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骈文的代表作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三十六体”之一一生政治都不得志,处于“牛李党争”之中作者简介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和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能力目标学习作者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的表现方法。情感目标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为何取名无题?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因不便明说,或难以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寓意,也有可能以本身的恋爱故事为依托,但是尚未有定论。我们应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作一般性的探讨。解题字词句意理解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的机会真是十分难得,分别时也是难舍难分,况且又正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风凋零离别1.此诗从哪个字一眼就能看出它所写的内容?别2.首句中的两个“难”字意义上有何区别?相见难——相见机会难得别亦难——相别难舍难分情深意厚3.首联奠定了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奠定了全诗感伤忧郁的基调——未见时的苦苦思念与见后又别离时的痛苦忧伤。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暗喻相思之意蜡烛暗喻相思之泪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1.分析颔联所用的修辞手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巧用双关2.诗人仅仅是在说”春蚕吐丝,烛泪流干”吗?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巧用双关、比喻表达生死不渝的忠贞爱情。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照镜,用作动词只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夜晚吟诗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1.颈联写了什么内容?设想对方离别后的种种情景。2.如何理解“改”字?“但愁云鬓改”表达了什么情感?“改”写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但愁云鬓改”表达了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3.如何理解“寒”字?“应觉月光寒”表达了什么情感?“寒”字写出了孤寂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处境和感受,表达了对对方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kān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情谊深厚探望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尾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有人为他们传递信息。“青鸟殷勤为探看”,只是诗人苦苦相思时的一种愿望而已。“为探看”的口气中充满期待之意。是强作宽慰之语。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人们赋予了它什么意思?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迁移拓展晓镜但愁云鬓改照镜青年女子的头发青春年华不在时光易逝女子结构图解总结1: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思念之情的?一二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五六句: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七八句:表达希望。总结2:本诗写作手法。“化抽象为具体”“推己及人”“由内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