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原因与改进对策研究摘要:众所周知,会计信息是反映过去的经济事项,企业经营者可以运用会计信息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然后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真实性作为会计工作的根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企业的各种经济信息越来越重要,例如会计信息被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广泛使用,会计信息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近年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爱到各方面的质疑,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普遍存在,给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障碍,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但是经济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条:“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便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本文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意义、真实性的局限性以及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失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失真原因对策绪论1.研究背景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会计作假丑闻持续不断,不仅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不成熟,使投资者权益受到损害,而且反映出了我国会计信息在形成与披露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受到普遍质疑。早在2010年1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发布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不透明指数”报告,中国的会计信息不透明问题就被放在了显著位置。2008年,在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发布的35份《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有19份与会计信息有关,其行为主要是控制利润、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虚假信息等。为了规范会计信息,不断完善会计信息相关法律,我国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了基本会计准则31项和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当时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会计工作开始向法治化迈进。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证券市场上会计舞弊行为的增加,政府和监督机构加大了对会计信息的指导力度。2004年1月8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标志我国开始建立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体系。按照财政部的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逐步在所有企业执行。2007年1月31日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第40号令《上市公司信息质量披露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了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内容和相关法律责任。2.现实意义会计信息对于企业决策和企业的管理、运作、融资、税收等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引起企业内部管理层、普通工作者、外部投资者、银行等多方面的重视。研究会计信息失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研究会计信息失真,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企业运作。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我们用会计来描述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和商业活动,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会计有“商业的通用语言”之称。会计信息是一种具有计量性质的经济信息,它反映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态、财务风险、投资潜力、投资收益和发展前景等,企业管理者使用这些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决策和控制。在企业运作中,会计可以向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使企业决策者准确了解企业运行状态,为决策者提供企业可利用资源的信息。会计信息记录企业当前的生产情况,为企业下一步的生产活动的决策提供依据,并作为企业运营状态的历史记录,在企业经营发生问题时,可以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所在,及时提供处理问题可靠的依据。因此,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运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预警,使公司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融资的公司对会计信息都很重视。对于投资者,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使他们投资于优良资产。对于公司,能否取得融资与再融资的资格,取决于经营状态的好坏。若企业发布的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资本市场秩序混乱,干扰公司正常融资渠道,使得优良资产融资不畅,严重干扰国民经济秩序,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最后,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有利于明确企业资产的归属,有利于产权明晰。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是界定和保护产权,会计监督的功能主要是保护产权。会计监督是来自于法律安排给产权所有者的一项经济权利,因此产权是会计计量真正的对象。同时在不同产权结构的企业会产生不同的会计行为,所以规范会计信息与产权明晰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态、产权所有状态和产权变动状态。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各种制度都不是十分完善,导致一些公司出于种种目的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会计信息失真不但会导致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的决策失误,而且干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资源配制的不合理和资本市场的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可以说,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己经成为我国经济高速、稳健、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如何有效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了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分析和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找到分辨会计信息真伪的方法,保障公布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分类、表现形式及危害(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给会计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制定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所造成的信息失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其所提供的会计报表质量高;那些职业道德差的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然是不真实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问题时所固有的“趋利避害”缺陷,对会计报表的处理会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其结果必定会使会计报表的质量出现问题.2.会计法律规范不完善所造成的信息失真法律规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有效制度。对于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禁止性事项,人们必须遵守;而法律上没有规定的事项,人们没有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国现有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使得会计人员对于会计法律规范没有约定的业务的处理随意性加大,这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3.会计技术处理方法所造成的信息失真在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同的企业对于同类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可以不相同,这必然造成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不高,会计信息质量受到质疑。造成此类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法规对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强制性约束不够,使得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会计处理技巧的随意性加大,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4.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有些学者认为: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决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关键。一个具有完善社会监督体系的国家,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必然很高;而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的国家,会计信息质量较低是毋庸置疑的。比如社会审计不规范。我国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挂靠在各主管部门,事务所与挂靠的主管部门在人事管理、资金投入、收益分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种体制不利于保证社会审计的独立性。政府监督存在重复进行和职能不到位的问题。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重复检查,增加被查单位负担,有了问题却相互推诿。(三)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1.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对原始凭证的制作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票据为合法票据但反映的业务内容不真实,沸沸扬扬的达芬奇家具事件中,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明明向长丰家具公司订购家具,却在预付账款明细账填写家装饰品、挂件,借以掩盖其公司家具非国外原装进口的真相。2.账务管理不清楚在会计帐薄设置和会计科目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严重不符。一个企业究竟应设计和使用何种账簿,要视企业规模大小、经济业务的繁简、会计人员的分工、采用的核算形式以及记账的机械化程度等因素而定。3.会计报表弄虚作假具体表现在帐薄,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近期备受瞩目的绿大地造假上市案,其公司有着一份令人叹为观止的季度报告:2010年4月28日预告基本每股收益0.27元,4月30日正式出台的一季报每股收益竟然只有0.1元。两天之差,营业总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暴跌”。2010年6月17日发布的《关于2010年一季度报表更正差异的专项说明》显示,其原一季报的营业收入少计10万元,营业利润多计67.57万元,净利润多计52.57万元。然其现金流量表则错得离谱,其2010年一季报中仅合并现金流量项目,就有多达27项差错,其中有8项差错为几千万元,几亿元的差错多1项。4.收入、成本、费用、资产没有真实的表现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在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是该项资金直接进行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奖金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账实不符。仔细阅读绿大地2007年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发现其中多项资产的实际价值存在疑问。说明书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绿大地的固定资产净额为5066.35万元,该公司在昆明开发区内的办公楼等固定资产额为942.59万元,总共26.5亩土地,其总部所在地除房屋、道路及庭前绿化外的“外地坪、沟道”,也作价107.66万元。另一处固定资产“马鸣基地”围墙的固定资产值为686.9万元,其招股说明书上显示的该基地4块地(原为荒山)共3500亩,如果其围墙只围地块的周长,折算下来,其每米围墙的价格高达1268.86元。此外,马鸣基地的3口深水井也造价惊人,计入固定资产216.83万元,每口价值72.27万元。而该招股说明书上的另一口深井,金殿基地深水井却只值8.13万元,价格相差近10倍。(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一项正确、及时的会计信息,能给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提供帮助,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一项虚假的会计信息,会使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从而使其受到经济损失。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运行质量,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公害。1.破坏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学的首要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即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在资本市场中完成。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企业是因为他们投资可得到的相应的报酬。投资者如何作出投资决策?会计信息所反映的资本安全性、流动性和获利性等财务指标显然对这种决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见,会计信息失真、市场信息混乱,会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误,挫败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影响市场秩序的正常运作,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完善,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2.资产帐实不符如人为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不符;企业存货积压严重,变现能力较差,其帐期价值低于市价,会计核算仍按历史成本计价,没有反映变现净值;开办费,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名不符实等,这些严重违反会计原则的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破坏投资环境等不良后果。“假作真时真亦假”,假帐猖獗,连累得真帐也没有人信了,假帐蔓延的结果必然是会计信息失真,经济信号失灵,经济秩序混乱,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干扰损害是非常严重的。3.损害国家利益会计信息失真,最大的受害者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