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2009年07月29日星期三11:31P.M.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一、生产资料的选择(一)品种选择种子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由于绿色食品产品特定的标准及生产规程要求,限制速效性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应用,在这样的栽培条件下,不仅需要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而且需要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抗性强的品种在减轻自然灾害方面起很大作用,选用抗病虫或耐病虫的品种,可减少或避免一些病虫害的发生,也是就能减少农药的施用和污染。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对品种选择的基本要求是:(1)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2)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3)注意引进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优良品种;引种时要摸清拟引入的品种各方面性状,特别是对温度、光照的要求。(4)做好种子检验检疫工作,保证种子纯度,严防病虫害、杂草的传播。(5)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二)肥料选择肥料与农作物生产、饲料与动物饲养、食物与人类有利于存紧密相连,是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中的基础环节,它对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有重有作用。正确选用肥料,可提高土壤肥料和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增加单位产量;如不能正确加以选择使用,可能对土壤产生化学、生物和物理三方面污染;会加速农业种植区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还会污染大气,还可能直接对食物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由此可见,选用肥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对食物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由此可见,选用肥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绿色食品的产量及质量,这是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环节。选择绿色食品生产肥料,要根据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的要求,以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不造成对作物和环境的污染为目的。其具体要求是:(1)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地有机肥源。合理循环使用有机物质,创造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养分循环条件,充分利用田间植物残体、动物的粪尿、厩肥,以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的养分转化功能,不断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2)经济、合理地施用肥料。按照绿色食品质量要求,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及作物生长需要,正确选用肥料种类、品种,确定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求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上佳的经济效益。(3)生产要以有机肥为基础,作物残体如各种秸秆应直接或过腹或与动物粪尿配合制成优质厩肥还田。施用有机肥时,要经无害化处理,如高温堆制、沼气发酵、多次翻倒、过筛去杂物等,以减少有机肥可能出现的负作用。(4)绿色食品生产要控制化学合成肥料,特别是氮肥的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可使用微量元素和硫酸钾、煅烧磷酸盐外,不允许使用其他化学合成肥料。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施用时必须与有机肥按氮含量1:1的比例配合施用,使用时间必须在作物收获前30天施用。(三)农药选用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防治病、虫、草、鼠害,确实起到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作用。然而大量的农药使用,也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了污染,农药残留问题,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所以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农药的选用,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防治病虫草害要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和农业措施,在必须使用农药的情况下,要按着低毒、低残留、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原则加以选用:(1)首先选用经专门机构认证推荐的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2)可选用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拒避剂和增效剂,如除虫菊酯、鱼藤根、烟草水、大蒜素、川楝、印楝、芝麻素等。(3)使用矿物油、植物油制剂和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4)经专门机构核准,允许有限度地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如真菌制剂、细菌制剂、病素制剂、放线菌、桔杭菌剂等。(5)经专门机构核准,允许有限度地使用农用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井岗霉素、农抗120、中生菌素、浏阳霉素等。绿色食品种植业农药使用时,必须注意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选用的药必须是标准、规范、合格适用产品,另一个就是必须按药说明确定使用量和使用方法。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将直妆影响使用效果和作物产品质量。三、绿色食品种植业耕作制度因为绿色食品种植业是为了生产出无污染的优质产品,逐步形成和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综合的生产能力,保持持续生产能力,所必必须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其主要内容表现为:科学合理的配置作物种类,因地制宜在确定轮作、间作、套作、复种等种植制度。通过合理的田间配置,建立绿色食品种植制度,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及其相关的自然资源。采取耕作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有利用物生长、有益生物繁衍的条件,抑制和消灭病虫草害的发生,并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保证作物全面持续地增产。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建立轮作制度同一块地有顺序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称?quot;轮作。轮作是一项对土地用养结合,持续增产的有效措施。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应大力推行和实施,它可以起到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调节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供应,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作用。(二)合理间作套种间套作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精华的主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与单作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太阳能、土壤中养分等自然资源,使它们转变为更多的生物能--作物产品。