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建筑评论又称为建筑批评。严格来说,建筑评论常指对一件具体的建筑作品的描述、分析、鉴赏和评价;而建筑批评更注重对一件、一系列的建筑作品或建筑的某种整体的意义和价值作出评断,这种判断应有公认的价值标准作为基础。所以,建筑批评比建筑评论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建筑批评学是研究建筑批评的学科,也就是元批评。建筑批评学关注建筑批评中所运用的概念系统、价值标准、批评方法与批评模式等。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1、建筑批评的主客体1.1建筑批评的主体批评本质上就是把握评价客体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观念性活动,批评主体总是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念与自身的需要来看待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批评结果总是与一定的人、一定的集团、一定的社会利益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广泛意义上的人与社会是建筑批评的抽象主体,批评主体的具体形式有专家(建筑理论家、建筑师、艺术史学家、文艺批评家和专栏作家)、艺术家、公众、业主、领导等,他们实质上是社会的代表。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1、建筑批评的主客体1.2建筑批评的客体建筑以及与建筑有关的一切人及人类活动、事物、现象如建筑师及其创作思想、建筑作品的设计、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使用建筑的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以及与建筑相关的规章制度、社会环境等都是建筑批评的对象。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2、建筑批评的媒介2.1建筑历史建筑历史既是批评的主体又是批评的客体。城市和建筑构成的历史是千百年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结果,这种结果本身就是一种批评。建筑批评的对象也就是当代以及历史上的建筑现象与活动。建筑历史也是批评的媒介。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撰写的历史文献,决不仅是对历史简单的论述,而是基于某种观念之上的阐述、评价,这种建筑历史也是表达批评的媒介之一。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2、建筑批评的媒介2.2建筑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批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历史参照性和导向性,就是建筑形式取代语言所直观表达的建筑批评。例如,柱式体系等建筑固有的类型也是一种批评。2.3建筑奖各个国家及地区设立的建筑奖也是一种批评的媒介。建筑界著名的奖项有美国的普利茨克建筑奖、日本的天皇建筑赏、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师协会金奖、丹麦皇家嘉士伯建筑奖、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美国艺术和文学院布鲁诺奖等。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2、建筑批评的媒介2.4艺术艺术也是建筑批评的重要形式。文学与建筑电影与建筑摄影与建筑绘画与建筑音乐与建筑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建筑批评术语3.1结构“结构”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排列、建构、构造。结构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一个结构包含了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等结构又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深层结构是事物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某种认知模式才能认识。在许多现代理论中,“结构”一词取代了沿用已久的“形式”。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建筑批评术语3.1结构结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风行一时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关系组成而不是事物构成的观念是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第一原则,这种思维方式对结构的感知和描述极为关注。20世纪60年代,许多人文学科的研究人员基于结构主义思想力求揭示出各种现象内在的规律,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建筑批评术语3.1结构1959年举行的CIAM大会,路易斯·康、丹下健三等提出了建筑运动发展的新方向,被认为是建筑结构主义的开端。建筑结构主义认为形式不是取决于功能而是由构成元素组织法则——结构系统决定。建筑中包含的结构有平面结构、空间结构、支撑结构、形体结构等。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2符号符号是一切基于习惯而能够代替某种其他事物并能被理解的东西。符号的意义在于以形象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物质实在。现代符号学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符号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提出,但其主要发展是在20世纪60年代。“人是符号的动物”,这是符号学的著名定义。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2符号将符号学引入建筑学的是50年代的意大利语言学家艾柯、斯卡维尼、加罗尼,建筑师艾尼格与德•福斯柯。对于符号学在建筑中运用至今仍有不同的意见。建筑符号学认为一切建筑意义都是由于符号的表现而产生的。建筑符号与语言符号一样,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双重属性。表层结构表现为平面布置和体型构图及色彩处理,深层结构则指符号的意义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3能指与所指1894年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符号学概念,其中符号的组成要素即能指与所指是其符号理论的中心。能指是指符号的形象,能指又称为指符、符号表现,是符号的表现层面;所指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所指又称为符旨、符号内容。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表达的意义根据社会集体的约定俗成所规定,突破这一约束就无法传递意义。建筑中的形式、空间、材料、等有形的物质就是建筑表意的能指。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4文本文本又称本文、正文、原文。从语言学观点来看,文本是指文本的表层结构,即作品的“可见”,“可感”的形式客体。虽然从指称对象上看,文本与作品指的是同一个东西,但是从意义上讲,文本的涵义与作品的涵义却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种区别简单地说就是,“文本”概念淡化甚至否认了“作品”的从属性而突出了“作品”的独立性。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4文本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罗兰·巴特甚至提出一种“作者死亡”的观点。他认为,当一部作品有一位明确的作者就成为一种限定,一个终极所指,阅读一部作品就单纯地变成再现作者或者再现一种已存在的事实。他用“书写者”来替换“作者”,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现代批评的文本概念已不再局限于文学、书面的文本,也运用于建筑、电影等。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4文本建筑文本可以划分为作者文本、现实文本、事件文本和偶发文本。