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辅导》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教学安排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和认识影响较大、应用较广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理性情绪)疗法、现实疗法、群体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教学重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理性情绪等几种派别的心理辅导(治疗)理论的基本观点、常用技术及其应用。课时安排:8课时第一节精神分析疗法一、什么是精神分析疗法(1)(Psychoanalysistherapy)通过内省的方式,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将这些痛苦的体验挖掘出来,让焦虑的情绪得到发泄;并对病人所提供的谈话内容进行分析解释,使病人领悟,从而改变原行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达到治疗目的。什么是精神分析疗法(2)会谈的目的是分析病人所暴露的、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资料,使病人意识到焦虑情绪的根源。会谈的方式一般是在安静、温暖的房间内,让病人斜躺在舒适的沙发椅上,面朝天花板,便于集中注意力于回忆上,治疗者坐在病人身后。会谈的时间每次约45~50分钟,每周会谈5次。治疗过程需要半年至2年之久。二、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基础(一)潜意识理论1、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潜意识(无意识)、前意识与意识。潜(无)意识是意识的深层部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以后的各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得不到满足,被压抑到无意识中。2、潜(无)意识活动的病理意义(1)潜(无)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过失、梦、精神病状态(2)测定潜(无)意识的方法: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日常生活分析、幽默。(二)人格结构理论成年人的人格超我、自我、本我由组成。本我、自我、超我必须和谐发展:“本我”的功能是力求保护自己。“超我”的作用是在社会规范的原则下,控制与监督自己的行为。“自我”充当两者的协调者,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本我”的欲望,另一方面又要符合“超我”的标准。三、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方法与适应症(一)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1、自由联想法:即是由施治者诱使病人讲出头脑中的一切事情,不管这些想法与主题是否有关、多么零乱、不合逻辑和羞于启口,都得引导其讲出来,从而便从求治者所述词句、事件和想象中,推论其间的联系,把压抑的动机召回到意识中来。(一)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2.梦境分析法。梦是通往无意识的捷径。梦的工作(曲解)形式:凝缩作用、综合作用、位错作用。梦是人的愿望的满足。方式有三:一是愿望的直接满足。二是愿望的反向满足。三是愿望的象征满足。(一)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3、移情与反移情分析4、阻抗分析:是一种现代心理动力学疗法,施治者不是去等待求治者产生顿隔,而是提出自己的解释并且向其直接陈述这些解释。(二)精神分析理论的适应症癔病、心理创伤、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障碍、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适应障碍等。四、心理防卫机制1、含义:指由一定的动机所发动,目的在于避免心理上的紧张、痛苦、不快以及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心身疾病、神经症和精神病。2、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有潜抑(压抑)、合理化(文饰)、仿同、投射、反向作用、躯体化、置换、幻想、补偿、升华、退行、自居、甜葡萄和酸柠檬机制等。五、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分为: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性心理的发展若停滞在某一阶段(固着或退行),就可能导致心理的异常。(二)艾里克森人生发展阶段论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第二阶段:自动性与羞怯或疑虑(2—4岁)第三阶段:主动性与退缩内疚(4—7岁)第四阶段:勤奋进取对自贬自率(7—12岁)第五阶段: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第六阶段: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第七阶段: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25—50岁)第八阶段:完善感对悲观失望(老年期)。▲人生每一阶段:危机与转机共存。危机变为转机,就会顺利继续发展。六、精神分析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一)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咨询的价值1、帮助来访者对自己人格中的无意识内容获得更多的了解。2、帮助来访者摆脱个体功能的“固着”,消除那些幼稚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和行为方式。3、帮助来访者有效地对工作和生活环境进行调整和适应。(二)精神分析疗法的局限性十分耗时(3-5次/周,有时长达几年);一般要有医学背景;许多概念不容易被理解和交流;对人的认识局限在“性”的方面。第二节行为主义治疗理论一、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与基本过程二、行为治疗过程中的常用技术(基本方法)一、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与基本过程(一)含义: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们的异常或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核心思想人类的行为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适应不良行为是错误学习的结果。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并加强训练,可以摈除不良旧习,重塑新的健康行为方式。理论假设(1)非适应性行为也是习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学习引起的;(2)个体通过学习消除那些已经习得的不良行为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自己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特点不研究人的内心活动,只观察研究外部可见的行为,适应不良行为也是条件反射或通过学习形成的行为模式。目的就是矫正适应不良行为。对过程关心较少,只注意对求助者的行为观察和分析,帮助他确定特定的治疗目标。(二)基本过程1、确认来访者的不良行为,以制定治疗目标;2、选择适当的治疗技术与方法设置有助于“靶行为”发生的情境;3、强化希望出现的“靶行为”或接近“靶行为”的行为;4、持续地记录“靶行为”的变化过程。二、行为治疗过程中的常用技术(基本方法)1、系统脱敏疗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对某些恐怖症、强迫症特别有效。二、行为治疗过程中的常用技术(基本方法)2、满灌疗法鼓励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致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马克斯指出:“对患者冲击越突然,时间持续得越长,患者的情绪反应越强烈,这样才能称之为满灌。