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卡夫卡一切障碍正在摧毁我!我将摧毁一切障碍!——[法]巴尔扎克他是一个没有归所的作家,他没有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宗教,没有家庭的温暖、爱情的甜蜜,甚至在职业上他也是一个介于职员与作家之间的“边缘人”。他是欧洲文坛上的“怪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而生活上最无成就者.他以痛苦走进世界,以绝望拥抱爱人,以惊恐触摸真实,以毁灭为自己加冕,他是现代世界里唯一的“精神裸体者”,他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创作,他的创作完成了他自己。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漠不关心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不完全是奥地利人;作为保险公司的雇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中产阶级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工人;在职务上他也不是全心全意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是他连作家也不是,因为他把全部精力献给家庭;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最陌生的人还要陌生’。——【德】安得特斯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现代派小说的鼻祖,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卡夫卡小说的特点:寓言体想象奇诡代表作:长篇《城堡》《审判》《美国》短篇《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短篇小说,且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被共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变形记》通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城堡》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却永远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毙。•《审判》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地洞》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的情绪。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美国诗人奥登他说了什么?•《骑桶者》是卡夫卡的一个短小精美的短篇小说。《卡夫卡文集》中有大量这样的短小的叙事片段,它们应该都是卡夫卡随兴所至的产物,对于他来说,这些片段的产生反映了他彼时彼刻的感触和心境。•小说写于1917年寒冷的一二月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默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主要内容。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骑着煤桶飞着去向煤店老板借煤,结果他不但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用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情节结构•开端:严寒威逼,决定借煤;•发展:骑桶飞翔,借煤失败;•高潮和结局:扇至冰山,不复再见。二、词语积累不啻()门槛()地窖()坐骑()不复再现()chìkănjiàoqíxiàn默读第一段思考,“我”为什么要去赊煤?•明确:自身的穷困潦倒:煤桶空了(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外界环境的冷酷:四周是挥之不去的冷酷,没有丝毫温暖强烈的求生欲: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迫切想要逃离寒冷。•齐读第一段,感受一下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我”穷困潦倒,困苦不堪的处境。思考:“我”为什么以骑桶飞的方式赊煤?1)骑着桶去速度快。可见,我骑着去是为了早点赊到煤,快马加鞭,迫切想要逃离寒冷。2)骑着桶去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我真的已经一无所有,贫困潦倒。引起同情,获得施舍。3)骑着桶去表明我迫切想要赊到煤。4)他害怕失败,所以他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飞快地撤走。“我”骑桶飞着去借煤的要求高吗?“一铲最次的煤也行”“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我”去向煤店老板借煤进入煤店了吗?找别人借东西为什么不进去呢?害怕失败,害怕与人交流老板和老板娘究竟有没有听到“我”的乞求声?(开放性问题)(1)听到了,当作没有听到,被拒绝,被“扇走”——缺乏同情心,人生的凄凉。(2)没有听到,文中三次强调没有听到,“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也就是“我”与老板(娘)没有真正接触。所以这是一次借煤的失败,也是一次交流的失败。交流的不成功是否有可能是因为交流的方式有问题?而交流方式的不恰当难道不正是交流者自身的性格弱点导致的吗?借煤的失败不是正面交涉的失败,而是因为借煤者选择了飞翔的方式,而如果煤店老板并没有确切地看到你,听到你,他们没有借煤难道有什么值得责怪吗?或许,我们也可以把“借煤”看做发生在作者想像里的一件事,这件事强调的不是煤店老板(娘)的狠心,而是借煤者对世界的畏惧。所以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的一贯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我”最终借到煤了吗?为什么没借到煤呢?没借到煤的责任在谁呢?煤店老板、老板娘的狠心?“我”借煤的方式有问题?“我”交流方式的不恰当?“我”自身的性格弱点?借煤失败的责任在谁呢?这是一次借煤的失败,也是一次交流的失败。但卡夫卡并没有谴责什么,他的小说不指向“阶级斗争”这样奋发有为的主题,而是暗含了一种内向的自省。交流的不成功是否有可能是因为借煤者交流的方式有问题?而交流方式的不恰当难道不正是交流者自身的性格弱点导致的吗?借煤的失败不是正面交涉的失败,而是因为借煤者选择了飞翔的方式,而如果煤店老板并没有确切地看到你,听到你,他们没有借煤难道有什么值得责怪吗?或许,我们也可以把“借煤”看做是发生在作者想像里的一件事,这件事强调的不是煤店老板(娘)的狠心,而是借煤者对世界的畏惧。