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关于“做实写深”民政新闻的思考作者:常艳妮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7年第03期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突出自身优势,“做实写深”民政新闻是做好新时代民政宣传的出路之一。本文试从传统媒体特别是传统网络在民政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切入,“做实写深”民政新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关键字:民政新闻;做实写深;快速传播【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7.03.110一、对“民政新闻”的理解民政新闻是“以民政理念、民政业务、民政工作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工作业务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活、生存、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工作业务、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的社会救助、福利、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社会事务、基层政权、民间活动组织等都是其关注内容。提升民政新闻的质量,就必须对照中宣部提出“三贴近”的要求,正确认识民政新闻的实质。既要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更要关注广大群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需求。二、民政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对民生问题的反映还存在表面化、琐碎化倾向,拘泥于“小民生”范畴纵观近20年来,各地都市类报纸取得的巨大成功,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得益于对民政新闻的报道改革。这些媒体,改变了党报那种长篇累牍的,一本正经的民生政策报道,减少了民生会议报道和领导讲话报道,加强了民生政策落地的反映,加强了老百姓视角下的民生新闻的报道。但是,在民政新闻报道中,将“民生”与“国计”结合得还不够,做“大民生”新闻的还是比较欠缺。注意力更多放在街谈巷议的老百姓日常琐事上,如特定日期的特殊事件,如七夕、情人节期间的婚姻登记、清明节期间的殡葬管理、国家减灾日的减灾宣传上,缺乏深度和广度。2.报道形式刻板化、程式化,不能引起老百姓查阅兴趣许多民政部门开通了单位门户网站、民政微信公众号、民政微博平台,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部分地级市级民政部门开办了诸如《**民政》杂志,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但是,明显感觉不少此类平台上的稿件还是不够鲜活、生动,依然按部就班,显得刻板化、程式化,老百姓不愿意登录查看,或者登录查看却看不明白。3.虚假新闻,时有出现龙源期刊网随着新兴自媒体的大量涌现,虚假的民生负面新闻时有出现,传播迅捷,常常压住了主流报刊的声音。或者主流报刊对于此类信息失声,一些媒体不去做实写深地调查核实,却以谣传谣,推波助澜。三、进一步“做实写深”民政新闻的想法和建议1.融合新兴媒体,既要做实写深,还要传播快速大部分的报纸读者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地区更欢迎电视。网络媒体虽然发展速度快,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缺少对新闻传播角度知识的理解。因此,做实写深民政新闻一定要考虑传播效果,将报纸媒体与手机智能终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有机结合,以报纸编辑对新闻传播的专业角度,以资源共享的方式,形成报纸媒体的新发展模式。2.迎合老百姓日常需求,把握新闻灵活度受到网络平台的影响,在微传播时代下,群众对民生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大民生新闻的报道版面比重,做深民生新闻的质量,改革民政新闻的版式。传统的报纸编辑版面模式与现代群众对新闻实时性、新鲜性的要求不符,人民群众感到民政新闻只有政策信息,或者出台政策的会议消息,难得看到政策落地。因此,民政新闻编辑可以适当增加版面图片数量,民政新闻记者要多采写政策如何落地的信息、以及民生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解决读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对文字的理解,满足读者在阅读报纸时的新鲜感。新闻网站和手机智能终端可以多以图片为主,满足读者对动态视频、图片的新鲜感和实时性需求,文字简练,能够概括主要内容即可,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标题要一针见血,不做空洞标题,不设虚假标题等。3.加强新闻策划,整合信息资源,让民生新闻成为报刊的重头戏新闻最忌讳的就是一成不变的报道,若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创新意识就是最有利的武器。民生新闻往往是一件件的小事和琐碎事,民生政策也是小小的消息稿件,采写者不重视,编辑者常忽略,审阅者一目十行。但是新闻从业者应该坚定民生无小事的信念。因此,需要全方位的培养编辑的策划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民生版面编辑在从发现新闻到向受众传递新闻消息的时候,更能多角度的分析新闻,通过新闻策划来做实写深民政新闻,完成读者喜闻乐见的独特的新闻报道。例如,陕西民政网站的品牌栏目《新闻头条》、《陕西民政要闻》配合陕西民政微信公众号和陕西民政腾讯微博扛起了把民政新闻“做实写深”的大旗,按照“新闻性、人情味、生活化”的宣传定位,把更多的视角对准“民政和民生”问题,版面特色更加鲜明,打响了品牌,成为陕西民政新闻宣传的“指南针”。民政新闻是社会新闻,更应该严格审核。在发布新闻报纸之前,需要对新闻进行严谨的审核,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后才能公布新闻。因此,需要编辑部提高新闻更新速度,以乱序处理机制来增强报纸编辑的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将稿件中的半成品变为可利用的新闻素材,提高新龙源期刊网闻更新率。另外,还需要完善媒体编审制度,开发利用OA系统,并制定相关制度提高稿件的审核速度。对于差错率要求较低的媒体稿件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纠错,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的信息反馈能力,挖掘媒体新闻的价值,促进报纸媒体的发展。4.抵制虚假新闻,保持优良传统要想让民政新闻更多地汇聚正能量,就必须要有“大民生”的视野,将党委、政府的意志和百姓意愿进行有机统一。在微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报纸媒体需要适应社会,不断的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把民政新闻做好,赢得老百姓的喜爱,才能在微传播时代下继续生存。在民生新闻传播中,不能为了迎合新兴媒体,就去传播虚假新闻。要保证报纸的权威性、真实性和深度性,并将其在互联网平台中放大,才能再次夺得读者的喜爱,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需求。5.把握舆论导向,精准理性对待热点敏感问题做深写实民政新闻,绕不开许多热点、敏感话题。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敢于对热点事件“发声”,做到“不失语”;积极派记者调查,加大核实力度,做到“不乱语”、不传谣;客观公正准确地追逐热点,积极发布辟谣信息,起到科学理性引导老百姓的作用。作者简介:常艳妮(1982--)女,陕西米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主要研究社会经济学及行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