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族丧葬仪式民俗研究综述从古至今,死亡都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死亡而举行的葬礼也是人生礼仪中最为繁杂隆重的一项仪式活动”1。人们通过一系列丧葬仪式活动来追念死者,安抚生者。丧葬仪式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蕴含着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和民俗功能。有关汉族丧葬仪式的现代学术研究始于1910年,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一书以“欲镜今俗,不可不先述古俗”为宗旨,阐述黄帝以前至明代的历代风俗。他将丧葬习俗单列一个子目进行历时地梳理。其后,有关丧葬习俗的历时性、描述性著述陆续问世,而理论性研究相对薄弱。40年代,由于抗战的影响,研究重心偏向西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丧葬习俗。50-70年代延续了这一趋势,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研究全面发展,汉族丧葬习俗研究相对较少。8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学者的增多,民俗学领域有关汉族丧葬仪式的描述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田野资料。近年来,学者们运用这些资料对汉族丧葬仪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发表了许多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当然,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所限,这一领域还存在较大值得拓展的学术空间。根据民俗学领域的汉族丧葬仪式研究情况,本文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分别探讨建国以前汉族丧葬仪式的早期研究和建国以后汉族丧葬仪式的近期研究状况;同时,梳理和讨论这一研究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和使用的理论研究方法。一、建国以前汉族丧葬仪式的早期研究二十世纪初期,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取得的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学界对古代丧葬文化史的研究。这一时期,民俗学领域对丧葬文化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准备阶段。其研究成果也基本以资料编撰和介绍为主。(一)考据性研究在丧葬仪式研究领域,以考据丧葬习俗为主的历时研究较早起步。最早有1910年张亮采的《中国风俗史》。其后,虽然涉及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不多,但仍然有相关著述陆续问世。1932年,娄子匡在《大陆》杂志1卷1期上发表《土葬风水源流考》。杨树达在《清华学报》8卷1期上发表《汉代丧葬制度考》,1933年补充汉代婚姻史资料后汇编为《汉代婚丧礼俗1王娟:《从民间丧葬习俗看中国人的生死观》,载《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02期,第34页2考》一书。这本著作于1988年10月被上海文艺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对研究我国古代婚丧习俗都有一定参考价值。其礼俗混合的研究方式也给当时资料相对欠缺的丧葬文化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很有影响的模式,乃至后来一些丧葬文化研究著作也明显带有这样的痕迹,如徐吉军、贺云翱的《中国丧葬礼俗》等。同样是1933年,郭昭文在《历史科学》杂志1卷1-2期上发表《古今丧仪之比较研究》。1934年,陈怀祯的《中国婚丧风俗之分析》刊载于《社会学界》第8卷。1935年,尚秉和的《历代风俗事物考》、瞿宣颖的《中国社会史料丛抄》等著作考释、辑录了中国历史上一些丧葬仪式事象。40年代后,民俗学与考古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互相影响,关注丧葬史、丧葬礼俗的论文逐渐增多。如文藻《中国丧礼沿革》、蔡介民《中国祭礼考源》、《中国祭礼源流考》、钱穆《论古代对于鬼魂及葬祭之观念》等。这一时期还没有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研究重心在史料辑录、考释上,研究方式也与历史学、考古学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二)描述性研究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工作除了对丧葬文化史进行考据性研究以外,比较普遍的还有描述性研究,即对民间丧葬仪式习俗进行搜集、记录、描述。此类工作的开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23年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拟定《风俗调查表》,其中就包括“丧礼:分别贫富;坟墓;风水观念及坟墓的筑造法”等调查内容。