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门及门卫工程本工程施工顺序为:先3:7灰土、砼垫层,在进行柱、梁、板施工。柱、梁、板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设计图纸钢筋砼施工分一次浇捣施工。一、施工方法1.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地基验槽→3:7灰土→混凝土垫层→独立柱基支模、绑筋、浇注混凝土→主体结构支模、绑筋、浇注混凝土→主体结构屋顶梁、板拆模→安装工程→零星工程→竣工验收。1.2施工方法1.2.1测量放线1、测量准备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准备好测量所需的辅助工具和材料:50m钢卷尺1把、5m钢卷尺3把、8磅锤2把、羊角锤1把、红油漆1桶(带稀料)、毛笔5支、红蓝铅笔3把、铁锹1把、木桩若干。2、现场定位测量根据给出的坐标在拟建建筑物周围做好引桩,并建立平面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测量精度要求见下表距离测量角度测量测量方法精度要求测量方法精度要求一般方法:往、返测量取平均值测距相对中误差1/10000一般方法:盘左、盘右分中定点测角中误差10″3、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本工程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引测依据为龙城北街路中±0.000高程为776.65m及业主和测绘部门提供的控制点,我方将指定控制点向施工现场内引入。4、基槽施工测量(1)平面放样测量1)基槽开挖线放样。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建筑物的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当基槽开挖到接近坑底标高时,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基坑边线和集水坑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指导开挖。2)垫层边线的放样。根据轴线控制桩及基础平面图测出垫层的边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3)钢筋混凝土结构轴线投测:待垫层砼浇筑完毕后,将基础垫层清理干净,利用地面上的轴线控制网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轴线的投测。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把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经检查无误,然后以控制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细部尺寸线。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长度L、宽度B(m)允许偏差(mm)2L(B)≤30±530<L(B)≤60±1060<L(B)≤90±15L(B)>90±20注:轴线的对角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边长偏差的20.5倍。(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测设,向基槽内引测标高时,首先测地面标高控制点,经测量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槽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临时控制点必须正确投测。3)基坑结构模板支好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控制混凝土浇筑。3.2.2土方开挖1、施工措施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并与监理、甲方确认。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内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方开挖的影响。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其范围内的障碍物不影响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分二次开挖,第一步杂土外运,开挖至-2.1m,第二步平整场地以后开挖至基底标高-4.1m。开挖基坑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底超挖,可在基底预留300mm原土由人工清底挖出。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配以人工跟随挖掘,并用手推车将土运到机械能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修帮和清底:在距基底标高500mm坑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人工将预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基坑边尺寸,确定基坑标准。以此修整基槽边,最后清理坑底土方。2、其他保证措施: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回填时必须先清除虚土及坑内杂物,然后用二八灰土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4。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周边超载,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同时对开挖完毕的基槽侧壁注意进行保护。基坑开挖后,应进行基槽检验。要求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前,保留约200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时人工开挖到设计标高,然后进行钎探:要求梅花型布点,探距1.5m,探深2.0m,如发现异常或与地质报告不符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协商解决。3、施工机械的选择:为了加快土方开挖进度,尽量避免或减少气候对土方工程的影响,拟选用1台反铲挖掘机进行挖土,若干自卸式汽车配合运土。4、注意事项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壁上,并随时检测,避免超挖。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钎探和验槽,并尽快打上垫层,以防扰动。严禁在基坑边大量堆载或载重车辆穿行,并设专人对基坑壁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开挖过程中,在基槽上、下各派一名专职安全员对土方进行监控,保证在开挖过3程中土方坍塌时的人员疏散。每天在开挖前、后对基坑四周进行巡查,并做好相应的巡查记录,以防出现土方开裂等隐患,造成事故的发生。若出现开裂、塌方等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并将所有机械熄火停止作业,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待险情排除后,专职安全员对其巡查无隐患时,方可继续作业。基坑周边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小于1.2m,并加设夜间红色标志。施工人员上下基坑由马道出入。3.2.3钢筋工程1、钢筋采购钢筋采购严格对供方考核并提出供货要求,特别是在用于纵向受力钢筋的部位,其钢筋在满足有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还要满足规范和设计关于抗震结构的力学性能要求。为便于钢筋供货合理,合格供方优选1-2家。2、钢筋原材料检验钢筋进场时,材料员必须验证钢材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钢筋级别、强度和等级、牌号、规格、数量、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化学成份、定货日期、检验部门印章、合格证编号。