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较于实验版,整体变动较大,分别从基本理念、选课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转变与更新,尤其是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素养1:图像识读美术本身具有视觉性的特点,所以核心素养1突出了此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形识读能力,分别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和认识。素养2:美术表现美术的学习是一个从看到做的过程,所以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需要对作品的技法、材料、美术语言等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选取不同的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来表现其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创作视觉形象。素养3:审美判断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高中生经过义务阶段的学习已经对“美”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义务阶段强调的更多的是感受,而高中阶段则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美术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对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素养4:创意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创新精神已成为每一位学生必备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成为了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要求。而美术课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意实践指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作方法,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素养5:文化理解美术学科本身是一个人文性的学科,画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会从背景、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进行创作。而当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则也需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并且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备战美术教师资格考试,中公讲师整理了一下初中美术-教师资格新课标高频考题:根据2011年下半年至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题目的分析发现,初中美术教师资格新课程标准四个部分内容都有涉及,但是2014年下半年之后所考察内容有了变化,2014年下半年前侧重点在于第一部分前言,占比60%,2015年上半年后前言部分占据13%;问题是哪一部分增加了呢?第三部分内容要求增加了,占比从原来的13%增加至47%。同时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小幅度的增加。从考试内容的分布规律来看,首先是题量的变化,从14年下半年开始题量由原来的2-3题增加到4-5道题;其次是课程内容,在近两年中考察重点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为主要,该部分是学习中重点内容,但要参照前三个学段对比学习会更容易掌握;并且初中题目考察方式常常会考察反向选择题,如:不属于、不合适、不明确的是等。针对以上考情变化准备了以下练习题:选择题(每题1分)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美术课程的特征是()。A.对文化的熟知理解与运用B.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C.对美的欣赏、认知与表达D.对艺术的发现、体验和理解2.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学习活动中,适合第四学段学习领域的是()。A.根据游戏、童话或故事,进行表演B.欣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C.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D.以古典油画的技法进行写实训练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的是()。A.实物拓印B.绘画表现C.模型制作D.版画创作4.《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倡导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理念的学习领域是()。A.欣赏•评述B.造型•表现C.设计•应用D.综合探索5.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教学建议是()。A.对学生作业量化评价B.营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C.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D.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6.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学习目的是()。A.形成创新意识和提高描绘能力B.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C.形成艺术观念和提高制作能力D.形成设计风格和提高观察能力选择题(每题1分)1.【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部分的课程性质开端中说明了美术课程的特征是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其他ABC表述未出自于新课标内容,不符合题干要求。2.【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第四学段的学习活动建议明确说到了C;而A是第一学段的综合探索中的学习活动要求建议;B是属于第一学段的欣赏评述学历领域的目标中说到的;针对第四阶段的学生要求以古典油画激发进行写实训练不是很适合,因为初中生在造型把握能力上不足,最终不能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还需要在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3.【答案】C。解析:A、B是属于第一学段的造型表现的学习活动要求。D是属于第二学段造型表现领域学习活动建议中的内容。C模型制作是属于第三学段的综合探索中的学习活动要求。4.【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分目标中明确规定: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5.【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教学建议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注重美术学习质性的评价。6.【答案】B。解析: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学习目的是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达到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ACD.选项不属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层次要求过高。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版前言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是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一、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义务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1.二、课程基本理念.1.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2.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3.追求人文性;4.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1.面向全体学生.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关注文化与生活.4.注重创新精神.(1.素质教育要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使兴趣转化为情感态度。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认识美术的特征、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发展。4.个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个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三、课程的设计思路:1.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造型.表现”,是基础。“设计.应用”强调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审美心理结构.“综合.探索”美术与其他学习领域之间、其他社会学科之间,意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四个学段(1---2)年段(3--4)年段(5--6)年段(7--9)年段从而依次递进、前后衔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3.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第二节美术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二、分目标: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a、观察、认识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b.通过对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受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c.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a、“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根据意图选择媒材,进行初步的设计、制作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C、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神获得愿望.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a、感受自然美、题材、形式、风格与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b、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c、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a、了解美术学科和各学科领域的联系将美术学科与各学科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b、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与生活、文化、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c、开拓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和成就感.课程内容:(7--9年级)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1.目标:有意图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思想和情感。2.学习活动建议: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a、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b、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C、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d、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进行制作练习。选择照相机、计算机和摄影机等媒介,进行表现活动。3.评价要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造型方式,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知道基本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能在创作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根据表现意图,在绘画创作中合理构图,恰当地表象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灵活运用雕、刻、塑等基本的雕塑方法,创作若干雕塑作品。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笔法、墨法、进行表现。二、“设计.运用”学习领域1.目标: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改善环境与结构,表达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2.学习活动建议:欣赏优秀的设计作品,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及其主要特征,尝试运用语言或文字型设计的角度进行评价。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与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练习。了解一些媒材的特性,用面材、线材、体材等,结合学校和当地生活。学习民族传统纹样,用连续纹样进行设计联系。以团队合作的方式,选择某一主题,进行设计练习,共同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3.评价要点:知道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分类。初步了解设计的形式原理和过程。了解物品功能与造型完美统一的设计原则和要求。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初步具备设计改善物品和环境的意识。了解不同媒材的特性,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媒材的质感、激励与形状,体现设计创意。知道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熟练、灵活、安全地运用工具。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