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有感盘龙第二小学苏代兵暑假中,我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杰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这是魏老师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的挚爱,对课堂的迷恋。读后,我受益非浅,现将其中的几点感触分享在此。魏书生老师说: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我觉得,学生也像镜子,当老师对他们总是高八度大吼大叫的话呢,他们也总是制造出嘈杂喧闹的环境,如果教师能温和的平稳地跟他们相处,他们也就学会了如何温柔的与人相处。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就叫潜移默化。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学会自我控制,不轻易发脾气。要有爱心、耐心、也要有宽容的胸怀。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节省内耗互头的时间。你想要教给学生什么,就先自己学会什么,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教师这个角色,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份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用你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就会变得轻松而又温和。关于幸福,魏书生老师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让这个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幸福,那这个人一定是幸福的。这句话,早些时候已在其它刊物上读到过,再次聆听,更加深了我这样的信念: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那我的工作就有了价值。当我读到“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这段话时,我心里豁然开朗:当我们在为课对学生越来越缺少吸引力时,我们往往只强调要加强学生的纪律与注意力,而为什么不能从自身找找原因呢?我的课堂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基础?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与其让五十几位学生来适应自己,不如让自己来适应这些学生,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我们就能看到那一片天空的美丽。就这一点,文中魏老师对待学生不同错误的多种教育方法给我的触动特别深,使我想起我在教育学生时的黔驴技穷。有时除了提高嗓门高八度外,还真觉得无计可施。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并不管用,或许学生的气焰灭了,但他们的抵触情绪仍然强烈,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做到信服。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活泼发展,但我也实在不知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信服。反观魏老师能在处理学生不同类型的错误时,以尊重为前提,把自己定位于多种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对老师佩服地五体投地,从而主动积极地改正缺点。错误要分类,方法要多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知过而改之。教育的一个秘诀就是引导,劝说,让学生再不知不觉中跟着你的思路走。任何时候凡是和学生商量,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解、谅解学生的苦衷,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都是不会错的。相反,那些“一定要专注学生”,并想借此立威的想法是错误的。持有此想法的老师,潜意识是将自己至于绷紧状态,将师生关系搞得很僵,动辄剑拔弩张。这种教师,在任何时候也做不好教育的。关于教书,魏老师更有独到的见解:用自己的长处教书。以前总是觉得,做老师应该是多面手,一定要样样都过硬,否则自卑和挫败感便升腾起来。但是魏老师却一下点醒了我:要用自己的长处教书。有的老师擅长讲授,他讲的好中差学生都非常愿意听,兴趣浓,注意力好,边听边理解便记忆。有的老师擅长写,字写的漂亮,还会绘画,板书设计极吸引人,学生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研究他的板书。有的老师擅长个别辅导,无论什么学生,只要一经他的辅导,都学的有动力,有目标,有方法,有兴趣。一个老师只有牢牢守住自己的长处,不断发展和利用自己的长处。只有这样子,他才能真正成长和强大起来,最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少讲多读”之路。魏老师经过自己十几年的探索,觉得“少讲多读”之路,也自有一些存在的道理。讲得少,教师才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那些是必讲的内容,那些市讲了之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讲得少,学生才能记得住。读得多,学生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杜的机会多,时间多,学生才能有自己的时间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同智者谈心。感谢魏书生老师带给我们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