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为临安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重新审视、开阔临安城市发展思路,促进临安经济社会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临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本规划为上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第2条规划目标通过对临安市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和合理预测,以跨世纪城市规划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步把临安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现代化生态经济强市。第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4、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5、《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6、《临安市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7、《临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8、《临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9、《临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10、建设部、浙江省其他有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技术规范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第4条规划原则1、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2、生态型发展原则3、可持续发展原则4、历史文化保护的原则5、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第5条规划期限临安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02—2020年。其中近期:2002—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第6条规划范围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以临安市整个行政区域为规划区范围,面积为3126.8平方公里。2、城市规划区范围临安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锦城街道办事处的11个社区及新民、胜利、长桥、东湖、平山、回龙、马溪、竹林、西墅、东门、横潭、兰锦、西瓜、锦桥、青龙、横街、新溪、吴马、大马、集贤、青贤、市坞、陈家坞、新联、余村、泥山湾等26个村;青山湖街道办事处的岳山、蒋阳、新村、青山、研口、研里、民主、朱村、锦里、坎头、石泉、胜联、宫里等13个村;上甘街道办事处的柯家、杨岱、上畔、樟村等4个村;玲珑街道办事处的玲珑、沙地里、卦畈、石山、高坎、店基头、徐家坞、东山、祥里、夏禹桥、乌渡、上引坞、上泉、雅坞等14个村;板桥乡的平峰村和青山湖水面。城市规划区的面积约为183.1平方公里。3、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临安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范围是以锦城、青山、青山湖三个片区为核心,加上周边需要规划控制的山体(风景区)、农田、河流水面等不可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09.8平方公里。至规划期末,临安市区的人口规模为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7.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0平方M/人。第7条规划的编制重点1、论证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2、确定城市规模,协调分期建设。3、优化对外交通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健全综合服务功能。5、建设富有特色的生态绿化系统,提高环境质量。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第8条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按照浙江省提出的现代化进程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根据临安的现状基础及发展条件,规划近期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远期建成现代化的生态经济强市,全面实现现代化。根据以上发展战略与目标,拟定临安重要社会经济指标体系如下:表1临安市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指标类别指标名称小康值现代化值2001年现状值2005年规划值2020年规划值经济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6.4137320-430增长率%11.510.56-8美元/人8003000202332005800-7800元/人167912650051600-69300产业结构Ⅲ>Ⅱ>ⅠⅡ>Ⅲ>ⅠⅡ>Ⅲ>ⅠⅢ>Ⅱ>Ⅰ其中:三产比重(%)>33.3>5030.6>32>50工业总产值(亿元)180.6432510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0.61311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951112500300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002611015000社会恩格尔系数(%)>50>2046.4<35<25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20>4035>40文化人均拥有图书量(册)0.3>0.5>0.8教育青年人口受高等教育比重(%)>152545科技科技进步贡献率(%)>5043.54550居住水平人均居住面积(平方M)城镇8>15城镇14城镇15.5城镇17农村20农村23农村24农村25环境森林覆盖率(%)71.375>75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44.080100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98>98第9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建设优先战略。2、以上海、杭州为依托,加强区域经济协作。3、构筑现代化城镇体系,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4、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人才资源开发。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第10条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总体发展目标,临安的产业结构调整应按照生态经济要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清洁型工业,利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利用和保护资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思路是:调整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第一产业1、依托丰富生态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2、培育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3、加强农业生态建设,营造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二)第二产业1、贯彻“工业强市”的方针,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依托特色工业园区,构筑区域工业经济优势。重点建设临安经济开发区、玲珑工业园区、高虹节能灯、於潜轻纺(制线)、太阳五金(制钳)、藻溪纺织、昌化农特产品加工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工业园区。