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选择和确立主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选择和确立主题作者: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学区李秀华我是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学区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同时兼任综合实践课程已经有五个年头了。五年来,我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努力让学生在自然社会这本神秘而又生动的“活”教材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并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由此激活学生对自然世界的极大兴趣,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新课程一大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它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这样理念指导下,我积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这门新课程,实现了新理念、新思维的转换。综合实践活动三步骤八环节基本活动程式:活动的准备阶段——开题活动阶段(确定主题、划分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活动的实施阶段——指导研究阶段(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总结交流阶段——结题阶段(整理研究成果、评议交流反思),通过三种课型活动流程,保证学生的“全面参与”与“深度实践”目前教师最为关注的具体操作的方法运用问题,如何设计三种课型活动流程,是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我重点研究分析活动主题选择与确立的问题。大家知道主题的选择和确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题好一半功”的效果,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主题将有利于整个活动的持续开展。选题好,后续活动开展起来就很顺利,效果会很显著;如果选题不好,研究中就会出现很多困难,例如选题与学生已有经验脱离,或研究条件不具备,或学生不感兴趣,或题目太大等,研究的效果也可能很差,而且有可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选好题是极为关键的一步。那么,如何才能选好主题呢?我认为要想选好主题,首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其次,要合理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因为课程的资源是选题的基础;最后,选题要遵循一定的选题原则及掌握一定选题方法与策略。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1、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定位——实践课程、综合课程、经验课程——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与学科课程具有区别和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非学科的,它超越了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它强调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自主选择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开展探究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获得直接经验,它是一门经验性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从选择问题、制订方案、实践操作、形成成果到表达交流成果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学生亲身经历。因此我们说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同时它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的重要特征。首先,它在培养目标方面体现了综合性,包括了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即健全人格的形成;其次,知识的综合性。活动中必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再次,能力的综合性,即学生解决问题时要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和多方面的能力。最后,活动方式的综合性,活动中有活动方案设计、文献资料查阅、访问、座谈、调查、考察、实验分析、论文写作等诸多方面的活动。和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活动中必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可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但同时又有区别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法,而是一门独立形态的课程。学科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而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强调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选择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而达到学习的目的。2、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价值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二,面向学生的生活,密切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其三,打破了只有学科课程这种单纯的课程结构体系,优化了课程结构。3、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组织研究过程中,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我明确如下基本理念。(1)、要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为中心。自主选择包括学生选择问题的自主地位,学习目标、研究方式、指导教师的选择等,都应该完全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活动主题选择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志趣、爱好和特长。在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进行及时细致的引导。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组织的过程中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发课程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课程资源都主要蕴藏在学校所在社区和地方。(3)、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五个基本特征,或者说是五个基本性质。在五个基本性质中,我个人认为实践性居于核心地位,因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就是实践性活动。因此,我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组织的过程中我们要确立实践第一的原则,要合理安排教学结构,重点是书本学习时间不能过长,要以学生实践为主,活动环节和时间的分配上要符合实践性的原则。我们要在实践过程中引导教师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从五个基本特征中整体地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属性。4、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种“作为事实的课程”,而是一种“作为实践的课程”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本性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反对文本化倾向,反对不走出教室,而仅作纸笔形式的实践研究,反对把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学科教学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主题不能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封闭地进行,教师不能像教语文、数学那样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教”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亲身实践体验。二.合理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不可忽略的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课的重中之重,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再先进,如果没有合适的课程资源这门课程难以落到实处。由于教师长期教现成的教材,还不习惯于自己去开发课程资源,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淡薄,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教师不知道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和利用,也不知道如何拓宽资源,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常常不知所措。通常是生搬硬套某些“资源包”或某些现成的案例。我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不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开发适当的内容作为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关注从这几方面开发课程资源:以学生为核心,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条线索开发课程资源,并且把这三条线贯穿于四大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围绕三条线索课程内容不能有窄化倾向,自然、社会、自我作为探究内容的三个向度要平等的对待和同样的重视。但是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造成课题的选择过分社会化、成人化,与学生思维、兴趣及知识水平不相适应,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包,同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开发和利用:1、关注社会,抓住社会焦点问题选择主题(1)、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重大实事。如关注全国热点问题来开发一些区域课程资源。“汶川地震”后,学校的学生反响特别大。他们能够主动的拿出平时的零花钱捐给灾区人民,献上自己的爱心。那么我也根据这一重大事件,开展了“我们与自然”“如何保护自己”“献爱心,共成长”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真正的形成了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2).体现社区优势:家乡的街文化“我做小小建筑师”(3).重大时事:向往奥运“地震”之后话健康(4).传统节日:“话说端午节”“春节”(5).生产劳动:利用假日,跟随父母到地里进行实践劳动。学生们认识了各种农作物、动手实践,体验了掰玉米、收庄稼的田地生活,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了农民工作的劳累和辛苦,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通过活动学生们的思想认识提高了,热爱劳动人民以及劳动成果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在合理地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后,就有了很好的选题基础,但同时还应在选题时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原则1、一个中心,两个主体、两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两个主体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的主体。主题之前先有学生。学生不是因为课程存在而存在,所以,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及知识和能力水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指导者,因此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及知识和能力水平。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将会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下去。反之,如果选择了合适的课题,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高涨,综合实践活动课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主题筛选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优先的原则。学生需要的课程资源很多,远非我们所能包揽,所以必须是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优先运用。其二适应性,课程资源开发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情况,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情况,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素质背景,及教师群体情况,只有这样课程资源才能合理的开发应用四、选择活动主题方法与策略完全遵照学生的兴趣,由他们自己选择,那就可能导致不同小组的选题内容差异过大,增加教师指导的难度;如果完全由教师帮助确定,又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兴趣。比较好的办法有以下几种方式:由学校或教师提供选题范围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下面就分别说一说这三种主题生成方式的特点:第一种选题的方法由学校或教师提供主题,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刚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年级学生。一方面由学校确定一个大的选题范围供学生选择。如三家小学以“走进美的世界”为大主题,教师安排以下活动主题:1、关注家乡(关注家乡建设巨大变化,感受环境美)2、都市风光(对家乡的风景名胜、特色街道与广场的研究)3、家乡特产、(家乡特产的发展)名人及名人故事等4、风土人情5、美味情缘等教师提供活动主题让学生选择。另一方面由教师提供活动主题。主要适用于三年级上半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新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还没有感性认识。具体做法是: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定为选题课,师生共同筛选确定活动主题。教师将资源包中的课题以及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在一起,作为待选课题提供给学生,把待选课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举手投票,选票较多的主题设为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这样学生在这些课题中选出本学期最想研究的主题。如我在教三年级综合实践时研究主题是《清清楚楚理财,明明白白消费》、《睡眠和我们》、《小记者行动》都是学生自己选出来的。这样做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在这里要说明一点是三年级一学期只能开展2—3个主题内容即可。因为学生年纪较小、知识水平较低、生活社会经验不足,自己难以确定有意义的活动主题,教师提供一些适合他们特点的主题,帮助他们打下自主选题的基础,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综合实践活动。(2)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也要由老师直接提出活动主题。如:在举办奥运、和重大节日等情形下。比如:《走进端午》这个主题的生成就是由教师开发出来提供给学生的。过去的劳动课中有一节内容是《缠菱角》,只是单一的教会学生如何制作一个菱角,而将它开发成《走进端午》,那么内容就广泛了内涵也丰富了。其中包括: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