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相关研究作者:何卓然蔡娟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10期【摘要】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与艾克森人格测试中的E内外向量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北京林业大学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80份,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为93.75%。其中男生34人(45.3%),女生41人(54.7%),来自城市的学生52人(69.3%),来自农村的学生23人(30.7%)。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行为;2.大学生整体的手机依赖水平较高;3.内外向因素和生源差异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差异性并不显著。【关键词】手机依赖;内外向;大学生网络通信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微博、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应用在手机上的普及,使得人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在带给人们便利和娱乐的同时,有关手机使用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手机依赖症”(MobilePhoneDependence,MPD)[1]这个新名词就也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一、理论回顾(一)手机依赖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对“手机依赖”定义的研究各有侧重,李止庸(2012)认为“手机依赖”可以界定为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使用,对身心健康及学习工作生活产生负面作用的行为。通常表现为手机不离身,随时拿在手里,并下意识查看,手机一旦不在身边或没信号、没电时有落寞感和烦躁感,手机铃声长时间不响或来电明显减少,会感到心烦意乱,与人沟通交流时有意无意地回避面对面,过分依赖手机短信或打电话。[2]手机依赖多见于白领人群或青少年人群中,故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可行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指导大学生健康使用手机,避免手机依赖提供依据。(二)对手机依赖现象的研究国外学者于近几年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韩国KooHyunYoung教授2009年发表论文《韩国青少年“手机依赖”规模的发展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控制、冲动和手机的使用显著相关,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2]。综合澳美韩各国学者研究可以发现,手机依赖者在人格和社会接触上有着其明显的特点。国内学者通常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机依赖现象,通常是在一所或多所大学内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大部分研究将手机依赖定位在对手机通讯(如短信、电话)等常用功能上的持续需求感和依赖感[3],主要是针对有无依赖、功能使用、依赖原因、龙源期刊网产生影响等问题。临床一般认为手机依赖受性格内外向影响较多,但王芳等认为手机依赖与性格无关,杜立操和熊少青认为手机依赖女生在量表的去断性维度上人数显著多于男生,城市生源比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的去断性、突显性以及强迫性明显。而唐玉[6]基于以前学者的研究通过SPSS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对手机有一定的依赖,但这种依赖是对其功能的依赖,并没有排除与外界社会的接触而患上“手机依赖症”。徐华等[4](2008)、邵蕾蕾[3](2010)、韩文娟[5](2011)分别编制了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经检测信效度较好不难发现学者们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各有不同,因而导致一些结论相互矛盾,本研究旨在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并依据调查数据得出结论以验证猜想。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北京林业大学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80份,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为93.75%。其中男生34人(45.3%),女生41人(54.7%),来自城市的学生52人(69.3%),来自农村的学生23人(30.7%)。(二)研究工具1.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测得其信度为O.8728。2.内外向量表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问卷中的内外向量表,共包括21项测试题,其再测信度为0.6883。(三)程序(1)通过访谈、前测,编制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2)同时发放由《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和艾克森人格量表中的E(内外向)量表组成的研究量表,进行施测。(3)回收问卷,进行统计。三、结果与讨论在我们设计的手机依赖问卷中有“购买手机的理由”这样一道题目,我们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众多购买手机的理由中,选择“方便联系”这一项的人数最多,占到总体比例的龙源期刊网位居第二位的是“学习需要”占到总体比例的14.81%,“赶时髦潮流”和“身份象征”所占比重均为3.70%,其他选项占1.85%。由此可见,手机作为人与人间的联系媒介,已经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而学习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购买手机的重要理由之一。在“晚上睡觉时是否关机”这道题目中,有41.46%的人选择睡觉开机,有58.54%的人选择睡觉关机。随着人们对手机的使用日益频繁,因使用手机而产生的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手机是具有辐射性的,对人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尽管存在手机辐射的因素,但也依然有近半数的人选择睡觉开机,很显然,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在“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这道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2-4小时和6-8小时的人数居多,分别占总比例的29.27%,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4-6小时的人数也占到总比例的24.39%,更是有14.63%的人每天使用手机在8小时以上。我们所调查的大学生所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均为上课时间是早8点至晚8点50,晚11点熄灯,其中晚8点50-晚11点同学们的活动多数为上网或者上自习。