还有1923年上海广益书局出版胡朴安编成的一部全国风俗百科书《中华全国风俗志》,书中对地方志和古今笔记等资料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书中的“礼仪”、“风俗琐记”等章至今仍然是研究礼俗的重要资料,也是建国前少有的全国性风俗研究专著。书中对民间风俗的记录相对比较简单。另外,还有一些学者的研究论著,如1928年顾颉刚、刘万章的《苏粤的婚丧》,书中描述了江苏、广东地区婚丧习俗。此外,顾颉刚还有《两个出殡的导子帐》和《厦门的墓碑》等专门研究文章。1929年,郑祖荫、刘天华记录苏州、北京婚丧音乐,编《俗乐谱》。1930年,叶镜明的《关于死的种种》发表在《民俗周刊》上。《民俗周刊》还专门出“清明专号”发表与丧葬习俗有关文章。此时,比较研究也开始起步。1934年,陈怀祯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出版的《社会学界》上发表《中国婚丧风俗志分析》,开了汉族丧葬习俗比较研究的先河。这篇论文依据地方志所载清代资料,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关外区域四大地区分别叙述婚丧习俗,进而比较不同地域习俗的差异性,得出汉族内部随着地域差异也存在葬俗的不同。1935年,林耀华的《义序的宗族研究》受到功能主义理论影响,把丧礼作为个人生命历程研究,描述了具体民俗事象,并论及丧礼的社会功能。随着民俗实地考察研3究工作的开展,个案研究也开始发展起来,1938年,燕京社会学系学生陈封雄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撰写《一个农村的死亡礼俗》,较详细地呈现了一个丧俗研究个案。40年代,因为抗战的关系,研究关注重心偏向西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丧俗,有关汉族丧葬仪式的研究相对沉寂。二、建国以后汉族丧葬仪式的近期研究建国以后,50-70年代,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研究全面发展,汉族丧葬习俗研究相对较少。80年代,在学者们的努力下,汉族丧葬仪式研究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拓展。1983年5月,中国民俗学会成立。钟敬文在《开幕词》中说:“有了全国性民俗学会,就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这个学科的发展,使它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民族科学文化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2在民俗学学术研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丧葬仪式民俗研究也打开了新局面,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特别是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方法的引进,使得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丧葬习俗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相关研究论著也相继问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82年第5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梁容若的《中国丧葬制度之回顾与前瞻》,1986年第2期《江汉大学学报》上刊载的吴昌的《民歌与民俗——鄂西北“丧歌”初探》。还有罗开玉1988年出版的学术著作《丧葬与中国文化》,分上编与下编。上编是“丧葬与文化”,共包括“丧葬与宗教”等七章,下编是“中国丧葬习俗概说”,包括“葬前礼仪”等三章。这是80年代以来,第一本具有理论性和整体研究思想的学术著作。书中对各族古今丧葬做了系统而简略地阐述,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20世纪90年代,研究涉及内容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参与的学者也明显增多,出现了颇多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如宋德胤的《丧葬仪观》,徐吉军、贺云翱的《中国丧葬礼俗》,周苏平的《中国古代丧葬习俗》,刘亚勇、李忠孝的《中国殡葬忧思录》,张铭远的《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靳凤林的《窥视生死线:中国死亡文化研究》,郑小江的《中国死亡文化大观》,郭于华的《死的困扰与生的执着: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霍巍、黄伟的《四川丧葬文化》,刘健的《吴越民间丧葬习俗初探》,邓卓明、邓力的《中国丧俗》,常人春的《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老北京的风俗》,何彬的《江浙汉族丧葬文化》,向明生的《殡葬习俗与指南》,万建中的《中国历代葬礼》、《丧俗》,张捷夫的《中国丧葬史》,陈华文的2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巴蜀书社,1995年,第369页。4《丧葬史》,黄景略、吴蒙麟、叶学明的《中华文化通志:丧葬陵墓志》,郑晓江的《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陈明芳的《中国悬棺葬》等。