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虚劳概念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多脏(二个以上)劳伤,气血阴阳中多因素(二种以上)虚损为主要病机,以慢性衰弱性证候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虚者—即气血阴阳亏虚;损者—即五脏六腑损害沿革(一)《内经》提出虚证的提纲及主要特点:提纲:“精气夺则虚”。主要特点:“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二)《难经》创“五损”之说:“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三)《金匮要略》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沿革(四)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五劳、六极、七伤并论述了各类症状:五劳——指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五种劳损。六极——指五脏劳损至极伤其所主而表现的气、血、筋、骨、肌、精的虚证。七伤——诸因所致的心、肝、脾、肺、肾、形、志七种劳伤。沿革(五)金元以后医家对虚劳的证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李东垣《脾胃论》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朱丹溪《丹溪心法》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及方药方面有新的发展。清代吴澄的《不居集》,对虚劳的资料作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讨论范围西医学各个系统的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造血功能障碍、代谢紊乱、营养缺乏、内分泌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各系统器官功能衰退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消化系疾病等发展至严重阶段,呈现慢性虚弱症状为主者,皆可参照本篇论治。病因病机一、先天不足父母体虚,遗传缺陷,母亲孕期多病,胎中失养,孕育不足或临产受损或生后喂养失当,营养不良等导致禀赋薄弱,素体不强病因病机二、后天失养1.烦劳过度,损及五脏→导致虚劳(劳力太过、劳神太过、房劳太过)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来源不足→渐致虚劳3.大病久病、失于调理使精气耗伤→由虚致损→渐致虚劳4.误治失治,损耗精气→导致虚劳病机要点总的基本病机为—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因虚致病,因病成劳;(因虚致实—由于脏腑亏虚,功能失调而导致病邪停积的病变。如因气虚运血无力,血行不畅,出现瘀血之证;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出现浮肿等)或因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病机要点(一)其病理性质,主要为气、血、阴、阳(多因素)的亏耗;其病损部位,主要在于五脏(多脏器)。(二)病理传变:一脏受病,可以累及他脏;气血阴阳互损。(三)变证(虚实兼杂)1.正虚感邪:气虚卫弱,外邪易侵,正不达邪,形成虚中夹实的病理变化。2.血虚瘀结:营血内虚,气血运行滞涩,致瘀血内结,形成血虚瘀结的“干血痨”。干血痨—身体羸瘦,骨蒸潮热,肌肤甲错,面目黧黑,妇女闭经不行等症。诊断诊断依据(一)证候特征是多个脏腑劳伤,气血阴阳中多种因素虚损。临床多见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容憔悴,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身体羸瘦,脉虚无力等症。(二)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的慢性病史,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三)排除其他内科病证中的虚证类型。鉴别诊断虚劳和内科其他病证中的虚证区别1.症状特点:虚劳的各种证候,均以出现一系列精气不足的症状为特征,以涉及多脏,甚至整体的虚象为主。而其他病证的虚证则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如眩晕、水肿)2.病程:虚劳一般都有比较长的病程,病势缠绵。而其他病证的虚证类型虽然也以久病属虚者居多,但亦有病程较短而呈现虚证者。3.虚弱程度:一般虚证虚弱程度较轻;虚劳的虚弱程度较重。虚劳与肺痨的区别鉴别要点:1、病因;2、病位;3、传染性;4、病理特点及主症;5、治疗原则等几个方面。