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文言文梳理第1页共45页教材文言文梳理必修一复习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使疲敝、损害)2.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厚,变薄)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4.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少)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6.既东封.郑(意动用法,以……为疆界)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8.越国以鄙.远(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9.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10.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11.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12.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13.且贰.于楚也(名词作动词,从属二主)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教材文言文梳理第2页共45页今义:请客的主人。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指秦穆公今义:一般对自己或他人妻子的尊称。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译文: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晋无礼”。)译文:晋侯、秦伯围攻郑国,因为他对晋国没有礼节。3.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现在情况危急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六、翻译下面语句。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译文: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我们)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采分点:“亡”“鄙”“远”;两个“以”;状语后置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省略句:敢以烦执事)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现在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采分点:封、焉;词类活用:东、西、封、阙)七、古代文化常识积累。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教材文言文梳理第3页共45页《荆轲刺秦王》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太子迟.之(意动用法,以……为迟)2.群臣怪.之(意动用法,以……为怪)3.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4.使使以闻.大王(使动用法,使……听到)5.又前.而为歌曰(名词作动词,上前)6.士皆垂泪涕.泣(名词作动词,流泪)7.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8.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9.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10.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同意。今义:故意。2.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3.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左右的侍卫人员。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用在数字后面,表概数,跟上下相同。教材文言文梳理第4页共45页4.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①不照顾;②不考虑,不顾忌。5.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方)中医医生。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7.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入窘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2.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环绕)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颤,惧怕)4.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见”表被动。)译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消除了。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为”表被动。)译文: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状语后置和省略句,应为“(以)金千斤购之”。)译文: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4.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应为“使(之)于前毕使”。)译文: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5.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庭拜送”。)译文:燕王亲自在朝廷上拜送。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应为“侍殿上者群臣”。)译文:侍奉在大殿上的群臣。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者宾客”。)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8.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如今去了而不能返回的,那是没用的人。六、翻译下面语句。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译文: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采分点:微、谒、信、亲)2.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译文:众宾客都瞪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采分点:上、就、顾)教材文言文梳理第5页共45页3.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译文:荆轲回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采分点:顾、为、谢、假借、毕)七、古代文化常识积累。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7.郎中:宫廷的侍卫。此外民间也称医生为郎中。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鸿门宴》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教材文言文梳理第6页共45页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拔剑撞而破.之(使动用法,使……破)2.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交好)3.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作名词,老交情)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动用法,使……跟从)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动用法,使……止)6.项伯杀人,臣活.之(使动用法,使……活)7.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动用法,使……为王)8.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一样)9.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10.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在夜里)11.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12.刑.人如恐不胜(名词作动词,惩罚)13.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14.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15.沛公欲王.关中(名词作动词,称王)16.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夫妻关系。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3.沛公居山东..时教材文言文梳理第7页共45页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河北省,河南省。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不敢倍德“倍”通“背”,(违背)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的)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此天子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是天子的云气呀。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3.良曰:“长于臣。”(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臣长”。)译文:张良说:“比我大。”4.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应为“大王来操何”。)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5.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译文:“为所”表被动。你们都将被他俘虏。6.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译文: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六、古代文化常识积累。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5.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6.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教材文言文梳理第8页共45页10.鲰(zōu)生:鲰,浅陋、卑微;浅陋无知的小人。必修二复习篇目:《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兰亭集序》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足以极.视听之娱(副词作动词,穷尽)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3.齐.彭殇为妄作(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4.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5.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6.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士)7.引以为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8.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9.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围绕)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列坐其次..古义:曲水的旁边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自然界的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3.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抱负教材文言文梳理第9页共45页今义:怀里抱着或怀里。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译文:死生是大事情。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译文: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应为“大宇宙”“盛品类”。)译文:抬头观望寥廓的宇宙,低头看地上繁多的万物。六、翻译下面语句。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