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实践与机制创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实践与机制创新——从现象到模式的探索西安科技大市场张伟国尊敬的石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受邀参加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首先预祝此次盛会取得圆满成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实践与机制创新”。一、责任与使命首先,作为一名西安人,我可以自豪地描述这个城市:西安,拥有十三朝古都和周秦汉唐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是“世界历史名城”;西安,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是中国科学教育和国防军工的重要基地。无疑,这些曾经拥有的和现在拥有的,将是西安未来成为西部地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资本和重要优势。2009年在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统筹科技资源的概念,并重点提出要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至此,西安也肩负起了为国家探索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实践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探索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新路径的时代使命。二、资源与统筹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统筹科技资源?”我们以西安为例作一个简短的分析。西安的科技资源:类型丰富,数量庞大,却长时间处于“分散、分隔、分离”的三分现状。科技资源的使用状况:由于统筹主体功能的缺位和错位,加之统筹机制和模式的不完善,“科技先进、经济落后”、“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不良状况严重困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我们的上一任省长袁纯清先生将其称之为为:“好看、2好听、不好用”,我们的学者称之为“西安现象”,这一点足以让我们的领导和科技工作者为之警觉和深省,统筹之举迫在眉睫。众所周知,科技资源难以有效统筹利用,是全国性的难题,有效统筹资源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把“好看好听的资源”变成“可用好用的资源”。统筹科技资源,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断促进科技人员“解放”;通过平台的打造,促进科研机构能量“释放”;通过政策的引导,促进科技设施“开放”,我们称之为“三放”。最终实现“三聚”—科技资源的聚集、资源之间的“聚合”、科技向经济的“聚变”。三、科技与市场作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破冰之举,作为统筹科技资源的基础服务平台,西安科技大市场便应运而生了,作为西安市委市政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西安科技大市场成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一项重要实践。截至2011年12月,尽管西安科技大市场只是运行了8个月的时间,我们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实践与机制创新上已经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当然,我不敢在此妄自以成功经验加以论述,其中一些做法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仅供各位参考和探讨。下面,我就西安科技大市场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实践与机制创新上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与大家作以分享和交流。一、基本的建设思想1、“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我用以上一个小标题,想着重说明一个出发点和一个归宿点,而这句简短的话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面对统筹体制障碍大,困难多的状况,科技资源统筹前期可能要比较多地发挥政府协调、政策引导、机制创新的积极作用,随着市场配置科技资源能力的逐步提升,市场将逐渐取代政府的角色而成为重要的配置手段,最终将达到依靠市场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目的。所以3我们说,统筹科技资源的核心任务就在于构建起真正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和有效的创新服务体系。2、“市场大家建、资源大家用”我选择这一小标题,想着重说明一个手段和一个根本,建市场是一种手段,而用资源才是根本;同时,这一近乎直白的思想表述也完美地诠释出西安科技大市场坚持开放性的基本理念。这看似一句口号,却能道出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灵魂”所在。政府搭建一个开放性的基础平台,科技资源各类主体、产学研各方共建共用。其核心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让科技资源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二、机制和模式的探索创新创新,过去常常被片面地理解为技术创新,即专业上的创新。但是,在科技资源统筹中,机制和模式创新则显示出更为强大的驱动力。机制创新是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地探索创新机制和模式,才能持续提升统筹能力,最终建立起成功的“统筹模式”。下面简要介绍几点我们在机制和模式创新上的初步探索。1、需求导向机制统筹科技资源,统筹是“手段”,需求是“导向”。尤其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我们应该深入研究需求、理解需求并服务需求,所有的规划、设计、布局都应围绕着市场的实际需要,当然这不仅仅指现实存在的需要,也包括未来的需求。我们实施了“多口径收录——统一梳理研究——多渠道推送”的需求服务机制。服务大厅提供的近百项科技服务基本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2、核心管理、专业承载模式西安科技大市场的基本业务发展模式是:“搭建资源平台、制定规则路径、专业服务外包、政策引导统筹”。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建立小规模的核心管理机构及团队,其职能是平台功能设计、业务发展规划4(规则)、任务目标确定及过程结果监管,不做具体“业务”,不争“业务利益”。