(三)第三产业1、立足生态旅游,加快旅游业的发展。2、加快市场建设,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3、把握城市化发展机遇,加快房地产业的发展。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第11条城镇发展战略目标在规划期末,形成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第12条城镇发展战略方针强化中心城市和中心镇,重点建设东部城镇群,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第13条城市化发展战略1、加快城市化进程。2、加快要素集聚,加速城镇扩张。3、提高城镇质量与品位。4、加强政策扶持与宏观调控。第14条城市化水平预测表2临安市城市化水平预测一览表年份市域户籍人口(万人)市域实际居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市化水平(%)2001年51.6454.1417.632.52010年52.7856.527482020年53.8562.43861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15条与杭州的协调发展临安在杭州市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定为:生态旅游城市,重点生态建设区和水源涵养地。临安与杭州的交通联系:保留02省道,规划新建彭浦线(一级公路)、杭徽高速公路,加强临安与杭州的交通联系。未来从区域协调发展、共同构筑杭州都市圈的角度出发,需要继续加强临安与杭州的交通特别是公共交通的直接联系,建议余杭北部的杭州市域快速交通干道接通临安的石临路,杭州的文一路西延接通临安的景观大道,同时预留接至临安城区的轨道交通线路。第16条城镇经济区划临安市域分成三个经济区,分别以市区、昌化、於潜为中心。1、东部经济区位于市域东部,以市区为中心,包括高虹、横畈、太湖源、三口等城镇。应强化与杭州市区的社会经济联系,积极参与杭州都市区城镇群的职能分工,重点建设市级社会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玲珑工业园区、临安经济开发区,高虹以节能灯为特色的工业区,锦城农特产品批发市场等。发展成为杭州市西部集旅游、工贸于一体的综合经济区。2、西部经济区位于市域西部,以昌化镇为中心,包括昌化、大峡谷、龙岗、清凉峰、湍口、河桥等城镇。应强化昌化镇的中心城镇功能,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农林产品加工业,合理组织交通网络,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努力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重点建设昌化旅游服务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和以农特产品加工为特色的工业区,突出生态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社会设施齐全,以生态旅游、农林产品加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经济区。3、中部经济区位于市域中部,以於潜镇为中心,包括於潜、藻溪、太阳、潜川等城镇。应加快中心镇於潜镇的发展建设,强化其中心功能,重点建设於潜的社会服务设施,以轻纺、五金、电子、农林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工业区。同时,还应加强生态建设,形成中心城镇职能突出、区内城镇各具特色,集旅游、工业于一体的综合经济区。第17条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分为三级。一级城镇为中心城市,包括锦城、玲珑、青山湖、上甘四个街道办事处,规划期末建成区人口为25万人;二级城镇为於潜、昌化,规划期末建成区人口为4—5万人;三级城镇为太湖源、高虹-横畈、藻溪、大峡谷—岛石、太阳、潜川、清凉峰、龙岗、湍口、河桥、三口,规划期末建成区人口为1—3万人。第18条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临安市城镇职能分为三个等级: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城镇。职能类型包括综合型、工业型和工贸型、旅游型、集贸型等类型。表3城镇职能结构及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一览表等级城镇名称职能类型主要产业发展方向一级市区生态旅游城市,市域中心。综合型生态旅游业,电缆电子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鞋业为特色的轻型加工业等。二级於潜综合型第二产业:目前工业门类较多,应在规划期内逐步形成特色产业;旅游业。昌化综合型旅游业,农特产品加工业。三级高虹-横畈工业高虹片以节能灯生产为特色的第二产业为主,横畈片工贸、旅游。太湖源工业、旅游以服装加工为特色的轻纺工业、农林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三口工业以电讯电缆、农林产品加工为主。藻溪工贸以食品、轻纺等资源型加工业为基础,努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同时适当发展商贸业。太阳工业以五金、农林产品加工业为基础,努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潜川工贸以电子产品加工为主,工贸和旅游相结合。大峡谷—岛石集贸、旅游昌北片中心,以农林产品加工、集散、生态旅游业为主,严格限制污染工业。龙岗集贸、旅游以山核桃等农特产品集散、生态旅游业为主。湍口集贸、旅游以农林产品加工为主,发展温泉旅游、边界贸易。河桥旅游、历史文化名镇以林特产品、装饰材料、矿产为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清凉峰旅游以生态旅游、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第19条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以横贯东西的杭昱公路为发展主轴线,以轴线上的市区、於潜、昌化“一主二副”三个中心城镇,以及以市区为中心的东部城镇群为重点,形成“一主轴、三中心、一个城镇群”的空间布局总体结构。第20条农村居民点布局根据临安的具体情况,将规划农村居民点分为一级中心村、二级中心村和基层村三级结构。规划确定75个中心村。第21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1、规划目标(1)近期全市各项环境指标均达到明显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至二级标准,水、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相应标准,“三废”排放减小,自然生态得到有效的保护,稳步推进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2)远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至二级标准,水、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标准,环境污染得到全面控制,“三废”排放减少并得到有效处理与利用,各乡镇环境质量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政府对环保投入继续增加,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力争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示范区,适应市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要求。2、、规划措施(1)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与清洁工业。将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及清洁型工业作为发展重点,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控制能耗大、污染重的新建工程。大力拓展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等环保产业发展。(2)产业布局工业应主要向市区与中心镇集中,通过工业小区的开发,统一治理污染。一般镇应通过设置工业小区或工业点适度发展,中心村及基层村严格控制工业发展。城镇工业用地应以发展一、二类工业用地为主,三类工业用地原则上不应在市域内布置。(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区域开发重点与人口集聚方向应逐渐向市区与中心城镇推移,山区人口应逐渐外迁,大于25度的开垦地应逐渐退耕还林,做好水土保护与水源涵养工作。对山林资源加强保护,严格采伐制度,进行荒山绿化,力争在规划期内山地绿化率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