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16116前阶段,仁化中学举行了一次中青年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公开课竞赛活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并兼任学校的电教工作人员,笔者参加了整个教学评比活动。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科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同时,也应看到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学校教师平常的教学实践,及参加这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公开课评比活动后所发现的问题,笔者从5个方面谈谈新课标下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昀优整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何柏才必须正确认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的现代化的关系教学现代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指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与管理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现代化。要实现教学现代化,要有人的创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心理发展特点,便于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这一次公开课评比活动中,有几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所谓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整堂课,从出示教学目标、讲授新课一直到达标检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用上计算机,而这些,大多只是投影片就能够完全实现的。表面上看够现代化,而其实还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仍然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只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把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变成纯粹的技术手段的学习和操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不过是一个花架子罢了。所以,如果不能用现代的教育思想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那多媒体课件永远只能是强化应试教育的一个工具,远达不到其真正作用。必须正确认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多媒体课件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还要注重课件的表现形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从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师,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指导,完全凭个人经验、感性认识和学校初级培训所掌握技能进行,根本还谈不上实现优化设计,他们往往把的训练,保证交际活动的深入进行[2]。导入导入的材料要尽量真实地道,如日常生活对话、报刊杂志、新闻广播、演讲材料等,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此外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音乐,因此一些流行歌曲是很不错的导入材料。而且,以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作为导入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参与讨论。教学空间环境的布置新颖的教学理念强调建立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重新审视师生间的关系,“教”服务于“学”。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一个教另一个学的传统模式,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因此,教师应注重适当地改变教学空间环境,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环境因素更有利于教学。例如在小教室中,将学生的书桌摆放成“O”形或“U”形,教师自己身处当中,从而可以更好地沟通,以利于口语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及沟通,提高教学效果学习动机是学好一门语言的昀重要的因素。目前导致我国中学生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口语练习的主要心理障碍有2种。1)虚荣心理。我国学生因受儒家思想影响,过分注重自我形象,以为英语讲得不准确、不流利有损“面子”,说英语时自信心不足,常有不安全感。2)自卑心理。由于学生英语口语练习机会少,而且常有意无意地使用母语,因而口语能力较低。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依赖母语、怕犯错误,英语口语水平提高越慢;口语水平越低,犯的错误越多,对母语的依赖程度就越高。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对学生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从简单的英语说起,对其所得的点滴进步,教师应及时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对性格内向、不善严辞的学生[3]。总之,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同时教师也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环境,采用灵活务实的教学途径,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内外交际活动。参考文献[1]汤闻励.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再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2]马庆,张莹.新闻传播学科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4(4)[3]傅梦嫒.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调查报告[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12)(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鹰山中学)10.3969/j.issn.1671-489X.2009.07.116\\\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17117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的形式上,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实效却平平。比如有一节化学课,过于强调界面的华丽,表现在课件制作上,美观好看的按钮、字体变化多样的文本和栩栩如生的动画,内容却华而不实,仅仅停留于作表面文章,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如此,虽然方便教师的操作,增加了欣赏性,但却成了学生的视觉中心,影响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注意力,学生就有可能不再通过具体实践和观察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影响到直接经验方面的学习和体会。也有些课件在设计时仅仅是将教材内容按原顺序、原结构,简单直接地植入课件,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就是加上声音和动画图像的教学,这实际上是对多媒体教学的一种误解。还有些课件都是事先根据教学要求而设计确定的,只追求直观和生动,忘记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的主动性。长此以往,必然造成计算机教学的新专制化,如同传统的教师专制化一样,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外在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必须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现实中许多课件在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软件,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就少,大部分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很容易会进入一种“人灌+机灌”的新的课堂教学误区。而教师也受到定型情节的课件影响,完全围绕课件讲课,缺少课堂教学中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把原本的“课件辅助教师”变成“教师辅助课件”,整堂课就像在播放一场电影。所以,这样的课件是不可能真正突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特征的。因此,在设计课件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用计算机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不能只借用计算机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不能只强调课堂容量,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规律。比如,在上一堂英语课讲述短语的用法时,由于教师在课件设计时正确地处理好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整堂课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时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效果十分理想,学生反映甚佳。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不能只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计算机提供的信息和指令,课件的制作和实施应始终遵循和坚持“辅助”性原则,更应从整合中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程时,要把握好信息技术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信息技术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信息技术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讲复习课的时候,借助信息技术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令人欣慰的是,在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公开课评比中,发现许多教师又拿起粉笔,大家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也有了重大的变化,而不是盲目地运用。必须处理好各学科教学资源、各学科特点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关系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课程整合成为可能。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具有切合实际、即时可信、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可操纵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应当努力搜索、整理和充分利用网上的已有资源,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采用。现实教学活动中,能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而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教学模式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过分简单化或抽象化。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需要,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正确认识与处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的现代化、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传统教学等关系,不但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师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跨越,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使整个社会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作者单位:广东省仁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