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英杰公益基金会项目策划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华夏英杰公益基金会项目策划方案慈善公益事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公益事业是人类的责任,也是道德上的善举。在西部的土地上,有千千万万的孩子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就有平等的机会成才!慈善公益事业要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在资助项目设计、资助活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注重施、受双方在精神、情感上的沟通、互动,深入开发志愿者在资助活动中的桥梁作用,让慈善成为呵护心灵的社会工程,成为灵魂救赎工程。为了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和人道主义事业的进步,华夏英杰及众多海外华人企业家联合出资办一个优秀的非公募基金会——华夏英杰公益基金会。本基金会的使命是支持民间公益活动,关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以发展公共利益为己任,推动公益事业向前发展。华夏英杰公益基金会通过项目招标和接受申请的方式,资助优秀的公益项目,推动民间组织的社会创新,同时,实施免费教育培训和资助民间公益组织项目。一、华夏英杰公益基金会设立的客观条件:1、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但并非农业强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农村农业边际收益递减及农村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大大减少,涌现出数以亿计的过剩劳动大军,这股剩余劳动大军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的低下,并在国内大范围的无序流动,引发出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从根本上无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因此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我国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所受专业技能培训也十分有限,在受教育程度和掌握专业技术方面,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业层次的提高。为了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水平,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的制度安排方面,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能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需要,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经教育培训可能转化而来的潜在人力资源收益未被充分发掘。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必要性: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贫穷到富裕的发展过程,一般都经历着由落后的农业经济部门向先进的工业生产部门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过程。这是因为先进的工业部门生产效率高,提供的收入高,必然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同时这种转移过程也会增加工业部门的积累和发展,从而有能力吸引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由于先进的工业部门所要求的技术水平相当高,从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必须掌握相应的技术才能顺利地实现这种转移,这就必须让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教育培训掌握相应的技术。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的研究证明,在乡村地区,教育水平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力度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的身体内的,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健康的质量因素之和。人力资本表现为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和现实的劳动生产力。为获得后天的生产能力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即一定时期投资主体直接或间接用于整个教育的全部费用,包括直接的教育培训支出、因接受教育和训练而放弃的收入和为寻找、转移到较好的环境中所花费的各种费用等等。这些成本与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有关。人力投入越多,人力资本存量就越大。发展中国家人力投入收益率很高,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比物质资本投入收益率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成本带来的收益是多于物质资本的,收益是超过成本的。教育落后的地区,初等教育的投入收益率比中等教育投入收益率要高得多,中等教育投入收益率又比高等教育投入收益率高;而在发达国家,教育投入收益率的高低顺序是大学、中学和小学。在不发达农村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重点应当是普及初级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剩余劳动力“脱农而出”,为农业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提供可能,从而实现最终的转移。4、我国人才及职业教育培养现状:我国是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基数很大),又是一个“人才小国”(专业人才仅占从业人员比例的5.5%,不及发达国家的1/4)。特别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人才如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金融保险人才严重短缺。目前,不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才资源后备不足的状况,外企的情况相对要好得多,因为管理理念比较领先,不少外企都已建立人才储备制度。而国企和民企由于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人才储备问题始终备受冷落。即使在经济已经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众多企业的HR普遍关注企业的人才评估、绩效考核、招聘用人等等方面的时候,很少有人将目光投到他们的储备人才体制上。曾经听一位老总说,目前的在职人才都难以为继,哪里还能顾得上后备人才,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全国城乡每年有10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却很大,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中等职业教育现有的办学规模与庞大的教育潜力和现实的人才需求很不协调,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并且缺乏制度保障。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但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与普通高中大体持平,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并且缺乏制度保障,无法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不大,自我发展能力弱,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不强,很难办出特色和水平。由于来自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办学的需要,学生的学杂费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直接导致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居高不下。高昂的教育成本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农村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庞大的教育潜力没有转化为现实的有效推动力。