其中,1991年出版的由徐吉军、贺云翱的《中国丧葬礼俗》是一本比较系统地研究历史上丧葬礼俗的著作。这本书在对历史典籍中丧葬礼制相关材料的挖掘方面相当成功,也为徐吉军另一部著作《中国丧葬史》垫定了基础。另外,周苏平的《中国古代丧葬习俗》是一本叙述丧葬习俗中的丧俗丧制以及葬式的著作,共九章。其中有一章关于盗墓的研究,这是其他丧葬文化研究中很少见的。还有1992年出版的邓卓明、邓力的《中国葬俗》。这本书介绍了不同的葬法,如悬棺葬、树葬、塔葬、天葬、水葬、土葬和火葬等。此外,霍巍、黄伟的《四川丧葬文化》是一本研究地方性丧葬文化的著作。陈明芳的《中国悬棺葬》对遍及中国南方诸省的悬棺葬这一丧葬文化现象进行了全方位透视,进而勾勒出其分布区域、置葬时间、置葬方式、悬棺材料和葬制,最后深度剖析了悬棺葬的原因。该著述“历时十载有余”,通过大量田野作业和文献检索而完成,资料翔实,颇有深度,影响很大。除了这些研究论著之外,各省市编纂的民俗志以及各地民俗工作者的著述中也有许多关于各地区汉族丧葬礼俗的资料。比如1991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还有李伯涛《泰山民俗》、山曼等的《山东民俗》、叶涛等的《孔子故里风俗》等。有些杂志还专门出版有关丧葬习俗研究的专辑,如上海民俗学会编辑、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化》1996年第1期为“丧葬文化研究”专辑,包括19篇与丧葬习俗与改革有关的论文。进入21世纪,民俗学有关丧葬仪式的研究论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更为可观的成果。重要论著如陈淑君、陈华文的《民间丧葬习俗》、《吴越丧葬文化》,丁凌华的《中国丧服制度史》,石奕龙的《中国民俗通志·丧葬志》、《闽南乡土民俗》,王增永、李仲祥的《婚丧礼俗面面观》,姜越的《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雷绍锋、张俊超的《丧葬习俗》,江新建的《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徐吉军的《长江流域的丧葬》,李如森的《汉代丧葬礼俗》,王计生的《事死如生:殡葬伦理与中国文化》,徐杰舜的《汉族风俗史》,朱洪斌的《中国民间婚丧习俗》,白国琴的《百年中国社会图谱:从旧婚丧嫁娶到新礼仪风俗》,张剑光的《入土为安:图说古代丧葬文化》,周吉平的《北京殡葬史话》,李劭南的《当代北京丧葬史话》,德国学者罗梅君的《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19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等等。如果继续罗列这一时期成果,除了证明研究者不断增加,成果越来越丰硕之外,似乎没有更多裨益。于是,下文将进入具体的研究层面,探讨近期汉族丧葬仪式民俗研究关注的问题、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5(一)、汉族丧葬仪式民俗研究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汉族丧葬仪式民俗研究虽然范围广泛,角度各异,但基本可以归结为一般研究和专题研究两方面,以下进行具体分析:1、关于汉族丧葬仪式的一般研究整体来说,民俗学领域的汉族丧葬仪式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仪式层面的研究,关注内容是丧葬仪式的起源流变、仪式特性、仪式过程、艺术形式等具体表现。主要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进行呈现,以描述为主。第二层:礼制层面的研究,关注与丧葬仪式相关的礼仪制度、政治经济、宗族伦理、人际交往、社会功能等内容,这方面的研究既有宏观概述,又有因时因地的探讨。第三层:信仰层面的研究,关注丧葬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即人的精神意识观念。探讨不同地域人们丧葬习俗活动中包含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和生死观念、民间信仰。(1)关于丧葬文化的宏观研究研究丧葬仪式的第一步工作即是对丧葬文化进行宏观把握、系统研究。这部分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陈玉文的《我国丧葬文化浅论》。这篇论文逐一探讨了丧葬文化的形式、内容及其来源。并且,在简略介绍了丧葬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文化、伦理孝道文化、社会礼仪文化、文学艺术文化之后,作者对丧葬文化特性概括为以下几点:原始落后性、相对稳定性、社会礼仪性、地域民族性,进而总结丧葬文化的功能:维系功能、教育功效、认识功能,最后回顾丧葬文化的流变,提出对其进行控制和改革的建议。3俗语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篇论文具有比较完备的系统框架,论述也颇多亮点。当然它在某些观念与表述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原始落后性”的论断和有关丧葬文化流变的分析基本坚持进化论观点,而进化论在今天的民俗研究看来,本身不具有合理性。另外,徐吉军、贺云翱的《中国丧葬礼俗》作为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丧葬礼俗的学术专著,也值得特别关注。这本书系统阐述了历代丧葬观念的演变、严密而繁琐的丧葬礼仪、形式多样的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