肺痨--痨虫所致,病位在肺,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肺阴虚为主证,治疗以养阴清热、益肺杀虫(抗结核)为主要治则;虚劳--多种原因所致,病位在多脏,无传染性,以多脏气、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以补虚扶正(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法)为基本治则。相关检查虚劳涉及的病种甚多,一般常选用血常规、心电图、X线照片、基础代谢、T3、T4、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测定等检查。必要时,可选择检查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微量元素等检查。有必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原发病,作相应的检查,以便全面地掌握病情,提高疗效。辨证论治辨证要点(一)明确病位,辨清属性辨病位:哪些脏腑虚损,两脏还是多脏。辨属性:是气血亏虚还是阴阳虚损气虚→神疲体倦、懒言声低、自汗脉弱血虚→面色不华、唇甲淡白、头晕眼花阴虚→口干舌燥、潮热盗汗、舌红苔少阳虚→形寒肢冷、舌质淡胖、脉沉细辨证要点(二)辨别顺逆,掌握转归顺证:形气未脱,元气未败,饮食尚佳,身无大热,或热能解,无气喘不续,虚能受补,治疗较易。逆证:元气耗竭,肉脱骨痿,饮食难下,发热不休,治之不解,或气喘不续,虚不受补,治疗较难。辨证要点(三)辨明病因,分清兼证应注意下述三种情况:1、因病致虚、久虚不复者,应辨明原有疾病是否还继续存在。如因热病、寒病或瘀结致虚者,应有热证、寒证、瘀证的相应兼证表现。2、有无因虚致实的表现。如因气虚运血无力,血行不畅,出现瘀血之证;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出现浮肿等。3、是否兼夹外邪。虚劳之人由于卫外不固,易感外邪为患,以致表里同病治疗原则应以补益为基本原则治疗原则(一)从病理属性着眼: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之法;必要时兼顾并补。(二)从病位着眼:针对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用方药,多脏合病者,可从整体治疗。(三)从先后天根本着眼:补益脾肾在虚劳的治疗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四)扶正祛邪,补中有泻:防止邪恋进一步伤正。(五)辨病与辨证结合:既要扶正补虚,又要求因治病,以除致虚之因。分证论治气阴两虚(1)症状:主症:面色白光白,短气息促,体倦乏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兼症:声音低怯,形体虚羸,自汗或盗汗,或咳嗽咳血,血色淡红。舌脉:舌嫩红,有齿印,苔少。脉细弱或细数。(2)证机概要:肺气不足,阴虚内热。(3)治法:益气养阴,补虚扶正。(4)方药:黄芪鳖甲散。气阴两虚黄芪鳖甲散:人参、黄芪、茯苓、甘草---补中益气;天冬、生地---滋阴增液;鳖甲、地骨皮、秦艽、知母、桑白皮---清热除烦紫菀、桔梗、半夏---止咳化痰柴胡、赤芍---理气活血;肉桂---反佐之用,可不用。肺肾气虚(1)症状:主症:呼吸浅短难续,呼多吸少,动则尤甚,腰膝酸软。兼症:神疲声低,畏风自汗,易于感冒,小便不利或不禁,甚至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冷汗淋漓,肢冷唇青。舌脉:舌质淡胖,苔白,脉弱或浮大无根。(2)证机概要:肺肾同病,吸纳失常。(3)治法:补肺益肾,培元纳气。(4)代表方:补肺汤合人参蛤蚧散。肺肾气虚人参、黄芪---益气固表。补肺汤熟地、五味子---益肾敛肺。桑白皮、紫菀---清肃肺气。蛤蚧---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人参、茯苓---益气补元。人参蛤蚧散杏仁、贝母---祛痰止咳。知母---养阴清热心脾两虚(1)症状:主症:心悸怔仲,彻夜难寐,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肌肤紫斑,齿衄,鼻衄。兼症:头晕键忘,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经少色淡或淋漓不断。舌脉:舌淡、脉细弱。(2)证机概要:脾虚失健,心血不足。(3)治法:健脾益气,补血养心。(4)方药:归脾汤加减。心脾两虚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补血;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龙眼肉---既补脾气,又养心血;木香---理气醒脾,防碍胃;肝肾阴虚(1)症状:主症:爪甲失荣,惊惕肉瞤,胁痛肢麻,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目涩,颧红烦热。兼症:咽干口燥,失眠健忘,盗汗遗精,女子经少,下肢萎软无力。(惊惕肉瞤—筋肉抽掣跳动)舌脉:舌红苔少,脉沉细数。(2)证机概要:肝肾阴虚,筋脉失养。(3)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清热。(4)方药:六味地黄汤合补肝汤。肝肾阴虚六味地黄汤---滋补肾阴补肝汤:(四物汤+酸枣仁、麦冬、木瓜、甘草)四物汤---养血柔肝酸枣仁、麦冬---滋养肝阴木瓜、甘草---酸甘化阴脾肾阳虚(1)症状:主症: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脘腹冷痛,五更泄泻,下利清谷,面浮肢肿。