迅速向患者呈现让他害怕的刺激,并坚持到他对此刺激习以为常为止,是不同形式的满灌技术的共同特征。”可用于包括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广泛问题。二、行为治疗过程中的常用技术(基本方法)3、厌恶疗法应用惩罚的厌恶性刺激,即通过直接或间接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厌恶疗法的特点是,治疗期较短,效果较好。此疗法是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用引起躯体痛苦反应的非条件刺激与形成不良行为的条件刺激结合,使病人发生不良行为的同时感到躯体的痛苦反应,不良行为逐渐消退。应用于酒瘾、戒烟、贪食、吸毒和性变态者。二、行为治疗过程中的常用技术(基本方法)4、放松疗法它是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剌激而紊乱了的功能。气功、瑜珈术、坐禅、德国的自生训练、美国的渐进松弛训练、超然沉思等,都是以放松为主要目的的自我控制训练。和系统脱敏疗法相结合,可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以及各系统的身心疾病,5、其它技术:模仿学习、角色扮演、决断训练、强化。第三节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理论一、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理论的基本理论二、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的特点三、“以人为中心”的咨询过程的步骤四、“以人为中心”咨询技术的基本顺序一、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理论的基本理论(一)理论基础:1、人在本质上是好的。每个人都必须而且只能对自己的事情作出自主地选择,他们最终都要对自己的生活和事情负责。2、相信人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强大的潜力;3、相信人能自我依赖、自主自立;4、强调以人为本、人的成长,侧重研究人的价值与尊严;(二)以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的核心思想1、发展的自我成长观,即针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对来访者提供援助。2、要在安全的气氛中尊重来访者的主体性、自尊心,运用发展的观点来进行咨询。3、由来访者主导心理咨询过程。二、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的特点1、注重心理咨询的气氛:友好、支持、温暖。2、注重构建真诚的咨访关系。3、无条件的积极关注。4、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5、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咨询倾向(非指导性治疗的技巧)三、“以人为中心”的咨询过程的步骤来访者主动求助→咨询人员说明情况→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接受、认识澄清来访者的消极情感或隐含、影射的情感→促进来访者成长的萌动→接纳来访者的积极情感→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帮助来访者决策→咨询效果的产生→扩大咨询效果→来访者的全面成长→结束咨询。四、“以人为中心”咨询技术的基本顺序(一)指导性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的基本顺序①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②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④向来访者提出活动方面的建议⑤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⑥列出证据,说服来访者采纳有关的行动建议⑦指出需要纠正的问题或条件。(二)非指导性的会谈治疗技术的基本顺序①认识病人方才以某些方式表达的感情和态度②对病人从一般举止、特殊行为和以往谈话中表达出来的感情和态度进行解释或认识③提出交谈的话题,但是让病人发表意见和展开来谈④确认方才病人谈话的中心意思⑤提出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答案只限于“是”或“不是”,或提供具体情况⑥解释、讨论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有关的情况⑦用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来说明和解释交谈的情况第四节理性情绪治疗理论(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一、理性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一)人具有生物性的、先天性的两种心理倾向理性思维非理性思维:使人迷信固执、自怨自艾、缺少涵养、无端焦虑、自毁前程、盲目冲动或者要求自己和他人十全十美。(二)健全的人的基本品质自我兴趣社会兴趣自我指导高耐挫力灵活机变有创造性的追求能接受不确定性(挑战)科学地进行思维自我接洽冒险精神追求长远的快乐现实主义在情绪困扰时保持理性(三)易致心理疾病的11种非理性信念●自己必须获得周围人的喜爱和赞许●自己必须是全能的●世界上坏人很多,必须给他们以严厉的谴责和惩罚;●生活中不应该出现不如意的事情●人生道路上充满了艰难困苦,这种压力太大,实在受不了●人的不愉快都是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的●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要时刻加一提防●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决定了现在的一切,这是无法改变的●人是需要依赖他人生活的,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物作为后台●人必须十分投入地关心他人,否则情感无处寄托●人生中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四)ABC性格理论1、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艾利斯)①以理性思维去行动时,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②困扰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造成的;③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④借助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⑤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2、ABC的内涵基本观点: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events);B是信念(Believes),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3、造成病人的情绪障碍的非理性观念的特征①要求的绝对化: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常用must或should,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②过分的概括化: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表现在一方面在自己的非理性评价,常凭自己对某一事物所作的结果的好坏来评价自己为人的价值,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导致一味责备他人,并产生敌意和愤怒情绪。③糟糕透顶:常使个体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不能自拔。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目标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改变其认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