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清朝皇帝清朝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先后有十二位皇帝统治着这个泱泱大国。1.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子弟,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2.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即位不到十年,依靠八旗子弟,他统一了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回“满洲”。他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吞并明王朝的夙愿。•庙号:太宗•陵寝:昭陵(沈阳北陵)八旗制度•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八旗”以旗帜的颜色命名,分别称为: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相继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又改女真族名为满洲。于是,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便成为“满洲八旗”。所以人们通常所说的八旗,实际上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总共有二十四旗。清朝初期的皇宫设计,就生动地体现了八旗制度的丰富内涵。•所以八旗子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由不同民族兄弟共同组成的。在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内,除了满族、蒙古族和汉族外,还有其他民族的人。不同民族的成员长期生活在八旗制度下,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不过据清代档案记载,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所属的旗人,由于民族不同待遇也不同。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3.顺治:原名: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6岁登上王位的福临是在多智多勇又独断专行的叔父多尔衮与深明大义的寡母孝庄文皇后教导之下成长起来的皇帝。4.康熙:原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庙号:圣祖。陵寝:景陵(清东陵)5.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禛zhēn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安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中的泰陵。庙号世宗。6.乾隆:原名:弘历。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庙号:高宗。陵寝:裕陵(清东陵)。7.嘉庆:乾隆帝)的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陵寝:昌陵(清西陵)8.道光: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清西陵)。签定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9.咸丰:原名:奕詝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陵寝:定陵(清东陵)。签订《北京条约》,圆明园被焚掠。10.同治:11.光绪:签订《马关条约》。12.宣统:沈阳故宫•位置:•分析沈阳故宫与沈阳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地方吗?沈阳故宫•清初皇宫。原名盛京宫阙,(沈阳,古称“盛京”)后称奉天行宫。在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有建筑100多座建筑,房间500余间,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4),建成于清崇德(皇太极)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两代帝王营建和使用的“盛京大内宫阙”。至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沈阳故宫•1643年年仅6岁的福临即顺治在这里登基(清朝第二代皇帝)。清世祖顺治入住北京后,这里成为“陪都宫殿”。从康熙十年(1671)、雍正、乾隆、嘉庆到道光九年(1829)间,清朝皇帝11次东巡祭祖谒陵曾驻跸于此,康熙、乾隆时期进行重修和扩建。沈阳故宫总体建筑布局•分为东路、中路、西路3个部分。分别代表了努尔哈赤、皇太极等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东路•是清太祖努尔哈赤1624年建造,大政殿为东路主体建筑,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前面两侧排列亭子10座,为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统称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议政之处。东路—大政殿、十王亭大政殿为沈阳故宫标志性建筑,整体造型酷似草原的蒙古包,这种帐殿式建筑在历代王公大殿中是绝无仅有的,充分体现了满族的民族信仰。大政殿•殿顶采用八角重檐攒尖顶形状,鲜艳的象龙宝珠富有宗教的神圣又蕴含着帝王的高贵。周围八个形象生动的彩塑力士仿佛正在用力地保护宝顶的稳固。•大政殿正面两侧红柱上刻有一条金龙欲昴着腾飞,在前檐形成吉祥热烈的装饰。大政殿•殿檐下精彩的抖拱、奇异的兽面、别致的装饰有中原汉族建筑的底蕴,又有藏传佛教的风采。汉、满、蒙、藏多民族特色把这座大殿装扮得更加奇美壮丽。大政殿•殿内同样是龙翔凤舞,正中藻井中木雕金龙如从天而降,周围彩绘、木雕以及八根擎天大柱绘有姿态各异的龙纹装饰,当年的顺治皇帝是在这里宣布了进军中原的号令,乾隆皇帝就在这里大摆盛宴,款待文武群臣和家乡父老。大政殿与十王亭•大政殿前两侧各有五座方亭,由北向南八字排列,这是十王亭,也叫八旗亭,这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布局与满族当时的八旗政治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别出心裁地把一殿十亭建造成这种形似帐篷的样式,从远望去,十一座好象帐篷似的建筑物有序地排列。