小说最后一句“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的叙述视角有变化吗?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说最后一句视角的变化意味深长。小说的叙述人一直是“我”,都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但在“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的这一刻,小说的视角其实已经从“我”转化为地上人的视角。“我”每天都可以见到自己,不会永远消失,只有从地面人的视角来看,“我”才会永远消失。这个“永远消失”有点像赌气的孩子,而这个视角的转移似乎也可以看做是“我”彻底弃绝世界的暗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个猥琐的小人物。他战战兢兢,自怨自艾,自卑胆小,惶恐不安,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能为力,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幻想却又害怕与之交流,他渴望与人交流却有充满了恐惧。他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他害怕失败,所以他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而且他的要求是最卑微的──“一铲最次的煤也行”“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并且借煤失败后,“我”彻底地弃绝了这个世界永远地把自己与这个世界隔绝了开来。(见《世纪金榜》P89)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二)为什么说《骑木桶者》是一个真实的谎言?1、作者在小说中“说谎”(虚构)了吗?请在文本中找到依据?(“说谎”:不是道德意义上的,是指艺术上的编织与编造——编织、编造已有的世界,还编织、编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1)“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2)“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3)“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总体上说是荒诞的、夸张变形的。2、你觉得这个谎言真实吗?请从文本中找到非常现实主义(真实)的生活细节、场景细节、心理活动。(1)用第一人称叙述,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2)把虚构自然地嵌入现实之中。主人公对幻想与真实边际的跨越是直截了当不容分说的。木桶说腾空就腾空,一点准备也不给读者,就像《变形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主人公变成甲虫,都是顷刻间的事。它让读者直接面对这种幻想的现实和结果,丝毫不需要铺垫。当然,木桶的腾空仍有其现实主义以及心理逻辑的真实,它是木头的、空的,它太轻了,同时它承载的其实是人类最可怜和最基本的希求和愿望,是匮乏时代的象征。而木桶空到可以腾空的地步也可以看做是用夸张的手法写极度的匮乏。本文典型地体现了卡夫卡小说处理虚构的特点。(3)生活细节的真实。A、“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B、“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C、“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D、“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虚构中的真实)……(4)环境与心理的真实“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有着生存的强烈愿望(5)语言的真实“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细节的现实主义(真实)卡夫卡的作品能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真实,一切都变成了现实的,可触摸到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甚至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这种真实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一种更为深刻的真实。匈牙利文学批评家卢卡契指出:“卡夫卡的作品的整体上的荒谬和荒诞是以细节描写的现实主义基础为前提的。”关于卡夫卡《骑桶者》的虚构和真实的问题关于“骑桶”——骑马骑自行车骑扫帚骑牛骑板凳骑棒头骑桶——有现实基础关于“飞”——桶是木头的,里面是空的,很轻——具有可以“飞”的条件“飞翔”本是很美好的事情,而这里的“飞”却是让人辛酸的举动强烈的对比卡尔维诺对《骑桶者》的解读,认为这是一篇用“轻”来化解“重”的文本。设想如果“我”不是骑着桶去要煤,那就成了读者习以为常的“控诉型”的小说;而“骑着桶”去要煤,就使《骑桶者》显得新颖而内涵丰富。缺煤、寒冷、乞求,这都是一些沉重的主题;飞翔则是一种轻灵的举动。在这里,“轻”中和了“重”,让作品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而且让作品的层次丰富起来。•小说行将结束时,老板娘说:“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老板娘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①“我”是骑着木桶去的,人在空中;•②“我”没有与老板娘正面交流过;•③“我”的畏惧心理使“我”的话与教堂尖塔上的晚钟声响混合在一起,让人产生了错觉。主题分析主题分析•效果:把借煤这个现实的问题虚化了,让人置身于似真似幻的氛围中,增强了小说的虚幻色彩,暗示出借煤的失败其实是一次人与人交流的失败,凸现了爱与沟通的匮乏。主题分析•揭示贫困者的窘状和有产者的自私无情;•表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冷酷;主题分析•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主题分析•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其内在的含义是什么?•运用夸张的手法,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耐人寻味。•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总结主题的多义性;虚构与真实。‘“拎着木桶”与“骑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