推动和升级职业教育培训,势在必行!二、华夏英杰公益基金会的设立目的: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人才储备的发展不应局限于企业自身内部,只有打破狭小的单个企业圈子,团结起来共同开发后备人才,进行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的整合,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招聘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才是人才储备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国外资本在国内实行人才掠夺、人才垄断战略,一个个民族产业、民族品牌相继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发展民族产业、民族品牌,基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和人才现状,华夏英杰公益基金会将致力于联合众多海内外企业,实施人才培养、人才储备战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栋梁之才。我们利用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平台,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具有深度的理论素养和技能技术的人才,并在这些人当中选拔一部分人,进行精英培训计划,开发他们的潜力,提高管理技能,有效的进行人才储备计划,为企业、为社会输送更多实用型、技术型、管理型人才。三、基金资助对象及开展活动:(一)人才储备计划项目:1、中、小学教育慈善学校项目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既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同时又由于受地理以及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当然,这种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部经济的制约造成的。经济制约教育,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经济。西部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典型的具有共同症状的“贫困综合症”——越是贫困的地区,生产力水平越低下,对现代科学技术需求不迫切,吸收不了科技人才,越不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限的资金只能顾及生存,无法投资教育以求发展;反过来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贫困。充分认识西部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西部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治理西部的“贫困综合症”,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华夏英杰基金会在西部的公益项目以开设慈善学校为主导,配套开展博士团公益演讲、优秀贫困学子夏令营、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活动等项目。慈善学校是针对家庭贫困、学习优异、有上进心的需要资助的优秀学生建一所免费学校,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高中+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学校。华夏英杰公益基金会特引入职业教育和精英培训计划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并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大财富。教育经费可以通过企业赞助等方式获得,也可以以企业名称命名学校名称。慈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企业从事慈善事业、参与慈善活动,能够实现三个“双赢”:一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二是企业和慈善组织“双赢”;三是企业和社会“双赢”(指企业发展、社会和谐)。通过项目招标和接受申请的方式,推动民间组织实施免费教育培训计划。2、援贫助教项目:⑴高教自考、边工边读项目: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范围内,利用业余时间就可以完成学历考试内容的学习,边工作、边学习,既积累了工作经验,又积累了人脉,还掌握了基本的管理经验。节省了学习费用,不需要家庭承担学习费用。课堂的某些专业理论学习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工作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旨在帮助中、西部因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事业。学生上学期间由基金会替其垫交学费,学生通过边工边读(工作由事业部安排统筹)按月返还的方式来完成学业(以后逐步减免返还学费)。学生在上学期间既学到知识,还拥有四年的社会实践历练(及工作经验),对一个人的发展而言,经验与教育同样重要!为毕业后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⑵大学生周末勤工俭学援助项目:安排各高校贫困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周六、周日、寒、暑假)进行勤工俭学的工作,积累工作经验,还能解决部分学习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统筹解决学生的部分学费,统筹解决全日制学生边工边读的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安排,及收入情况。免费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商务谈判、就业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对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项目和资金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工作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如:卖场促销、市场调查、高档小区、酒店、餐饮公司等工作人员,以后会安排其它工作岗位。3、职业技能培训、劳务派遣项目招收贫困地区和因城市化进程遗留的家庭困难而不再通过学校教育的初、高中毕业生和愿意出外打工谋生的务工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把这些学员培养成为有文化、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建设型人才。在经济上根据具体情况对所有学生实行免学费、免(全部或部分)生活费的资助型教育,使特困家庭子女文化上脱贫、职业技术上脱贫,从而达到“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的目的。项目的实施避免国内现行教育的弊病,改变当地教育理念,真正以“以人为本,以业报国”为主导,按照国外先进模式,培养和积累大量人才。项目旨在利用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贫困地区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再教育,提高劳动人员素质,并整合社会企业资源,帮助企业实现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我们的教学方法灵活,强调因材施教,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专业理论课、技能训练课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实践技能培训放在首位,把产教结合起来。学习的动力来自就业危机感,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技术,以适应新的要求,让自主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内在的迫切需要。项目的实施使劳动力通过系统培训,既可以让学员拿到学历证书,又可以让学员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让学员尽快掌握劳动技能,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的人才,实施人才知识储备战略计划。在教育过程中,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构建,也要注重真实案例的分析,实践经验的积累!(二)中、小学资助结对援助行动:减免学费是国家的方向政策。目前,农村地区的学生基本都可以享受减免学杂费和书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