兼症:面色白光白,神倦乏力,食欲不振,小便不利。舌脉: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滑,脉细弱无力。(2)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湿内停。(3)治法:温补脾肾,化饮利水。(4)方药:附子理中汤合金匮肾气丸。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干姜、附子---温中祛寒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心肾阳虚(1)症状:主症:心悸怔忡,面浮肢肿。兼症:形寒肢冷,甚至唇甲青紫,神倦乏力,小便不利。舌脉:舌质暗淡或青紫,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2)证机概要:心肾阳虚,水湿泛滥。(3)治法:温补心肾。(4)方药:拯阳理老汤合右归饮。心肾阳虚拯阳理老汤---健脾益气,温通心肾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肉桂、当归、陈皮、五味子、生姜、大枣右归饮---补肾温阳熟地、淮山、萸肉、附子、肉桂、杜仲、枸杞子、甘草肾阴肾阳两虚(1)症状:主症:腰膝酸痛,耳鸣发枯,颧红盗汗或形寒肢冷。兼症:眩晕潮热,小便频数,浑浊如膏,遗精阳萎,女子经少或闭经。舌脉:舌光红少津,或舌质淡胖有齿痕,脉细数或虚大。(2)证机概要:阴阳俱虚,肾失所养。(3)治法:滋阴补阳,培元固本。(4)方药:偏阳虚以右归丸为主偏阴虚以左归丸为主阴阳俱虚用固真饮子肾阴肾阳两虚右归丸---温补肾阳,兼养精血附子、肉桂、杜仲、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熟地、山药、枸杞、当归左归丸---滋补肾阴,兼助阳生阴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牛膝固真饮子---阴阳平补人参、白术、当归、熟地、山药、泽泻、杜仲、补骨脂、五味子、茯苓、陈皮、黄柏、炙甘草肾精亏耗(1)症状:主症:形体羸瘦,精神呆钝,发落齿摇,壮年男子精少不育,育龄女子经闭不孕。兼症:头晕目眩,健忘耳鸣,足痿无力,腰膝酸软。舌脉:舌痿无华。(2)证机概要:肾精不足,生殖无能,骨脑失养。(3)治法:补肾填精,滋阴充髓。(4)方药:河车大造丸肾精亏耗河车大造丸:河车————大补精髓,以壮真元党参、茯苓熟地、杜仲益肾滋阴,充髓填精牛膝、龟板天冬、麦冬正虚瘀结(1)症状:主症:面色萎黄或黎黑,肌肤甲错,体羸形脱,腹部胀满或有肿块。兼症:饮食大减或不能进食,常伴衄血、咯血,唇甲暗淡。舌脉: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数或细涩。(2)证机概要:正气大虚,五脏失养,气滞血瘀,血不循经。(3)治法:补益气血,活血祛瘀。(4)方药:大黄zhe虫丸。正虚瘀结大黄zhe虫丸:大黄、zhe虫、桃仁、蝗虫水蛭、蛴螬、干漆祛瘀生新白芍、熟地——养血补虚黄芩---清热甘草、白蜜——益气和中杏仁————可不用转归与预后一.体质好,虚损轻,脾肾未衰,治疗顺(及时与正确),易于调治。二.体质差,虚损重,治疗顺,脾肾功能恢复,亦可好转;治疗逆(失治、误治、过早停药),则迁延难愈。三.体质薄弱,虚损太重(脾肾或多脏俱败,阴阳气血俱虚),病情与日俱增,则为恶化之征。转归与预后总之:元气未衰,脾肾虚损不甚(形气未脱,饮食尚可,无呼吸困难,无大热或热治能退,虚能受补)病属顺证,预后良好。元气大衰,脾肾败损(形神衰惫,肉脱骨萎,厌食泄泻,喘促气逆,发热不退,实不任攻,虚不受补)病属逆证,预后不良预防调护一·消除及避免引起虚劳的原因。二·避风寒,适寒温。三·调饮食,戒烟酒。一般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不伤脾胃为原则。四·慎起居,适劳逸,适当节制房事五.舒情志,少烦忧。结语一、概念: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脏腑(两个以上)亏损,气血阴阳(两种以上)不足为特征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二、病因分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两类,后天因素有烦劳过度(三劳),损及五脏、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大病久病、失于调理、误治失治,损耗精气。三、辨证应明确病位、病性及有无兼证。结语四、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益。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并应针对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多脏合病者,可从整体治疗。五、护理及饮食调摄对虚劳的康复有重要作用。六、转归及预后与体质强弱,脾肾盛衰,能否解除致病原因,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护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