坡也冲洗了天空。月夜因而明澈、干净、静谧,从天空到东坡一尘不染,让人清爽舒畅。第二句叙事。第三、四句抒情。第二步:分析结构特点。第一句,景物描写的作用,显然是为作者三、四句的抒情提供环境条件。第三步:分析诗人构思的作用。【自主尝试】【答案】①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②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③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注】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题目:上片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片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二者是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①欲抑先扬。②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③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解析首先分析诗句,先写花的可爱,用“道是天公不惜花”衬起,然后再说出花的“百种千般巧”,丰富了全词的意蕴,突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寓意,很耐人寻味。接着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用“道是天公果惜花”来表现作者的不满之情。前句的“道是”句是扬,后句的“道是”句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任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12.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渡百里湖查慎行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诗歌的尾联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卒章显志。②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湖面宽阔、湖水较浅、船行速度缓慢,岸边的树木越显高大,百姓在盼望下雨的情景。③最后一联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只要能让百姓得到雨水缓解旱情,即使自己渡湖时遇到风浪也在所不惜。解析就全诗而言,诗歌的前三联都是在写诗人渡百里湖所见的干旱的情景,最后一联则是抒情,因而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是先景后情。考生需注意题干不是要求回答全诗谋篇布局的特点,而是要求回答最后一联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最后一联是诗歌主旨句,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因而最后一联在谋篇布局方面的技巧是卒章显志。13.阅读下面的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②入种桑园。茅苫③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题目: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解析注意从归隐角度.....分析这首元散曲的内容层次,首先理解诗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落实·验收实战体验,规范答题提分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1、2题。登岳阳楼望君山【注】杨基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注】君山:又名湘山,实则是屹立于洞庭湖口的小岛。相传舜的妃子湘君(即湘妃)游此,故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全诗以岳阳楼为聚焦点,生动描绘了暮色笼罩下的洞庭湖独特美丽的景观,取材颇有新意,可谓别具一格。B.首联直写诗人登临岳阳楼远望洞庭所见的景象;暮色降临,夜朗风定,湖水清澈,如练铺开,水波不兴。C.第二、三联着力描绘君山的美丽景色。“一点”表明是远望,“青”是指君山的颜色。诗人已完全陶醉于悠悠的青山绿水之中。D.尾联写清澈的洞庭湖水能够涤荡巴陵万古愁,既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春水的喜爱赞美之情,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E.题目“登岳阳楼望君山”点明了事件,“望君山”三字统领全诗:前三联写望中景色,第四联写望中所感。答案AD解析A项,“以岳阳楼为聚焦点”说法错误,是以岳阳楼为视角出发点。D项,“诗人内心的忧愁”理解有误,重点是写洞庭水能涤荡心灵。2.本诗运用了比喻修辞和奇特的想象,试对这两种表达技巧各举两例加以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比喻。①将暮色中的洞庭湖水比喻为白练和“明镜”,体现了湖水的平静、明净。②将君山比喻成芙蓉,突出了君山的美丽。(2)奇特的想象。①将君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想象成湘妃对镜梳头,突出了君山的动人可爱。②想象顺流而下的春江水能够把巴陵的万古愁涤荡一清,突出了洞庭水的清亮和涤荡心灵的效果。解析运用比喻修辞的有“春水平铺如练净”“镜里芙蓉”;运用想象手法的诗句是“湘女梳头对明镜”“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①刘长卿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州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送李少府贬峡中②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③归雁几封书。青枫江④上秋帆远,白帝城⑤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注】①作者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二次贬往南巴(属广东)经过江州与二友人话别时写的。②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与下文的巫峡的位置大致相同。③衡阳:地名,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④青枫江:地名,在花溪。今属长沙。⑤白帝城:在夔州,为三峡之口。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刘诗首句称被贬为“承优诏”,体现出诗人面对仕途坎坷虽有不满,但依然豁达知足的一面,从“岂料”二字就可看出诗人那种出乎意料的惊喜之情。B.刘诗尾联扣合诗题,意思是我们都已老态龙钟,而二位旧识还叮嘱我警惕旅途风波。句中“慎风波”语意双关,既指此去途中的江上风波,又暗指宦海风波。C.高诗中间两联情景交融,扣题详写李、王二人被贬之事。“巫峡”“白帝城”两句是写李少府被贬峡中;“衡阳”“青枫江”两句写王少府被贬长沙。D.高诗尾联的“雨露”是比喻人生风雨,意思是说,即使身处“圣代”,但人生风雨波折在所难免,要相信分手只是暂时的,不久就会雨过天晴,再被重用。E.两诗语言细针密线,前后扣合紧密。如刘诗的“白发”“龙钟”反复渲染年老;高诗的“问谪居”领起中间两联李、王二人的被贬之地。答案AD解析A项,考查在特殊语境中对词语的准确理解。诗中“承优诏”实为反语,暗含诗人愤激不平之情。D项,考查对词语比喻义的理解。“雨露”是指帝王恩泽,不是指人生风雨。4.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抒发情感方面的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