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宏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宏观问题,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化的研究来说明一国经济如何实现持续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宏观经济学围绕经济运行的四大目标展开:①提高经济增长;②降低失业率;③降低通货膨胀率;④平衡国际收支。四大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在四大目标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基础性目标。2.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一般研究四个层次的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理论、总需求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理论、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2)宏观经济模型主要包括各个流派建立的基本模型及其数理形式,如长期模型、短期模型、模型的扩展、开放经济模型等。(3)宏观经济问题包括在总量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宏观经济运行中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的三大宏观经济问题:通货问题、经济周期问题、失业问题。(4)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应、宏观经济政策运用。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式(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个角度①如何衡量宏观经济——衡量是认识的基础。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经济指标来衡量。②如何认识宏观经济——认识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和规律。③如何发展经济一一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政府的作用和政策。(2)表达理论的四种方式①语言描述。这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表达方式。②图表。用一些图表来反映一些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③图形。在语言描述的基础上,用向位图来表示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④数理模型。宏观经济模型是代表经济运行行为的一组方程式,各方程式代表经济总量的经济行为。(3)宏观经济学分析三大市场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个宏观经济学围绕宏观经济的三大市场来建立分析框架,分析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及其实现均衡的政策调整。(4)宏观经济学三个行为主体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同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各不相同。据此,宏观经济学将它们划分为三种主要的主体:家庭、厂商和政府。4.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②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把资源有效利用作为既定的前提,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③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④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⑤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①二者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②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得比较成熟,因而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1.基本假设(1)资源有效配置在市场机制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下来研究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在宏观经济总量模型的基础上来研究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问题。(2)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宏观经济学是以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和政府应该并可以调节经济为假设条件的。宏观经济学是在此假设条件下,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通过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2.研究方法(1)总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是指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又被称为整体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总量经济学”。这种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对把握国民经济全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往往忽视个量对总量的影响。因而在这一研究方法的内在结构中,个体对总体关系的影响和作用往往是不清楚的。(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①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只研究客观经济规律,考察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这些规律或关系对经济行为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实证经济学的内容极具客观性,结论通常可接受事实的检验,检验结果具有客观性。②规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主要涉及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等问题,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3)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均衡分析又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考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单个市场均衡的建立与变动;一般均衡分析考察各个市场之间均衡的建立与变动,是在各个市场的相互关系中来考察一个市场的均衡问题。(4)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即静态分析考察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动态分析考察各种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把均衡分析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三种分析工具: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5)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与规律性;定量分析则是分析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3.研究步骤(1)试图从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过程。(2)宏观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定,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3)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以赋予理论经验内容、验证理论的有效性。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变量关系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国境内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这里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2)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国民生产总值,即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得到的收入价值总和。在一个封闭经济中GDP与GNP的值是相等的。但在开放经济情况下,这两个值通常是有出入的。(3)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额是净要素支付,简称NFP,它等于本国公民在国外的收入减去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即:NFP=GNP-GDP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国民为范围核算的,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为范围进行核算的。2.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名义价值以现时的货币价值作为衡量产品和服务价值量的标准。名义GDP修正为实际GDP只需剔除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化因素即可。计算实际GDP的公式为: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水平×100%3.流量与存量流量是指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存量是稳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目前所讨论的大多数概念(GDP、GNP、人均收入、进出口等)都是流量,少数概念(如失业人数)属于存量。4.利率与现值现值是变量的现在货币值,未来值是现值加上利息以后的货币值。未来值=现值+利息,即:现值=未来值—利息。四、宏观经济问题1.经济增长问题产出的增长率,尤其是人均产出的增长率最终决定一国的贫富程度,因此,宏观经济学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弄清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2.经济周期波动问题一个经济周期通常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实际GDP并不是在经济周期中发生波动的唯一指标,经济活动的波动还体现在失业率、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等方面。(1)失业率与经济周期在一个经济周期的收缩期,失业率通常会上升;在扩张期,失业率则会下降。在经济周期的峰顶时,失业率保持在最低水平;而在经济周期的谷底时,失业率则达到最高点。(2)股票价格与经济周期股票价格能够反映经济周期的演变,并且由于其往往领先于经济活动的变化,因而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因此,股票价格常常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一点在大萧条期间表现得最为突出。(3)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周期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的走向相吻合,并且通货膨胀的波动往往比经济周期的波动更为剧烈。3.失业问题失业就是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宏观经济学的失业问题主要研究:(1)失业的衡量和失业的类型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是失业率,即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根据失业形成的原因,其主要类型包括:①摩擦性失业。来自于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②结构性失业。这一类失业来自于特定的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③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而产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中,工作机会的数量和失业工人的数量是相当的。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3)失业的危害失业的危害包括:①产出和收入减少。②人力资本流失。③犯罪率上升。高失业率常常导致高犯罪率。④人格尊严丧失。4.通货问题宏观经济学的通货问题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情况。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指的是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通货紧缩代表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平均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为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5.开放经济问题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的经济都是开放经济,或者说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有着大量贸易和金融联系的经济体。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就包括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的联结方式,以及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产生的问题。6.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财政政策通过各级政府的支付活动和税收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情况。五、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演变与新进展1.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演化(1)古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早期宏观经济学则经历了一个从威廉·配第到魁奈,再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早期宏观经济学的贡献有:提出了国民财富的基本概念;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流通的研究;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早期研究;萨伊定律的提出;关于经济政策问题的研究。(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准备时期从19世纪晚期开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宏观经济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①20世纪20~30年代库兹涅茨及其国民经济研究所从概念与统计上为国民收入核算奠定了基础;②凯恩斯的《通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大“宪章”;③计量经济学为宏观经济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奠定了基础;④数学技巧的运用加速了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宏观经济学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是从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