验证合格证所列的项目齐全准确,所列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化学成份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钢筋规格、型号与采购计划相符。钢筋质量证明书最好为原件,若用复印件时,要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钢筋进场时,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现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吨为一批进行复试。由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方可使用。3、钢筋制作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作出试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挂牌标识,堆放整齐有序。施工中需要钢筋代换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钢筋表面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钢筋经调直后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得大于钢筋截面的5%。钢筋切断根据钢筋规格、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钢筋的搭接头,以节约钢材。钢筋的下料长度根据构件尺寸,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4、钢筋连接钢筋的连接形式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下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一致,仔细检查半成品尺寸、形状、数量与下料表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钢筋安装前应先熟悉施工图,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核对成品钢筋的品种、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如有错漏,应立即纠正增补。安装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的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有关工种研究支模、绑扎钢筋等的配合次序和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进度要求,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加快进度。钢筋绑扎采用镀锌铁丝,铁丝规格根据钢筋直径而定。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4(1)框架柱钢筋框架柱钢筋安装必须满足相关图集及规范规定。柱箍筋绑扎前在主筋上划好箍筋间距线,箍筋间距及肢数按图纸设计要求。柱箍筋距柱边50mm为第一根箍筋位置,往柱内锚固方向100mm再绑扎一根箍筋。浇灌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理。(2)梁、板钢筋主次梁钢筋同时配合施工,次梁下部、上部钢筋分别置于主梁下部、上部钢筋之上。主次梁中钢筋的接头应互相错开,并在受力较小处,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在梁跨度三分之一靠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在梁跨中处,并按50%错开。梁箍筋绑扎前在主筋上划好箍筋间距线,从距梁边50mm开始配置;箍筋间距及肢数按图纸设计要求。梁箍筋开口方向两道一循环,梁箍筋距柱边50mm为第一根箍筋位置,往柱内锚固方向100mm再绑扎一根箍筋。板筋绑扎,清理模板上的杂物,弹好钢筋间距线,先绑下部钢筋,待管线安装后再绑上部钢筋,双向板的长跨下部钢筋置于短跨下部钢筋之上。顶板钢筋距梁边50mm为第一根钢筋位置。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浇灌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理。(3)钢筋保护层钢筋保护层采用专门定做的砼垫块、塑料卡块和钢筋马凳控制。梁高大于500mm时梁底和侧面各设两道垫块;梁高小于500mm时,梁底设两道、每侧设置一道垫块,间隔均1m。基础筏板和楼板底筋保护层,按每平方米设置一个垫块。柱钢筋保护层在柱四角竖筋外皮每间隔1m设置一个垫块。基础筏板上层钢筋采用Φ16钢筋马凳支撑,间距1m,马凳支设在板底筋上;楼板负筋保护层采用φ8几字型马凳控制,间距1m。(4)钢筋定位措施框架柱合模以后,对内部钢筋进行修整,柱立筋用内侧定位箍和外侧定位箍内外夹紧。并在上部绑一道定位箍筋,浇灌框架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梁板钢筋绑扎时,采用专门定做的砼垫块和钢筋马凳控制。梁高大于500mm时梁底和侧面各设两道垫块;梁高小于500mm时,梁底设两道、每侧设置一道垫块,间隔均1m。板钢筋马凳采用梅花布置,间距为1m,每1m2不少于2个。钢筋马凳在制作时注意控制好钢筋保护层厚度。3.2.4模板工程本工程框架柱、梁采用15厚多层板,顶板模板采用12厚胶合板。钢管采用Φ48×3.5。1、柱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放线→设置定位基准→第一块模板安装就位→安装支撑→邻侧模板安装就位→连接二块模板,安装第二块模板支撑→安装第三、四块模板及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柱模群体固定→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2)柱模板安装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两倍内侧板模厚度)后,按楼地面放好线的柱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柱模安完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及截面尺寸等项目。柱模板支撑必须牢固,预埋5件、预留孔洞严禁漏设且必须准确、稳牢。安装柱箍:柱箍的安装应自下而上进行,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柱高及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柱箍间距一般在40~60cm,柱截面较大时应设置柱中穿心螺丝,由计算确定螺丝的直径、间距。2、梁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放线→搭设支模架→安装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与垫块→安装两侧模板→固定梁夹→安装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在框架柱上找出梁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在底板上面弹出梁的轴线并复核。梁底支架采用双排钢管架,间距为900mm,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立杆顶部加可调底座。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梁筋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两侧模板,用立管卡住。梁侧模上口必须拉线调直。梁模由多层板与木龙骨固合而成,采用钢管扣件与室内满堂脚手架连成一体。3、顶板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复核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龙骨→安装竹胶合板模板→安装柱、梁、板节点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板等→检查校正→交付验收支架的支柱从边跨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水平杆,支柱间距为900mm、1200mm,水平杆间距为1500mm。将木龙骨摆放在支架上,龙骨间距为300mm,当板跨度≥4m时,应按其长度的3‰起拱。在木龙骨上按编号顺房间长向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