八旗的衙门和皇帝的大殿构成完整的建筑格局,成为当时满族独特政治制度在宫廷建筑上的生动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中路•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继承了皇位,为了维护后金政权的统治,他不惜花费重金用了十年时间又修建了沈阳故宫中路的宫殿,并于1636年正式建立了大清。中路•中路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分前后3个院落。前院有大清门、崇政殿、飞龙阁、翔凤阁;中院有师善斋、协中斋、凤凰楼;后院是以清宁宫为主的五宫建筑。中路•中院和后院两侧各有一跨院,称东宫、西宫。东宫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西宫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崇政殿大清门凤凰楼崇政殿崇政殿•走进大清门,直接进入眼帘的就是这座宫殿式的金銮殿崇政殿,这里是清太宗皇太极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位于中路建筑正中,建于1.5米高的须弥座之上。祟政殿崇政殿•大殿的装饰华丽富贵,绚烂多彩。柱子上形象生动的金龙好象从殿内腾飞欲出,崇政殿里安放有九条金龙的宝座和屏风,作为皇权的象征,这里就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宝座上方,有乾隆皇帝御笔题诗和楹联,表达出谒祭祖先开揭创业功绩的赞颂。崇政殿•在大殿的鸱(chi第一声)头和房脊都有用五彩琉璃烧制的精美装饰,飞龙、彩凤、瑞兽、奇花,象征着宝贵与吉祥。崇政殿崇政殿•据说,烧造故宫琉璃构件的是山西的一位姓侯的工匠,他在明朝末年因避难来到了辽东,这里正修建宫殿,于是他使用祖传的工艺烧制了龙砖彩瓦,皇帝看了十分赞赏,封他为世袭五品官。据说沈阳福陵、昭陵的琉璃瓦件也都出自侯家后人之手。(视频)凤凰楼凤凰楼•崇政殿之尾的建于高台之上的是壮丽的凤凰楼,它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交叉点,这是清代当时盛京城里最高的建筑。•城里“凤楼晓月”被誉为是盛京八景之一,登高俯看全城景色可尽收眼底。崇政殿大清门凤凰楼沈阳故宫特色:宫高殿低•人们还把宫高殿低列为沈阳故宫区别与北京故宫的一大特色。为延袭早年满族居住山区时住宅以高为贵的风俗,把宫殿建在近4米的高台上。清宁宫•凤凰楼之北是清太宗皇后和妃子们居住的地方。皇太极和皇后居住的中宫清宁宫是最有满族传统特色的一座建筑,宫门不开在正中,而在偏东一间,使室内形成从一端开门的空间,称为口袋房。清宁宫•清宁宫内东侧一间是清太宗和皇后居住的地方。1643年,52岁的皇太极就是在这一间屋子的南炕上病逝,结束了他17年的皇帝生涯。清宁宫单檐硬山式建筑,屋面为黄琉璃瓦绿剪边。(口袋房)清宁宫•室内西侧房间设有三面相连的火炕,称为万字炕,这是长期生活在寒冷的东北地区的满族人早年间就已经普遍流行的冬季取暖方式。清宁宫•现在的房间是按照宫廷中举行的祭神典礼时的情景陈设的。西室正中是拜祭的神位,而北炕一端的两口大锅则是供祭祀时煮肉用的。满族民居“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口袋房”,因其形如口袋而得名。正屋为3间房,中间为堂屋兼灶房,左右两间为居室。满族民居中间为堂屋兼灶房,左右两间为居室。满族民居中间为堂屋兼灶房满族民居西面屋又称“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丌”字形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东面屋满族民居室内南北炕与屋的长度相等,因是供人起居坐卧的,炕面宽五尺多,又叫“南北大炕”。满族民居西炕墙上端供着神圣的“窝萨库”——祖宗板。满族民居西炕墙上端供着神圣的“窝萨库”——祖宗板。满族民居为了避免生活上的不便,满族人室内有各种软间壁,有的是从炕面到房梁用木板糊纸栅成两个空间;有的是在炕沿平行的正上方,从棚顶吊下一根长竿,叫幔竿子,专门用来悬挂幔帐,晚间睡觉时放下,在南北炕之间起到遮挡作用。满族民居房梁上常悬着悠车,用桦木做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出生的婴儿就放在里面睡觉,母亲边悠车边哼着摇篮曲。所以有民谣说:“东北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生了孩子吊起来。”满族民居每间屋的北面有一个窗户,南面有两个窗户。窗户木制,花格图案不一,上下开合,窗棂外面糊纸,再涂上油,既防雨又透光。满族民居火炕是满族人家住房主要的取暖设备,因为火炕一般都与做饭的锅灶相通,所以烧水、做饭时,炕总是热的。一般南、北炕的一端接伙房炕灶,窄炕下通烟道。火炕既住人又取暖,深得满族群众喜爱。满族民居•满族的炕,集床、椅子、客厅等多种实用功能于一身。一铺炕,就相当于今天的一张“床”,是房间里的活动场所,是一个缩小的“院子”,它有着大院的某些功能:大人在上面谈话、休息、劳动;小孩们在上面滚打摸爬,嬉闹玩耍。满族民居•到满族人家里去做客,主人多会让你上炕里坐,并在炕上铺上炕桌,倒茶水,吃水果,嗑瓜子,充溢着亲切友好的气氛。这与坐在凳子、椅子和沙发上的刻板僵硬的感觉截然不同,与中原人坐在封闭的院子里聊天的感觉也不一样。本为亲属,就成一家;若为朋友,便成兄弟。这种空间距离的拉近,会造成和谐温暖的氛围,也会使人们心理距离拉近,增加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好感。清宁宫烟囱•清宁宫连接火炕的烟囱不在房顶,而是宫外从地面建起,形状象一座小塔,自下而上共有十节,正好与清入关后十朝皇帝的数目相合,有人说这象征着清朝国运早在清入关前就已经确定。清宁宫屋后西北角大烟囱满族民居房子烟囱的设置在东、西山墙外,烟囱距房子60多厘米远,用青砖或土坯砌成,有圆形、方形两种。清宁宫•除室内的祭神外,满族还有祭天的礼俗,清宁宫庭院中的索伦神杆就是祭天时用的。按照满族民间的传说,努尔哈赤年轻时有一次被明朝军队追赶,正在危急之时一大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使他化险为夷,所以在他当皇帝以后就在祭天时把碎肉放在杆子上的锡碗里,饲喂乌鸦,以报达救命之恩。清宁宫的索伦神杆•一根三米多高的木杆子安在一个汉白玉的石座上,在这个杆子的顶部还套着一只锡斗。(满族人为什么爱护乌鸦:满族的保护者)满族民居院内立有一根八尺高左右、碗口粗的神杆,“索伦杆子”,顶端挂有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索伦杆在满族家祭中祭天还愿时使用。(视频)清宁宫两侧•清宁宫两侧是皇太极的四位蒙古王妃的寝宫,至今仍保持着当年的风采。四位王妃的寝宫中庄妃居住的永福宫最为引人注目,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