目前,我们采取市场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业务承接专业机构及团队,建立年度目标任务和经费预算制度,在确保专业服务机构基本运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专业机构及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积极鼓励业务模式探索和服务模式创新。3、服务模式创新作为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就是生命,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树立一种基于“价值分享”的、创新的服务价值观。简单地来说,科技资源统筹就是以科技资源为主线,打造一个服务于产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成长的科技服务生态系统,通过产业链将科技创新要素、产业要素和服务要素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共同创造价值、共同生存发展的有机体系。由于科技资源的特性,科技资源统筹更多地应当聚焦于科技服务的过程,因此,服务模式创新就成了关键环节。集成服务模式——目前,加盟西安科技大市场的各类专业服务机构137家,我们倡导组合服务产品,集成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如在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方面,我们积极探索打包推送服务,策划组织专场推介会,有效整合多家银行、担保公司、评估公司、商标事务所等服务资源,参与的中小企业表现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关注度。企业政策联络员模式——通过建立企业政策联络员机制和政府政策咨询师机制,基本搭建起了科技政策的高效服务体系。通过有效帮助企业落实和享受政策,充分调动了政府政策部门和企业参与综合政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目前,在册政策联络员515名,2011年为企业落实减免税收16亿元。商业化模式探索——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织模式、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上,我们一直未停止过探索和实践。除了我们已经搭建的西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外,目前,我们正和西安软件园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西安瑞铂公司合作共同探索打造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商5业化分析测试服务平台。除上述之外,正在组建的西安科技服务业创新联盟也是西安科技大市场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服务生态系统方面的探索,未来将形成科技服务新业态。三、平台功能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难以“一蹴即就”,应该“抓住重点,兼顾其余”。我们将西安科技大市场的功能定位为八个字: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并且坚持以“交易”这个核心,围绕“交易”提供服务,围绕“交易”加强监管。这不仅是西安市陈宝根市长的重要指示,也是大市场的建设核心。产学研合作对接平台——基于常态化的服务功能,以解决规模以上企业技术难题、中小企业共性技术为重点,推进高校院所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促进科研力量与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对接。小型工业研究院体系——依托各园区、企业已有要素资源,2012年计划首先在半导体、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支持建设3-5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营、专业特色突出的技术转移和工程化服务平台。我们称其为“小型工研院”。技术交易平台——建立完善“信息发布”、“挂牌交易”、“成果评测”、“技术运营”、“技术经纪”、“科技招投标”、“在研项目社区”、“小额难题社区”及“诚信评价”等配套服务项目及体系。政策亲企工程——国家主推“亲民政策”,西安科技大市场则主推“亲企政策”,即知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急。我们多管齐下:积极争取符合企业实际的优惠政策,积极落实解企业燃眉之急的补助政策,积极出台促进企业发展的奖励政策。同时,大市场兼具政策预研功能,上通政府,利导政策方向,下通企业,使之诉求有门,形成良性循环。未来,我们还将在技术成果评估、项目挂牌、交易撮合、交易支6付等环节探索并实现商业化服务与运营;在中小科技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联合技术攻关”探索并构建“云”服务模式。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下面我想通报一组数据,作以小结:截至2011年11月底,西安科技大市场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99.07亿元,全市技术交易合同登记10453份,交易额201.82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省会城市第三位(北京、上海)其中本地技术交易4245份合同,成交金额36.49亿元,占总成交额的18.08%,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大市场服务大厅共举办各类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114场次,参加人数11800人次。为此,有地方领导讲:西安科技大市场已成为西安地区最活跃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从过去的“西安现象”到现在的科技统筹,再到未来的“西安模式”,从现象到模式的探索必将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打造统筹科技资源的“科技云”,是西安科技大市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昨天刚刚成立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战略联盟,将是平台跨区域协作的一个良好开端。今天借一席宝地,借一个机会,作为主要发起单位,欲识志趣相投之士,觅志同道合之友,共探创新之道。我本人及西安科技大市场将为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与协同创新事业不遗余力,竭心尽力,与众携手同进,共创辉煌!责任与使命同在,荣耀与发展齐飞!谢谢!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