间套作作物群体之间有互补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竞争的一面,所以需驱利避害,确立合理的间作套种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1)有利于作物群体之间互补,尤其间套作物要为主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田间生态环境。以玉米间作马铃薯为例,高矮棵作物间种,并准确地把握了它们的生物特性。(2)选择间套种作物种类或品种时,应选择在其共生期间对大范围环境条件要求大体相同的作物;选择特征相对应的作物,如株高选一高一低,株形一大一小,叶一圆一尖,根一深一浅,生长期一长一短,收获期一早一晚等,以削弱其竞争;还应优先保证主作物的生长。(3)有利于对病虫害的抑制和防除,以及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实行间套作后,群体结构及生态条件都随之改变,对病虫等自然灾害危害及其程度都有不同的影响。要避免配置有共生病虫,特别是可供病虫迁移、延长的繁殖后代的作物。(4)应尽量利用空间和时间的间隙,通过间套种发展绿肥作物,直接作为田间肥料,具有养地、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同时又是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5)生产地块内的所有间套作物种植,都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操作规程。(三)生壤耕作制度通过农机具机械合理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提供适宜土壤环境。耕作项目包括翻耕、耙、耢、镇压、中耕等。其作用有松碎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翻转耕层,将土层残茬、有机肥、杂草埋入土中,有利于有机肥的保存和分解,消灭或减少病虫草害,使下层土熟化;混拌肥料和土壤,使营养环境均匀一致;平整土地,有利保墒,并可提高其他农事操作的质量;压紧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培垄提高地温,有利灌水或排水。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应根据各种耕作措施的作用原理,按作物生长对土壤环境的要求,灵活地加以运用,发挥其养地、改善作物营养状况的作用。(四)杂草防除制度由于产品质量的要求,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过程中限制化学除草剂的使用,而在大面积植情况下人工除草很难做到。有时由于未能及进安排劳力除草,草害严重恶化农作物生长环境条件,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可能影响下一个生产季节或来年,加重杂草的蔓延和危害,增加绿色食品产地杂草防除的困难。因此应在安排本地区或本单位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的同时,对杂草防治予以足够重视,针对当地主要杂草特点,采取综合防除措施。四、绿色食品种植业中的植物保护绿色食品无论是初级农产品或加工食品的主要原料,在种植生长期间经常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侵害,常因发生病虫害而造成损失。农作物病虫害不仅造成产量的减少,也使产品品质低劣,不堪食用和加工,影响储运和销售。带有某些病害的产品会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植物保护是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一)绿色食品种植业的植保基本原则绿色食品种植业所采取的植保措施出发点必须是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避免和减少污染,基本原则是:(1)要创造和建立有利于作物生长、抑制病虫害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合理种植制度和措施,促进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其自身抗病虫的能力;恶化病虫繁殖蔓延的生活条件,改变生物群落,保持生产基地周围环境内遗传多样性,保护和提供天敌的栖息地,以利于它们的繁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和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2)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预防就是通过合理的耕作栽培措施,提高作物的健康水平和抗害、免疫能力,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减少病虫的发生和减轻其危害。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必须贯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预防为主方针,禁止打预防药,包括非有机化学合成农药在内的一切农药。通过改善农田生产管理体系,改变农田生物群落来恶化病虫发生与流行的环境条件;控制病虫的来源及其种群数量,调节作物种类、品种及其生育期;保护和创造有益生物繁殖的环境条件。(3)综合防治。以农业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从农业生产全局出发,根据病虫与农作物、有益生物及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必要的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植保措施,直接影响开发绿色食品目的的实现。实施综合防治,才可能体现出具有经济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4)优先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和生物农药。在绿色食品种植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益生物资源,即天敌对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培养或释放天敌,创造有利天敌繁衍的条件。优先进行生物防治,发挥天敌对自然控制作用,降低农药的施用量,减少对产品、环境的污染。在必须使用药剂防治时,也应优先使用生物农药。虽然生物农药作用缓慢,但它们都来源于天然存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毒性较小。杀虫剂病谱较窄,不易伤害标靶病虫害以外的天敌、鸟类等,对作物不致产生药害,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病虫一般对生物农药较少产生或不产生抗性。因此,在绿色食品生产中要优先使用。(5)必须进行化学防治时,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所谓合理施药,就是要根据绿色食品质量的要求,在与其他防治措施相协调的前提下,严格选择农药种类和剂型,限定施药时间、用量及方法,达到既充分发挥化学药剂的用作,又能将消极作用减到最低的目的。所有人工化学合成的农药,则禁止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施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作为其他防治方法的补充,允许施用部分化学农药。(二)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综合防治技术原则是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搞控作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平衡,强调对病虫进行控制,将其危害控制在对作物不足以造成损失的程度。其具本措施如下:1.植物检疫通过植检可以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经人为传播在地区间或国家间扩散蔓延。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在引种和调运种苗中,依靠植检机构,根据《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做好植检工作。2.农业防治法通过农业栽培技术防治病虫害是古老而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防治的基础。绿色食品生产中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起到调节作物地上地下理化和生物环境的作用,有利于作物的健壮生长,不利病虫等有害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从而达到保健和防治病虫的目的。农业防治措施与正常栽培措施是一致的,在综合防治中属于一种起到自然控制作用的因素。其缺点是效果不迅速和直观,又受到地区和季节限制。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改进和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寄主作物的抗性。3.物理机械防治及其他防治新技术利用物正是因子或机械来防治病虫,包括从人工、简单器械到应用近代生物物理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开拓新的防治技术途径,如用生物生理方法使病虫失去繁殖后代能力;利用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