由此可见,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占到白天活动的很大比重。“每天使用手机通讯时间”这道题目显示,绝大多数人每天使用手机通讯的时间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有17.07%的人每天使用手机通讯在半小时以内,较少一部分人每天通讯时间长达一小时以上。与上一题“每天使用手机时间”相比较可以看出,大多数人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一方面是通讯,另一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手机的其他功能,如:手机上网、游戏、音乐等等。通过“更换电池频率”这道题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有63.42%的人更换电池的频率为2天以内,由此可见看出大学生使用手机还是比较频繁的。在“上课手机状态”一题中,有68.29%的同学选择了震动,26.83%的同学选择让手机静音,2.44%的同学选择不带手机,仍有2.44%的同学选择铃声,无人选择关机或者铃声加震动。这说明大部分同学上课还是比较尊重老师的,即使手机开着也会主动选择调成震动。在“使用手机最多的功能”一题中,有66.27%的同学选择即时通讯,14.46%的同学选择上网聊天,8.43%的同学选择拍照功能,7.43%的同学选择看小说。这说明大部分同学主要将手机用于短信电话等即时通讯上,部分同学也会使用手机附属的上网、拍照等娱乐功能。在“经常使用手机的时候”一题中,有60.91%的同学选择上课,12.73%的同学选择睡觉躺在床上,10%的同学选择上厕所,10.91%的同学选择休息或上自习时,5.45%的同学选择周末。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上课内容无多少兴趣而选择玩手机(包括上网聊天、发短信、看小说等),另外很多同学会选择在躺在床上睡觉前后玩玩手机,这也许也间接反映出现代大学生的睡眠问题。而休息或周末期间大学生一般都使用电脑冲浪上网或者外出,因而这个时间段并不经常使用。龙源期刊网在“上课带手机的原因”一题中,有59.21%的同学选择学习,10.53%的同学选择玩游戏,11.84%的同学选择上网,10.53%的同学选择打发时间。这与“经常使用手机的时候”的调查结果相悖,超过半数以上的同学选择因为学习而上课带手机,然而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手机的人也超过60%,我想其实真正的原因应该在于打发时间,可能同学们碍于各种原因,选择的人很少。表1不同性格的手机依赖度均值及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内向2.8110.4541外向2.5620.5516从表1可以看出,内向者手机依赖度为2.811,外向性格这手机依赖度为2.562,这说明内外向对手机依赖度的影响不大。二者通过方差齐次性检验,且Sig.值为0.135,说明性格和手机依赖度没有明显关系,而从相关性来看,二者Spearman''srho相关系数为0.17,Kendall''stau_b相关系数为0.14,结果表明二者关系关联不大,这与部分学者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此次调查样本量过小,而且性格也不能完全解释手机依赖这种外部行为。表2不同性别的手机依赖度均值及标准差均值标准差男2.8380.5328女2.6640.4663从表2可以看出,男生手机依赖度均值为2.838,女生均值为2.664,说明男生与女生手机依赖程度相差不大。而进一步通过均值比较后,二者通过方差齐次性检验,sig.值为0.034,说明二者均值差异显著,这与部分学者研究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手机依赖的研究结论一致。表3不同生源地的手机依赖度ANOVO分析SumofSquaresdfMeanSquareFSig.BetweenGroups0.03810.0380.1520.699WithinGroups9.731390.250Total9.76940龙源期刊网进行不同生源地手机依赖度的显著性分析,通过上表的结论得出sig值为0.699,大于0.05,接受原假设,表示不同生源地手机依赖度在α=0.05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四、总结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使用Excel及SPSS13.0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手机作为方便人与人间联系的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因此,方便联系成为了人们购买手机的首要原因。此外,其上网、学习辅助、拍照等其他游戏娱乐功能也成为人们购买和使用手机的重要原因。(2)每天有68.29%的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四小时以上,半数以上者人更换手机的频率则是一到两天,由此可见大学生手机依赖度总体还是很高的。(3)大学生最经常使用手机是在课堂上,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小细节如:睡觉躺在床上的时候、休息或上自习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等等都会使用到手机,由此可见手机几乎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处处紧密相关。(4)本研究中大部分同学表示上课带手机的原因是为了学习,可是其使用手机最经常的时候是在课堂,前后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以自身感受和理解而言,被调查对象上课带手机的真实原因应当是打发时间、在课堂上游戏娱乐,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表达真实的想法。(5)男生和女生的手机依赖度差异显著,这与部分学者研究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手机依赖的研究结论一致。(6)手机依赖度和性格的内外向没有明显关系,这与部分学者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此次调查样本量过小,而且性格也不能完全解释手机依赖这种外部行为。(7)城市与农村生源的学生手机依赖度差异并不显著。总之,手机因其使用的方便性、多功能性,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大学生整体的手机依赖水平较高。我们建议大学生应当减少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与老师积极互动交流,不沉迷手机娱乐游戏,应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做到娱乐和学习相结合。同时老师也应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还可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手机加以创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课上发短信向老师提问等便不失为一条创新举措。参考文献:[1]邹云飞,邹云青,姚应水.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症的横断面调查[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1):77-80.龙源期刊网[2]李止庸.国内外“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文献综述[J].128-131.[3]邵蕾蕾.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的编制[J].社会心理科学.2010(9-10):126-130.[4]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