作者文本:作者的原创文本与作者在建筑实现过程中对原创文本进行修改后的设计文本。现实文本:在特定时间中存在的建筑实体,是一种主要的建筑文本,但并非终极文本。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4文本事件文本:建筑从作者文本到现实文本的实现过程就是一系列事物的产生与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建筑的事件文本。我们所见到的任何建筑,实际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者文本,而是经历过许多变化以后的文本,是一种在一系列事件中呈现出的现实文本。偶发文本:在具体的时间、季节、气候条件以及批评者不同的心境下呈现的建筑文本,如夕阳下、月色中的建筑文本与平日里见到的建筑文本会给人迥然不同的感受。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5文脉文脉又称关联域、语境、上下文关系等。对一个事物的理解必须放在与之相关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符合其本意。狭义的文脉指一个作品本身完整的上下文关系,广义的文脉指一个作品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3.6共时性与历时性共时性、历时性是结构主义哲学和语言学的术语。共时性是研究事物内在的结构关系、因果关系,历时性是研究事物的历史变化规律。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7场所场所是建筑现象学的基本概念,指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特性”,也就是场所的本质,即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兹所说的“场所精神”,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是这一领域最重要的论著。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8原型“原型”是西方文化中的术语,即“原素”、“原始模型”、“理念”、“范式”。“原型批评”是基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英国人类专家弗雷译的人类学理论。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从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通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是一种保存在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建筑理论中也有对原型的研究,如建筑类型学家阿尔多·罗西、卢森堡建筑师R·克里尔与L·克里尔对类型学的研究。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8原型阿尔多·罗西认为一种特定的类型是一种传统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这种成熟而固定的建筑类型本身就是特定文化和传统的载体。因此,研究历史建筑中永恒不变的类型特征是认识历史建筑,深刻地理解传统建筑中所蕴涵的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3.8原型原型批评是20世纪50/6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批评流派,它试图揭示文艺作品中对人类具有表达意义和感染力的一些基本文化形态,它特别重视艺术现象中的心理因素,用一种超越个体性和具体时空的视角,试图超越表层和深入人类精神现象的深层,带有鲜明的人类学的内涵。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4、建筑批评的类型分为理论批评,应用批评和实践批评4.1理论批评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或是专注于探讨某种理论体系、美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批评。有些理论批评也试图从研究建筑及建筑现象中探求建筑艺术的原理、制定理想的包罗万象的建筑美学和建筑评论原则。理论批评首先是意识形态批评,然后是历史批评,事实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二个方面。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4.1.1意识形态批评“意识形态”一例,起源于希腊文的“观念、形象、概念学说”等,它是指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的上层建筑,具有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各种形式。它的本意是“思想”、“思想体系”,是一定社会有在的反映,并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生变化。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与社会政治经济(物质因素)有密切关系。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4.1.1意识形态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又可称为建筑的社会政治批评,建筑的思想艺术批评。用严格的分析代替判断,它探讨批评客体(建筑)是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或仅仅是社会现实的假象。意识形态批评的目的是从建筑与艺术本身吸取设计要素,建立指导设计的方法论,所以它是一种导向性批评,用严格的分析代替直观判断,论述制约形态的各种因素。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4.1.2历史批评建筑历史批评从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建筑师的生平、事实、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建筑进行研究、比较、论述并作出评价,力求通过历史的方法,阐明建筑、建筑师与建筑史的时代意义、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风格和流派的历史原型、模式以及类型与风格的发展变化过程,讨论建筑的历史演变及其历史必然性。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4.1.2历史批评建筑历史批评包含两个层面:纵向:系列性和顺序性研究,即历时性研究,横向:研究同一时期共存的建筑、建筑现象及有关事件,即共时性研究。意大利画家、建筑师和艺术史学家乔尔吉奥·瓦萨里(历史上第一个艺术史学家)在《意大利最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塑家传记》里,指出了艺术发展周期循环说,提出艺术发展的模式是:诞生、成长、成熟和死亡,这一艺术史的模式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史学界,并与生物学意义的循环结合在一起。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4.2应用批评又称实用批评,与理论批评相对应,是将艺术原理和美学信念作为批评原则,应用于对具体作者和建筑设计作品的批评。它包括艺术批评和操作性批评。4.2.1艺术批评是一种形式批评,它从一定的思想理论和审美观点出发,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作出鉴别,表达批评主体的感受与反应。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4.2.1艺术批评建筑的艺术批评注重研究建筑的形式构成逻辑、规律及法则,注重建筑的整体形象,建筑细部以及比例、构图、建筑平面及空间组合形式的生成与变化,建筑创作的图式思维、建筑符号及其意义表达等。4.2.2操作性批评指具有实用意义的建筑的个案说明和比较分析,如设计竞赛和投标的评选、专题的批评与讨论等。第一章:建筑批评学概论5、建筑批评的历史发展在历史上,批评是以文学批评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随着传统诗学在近代的衰落,批评开始以文学认识的独立形式出现。西方19世纪的文学批评还是个人直觉的、印象式的鉴赏批评,人们把批评看作是文学和艺术的一种派生形式,一种依附于已经存在的艺术,一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