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做好我院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现提出如下原则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彰显高职特点及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基本原则人才培养方案在总体上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1.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紧跟人才需求市场动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找准专业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参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2立“校中厂”、“厂中校”,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2.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彻“四个嵌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突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3.构建“能力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充分调研、明确岗位群能力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化建设方案》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4.完善“适应行业”的双证书制度要对学生取得与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出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证书要求与技术发展相适应,完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5.加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三、方案具体要求1.课程类别(1)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2)必修课分为通识课程(含实践环节)、专业基础课程(含实践环节)和专业主干课程(含实践环节)。(3)选修课分为人文素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2.学时与教学周要求(1)方案总课时原则上不超过2700课时,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应不低于总课时3的50%,其中生产性实习应占到80%。(2)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90学时。(3)周学时原则上安排在20~24学时范围内(含选修课),第一、二学期课时可适当增加。(4)前4学期每学期教学周数为19周(一般15周理论教学周+4周整周实践周),第五学期教学周数为10周,由于各专业具体情况不同,在满足每学期总教学周数的情况下,各专业可以合理自行设置,但要尽量避免学生每学期后几周课时数过少或没课的情况发生。3.学分计算(1)方案总学分原则上限定140-150学分之间(含选修课)。(2)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每周以1学分计算。(3)其他课程原则上以15课时1学分计算。4.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要求(1)工科专业为毕业设计,文科专业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时间为12周,利用第五学期前10周的星期六和后10周完成,计12学分,180学时。(2)顶岗实习为20周,安排在第六学期,计20学分,300学时。5.通识课程安排(1)通识课程安排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开课学期及课时数1学年2学年3学年123456151515151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00201Z034536932形势与政策Ⅰ、Ⅱ、Ⅲ、Ⅳ100102L2323200.50.50.50.54(1-4)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下)100101Z(1-2)4604812224大学体育Ⅰ、Ⅱ、Ⅲ、Ⅳ000301Z(1-4)81201210822225信息技术基础030100Z023015152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下)100301Z(1-2)2321814117职业人文100202Z011513218军事理论/安全教育000401L023030029人文基础000101L0230300210大学英语Ⅰ、Ⅱ、Ⅲ050001Z(1-3)10150757544211高等数学B000201LB460600412高等数学C000201LC230300213工程数学000202L0230300214经济数学(上、下)000203L(1-2)812012004415应用文写作000102L02303002(2)课程安排说明①1-9项为各专业必开课程,第10项“大学英语”为除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以外专业必开课程,11-12项“高等数学”为工科专业必开课程(详见②),13-15项各专业可根据情况选择开设。②“高等数学”课程为1、2、3、4、8院(系)必修课程。对口单招班级“高等数学”按90(60+30)课时开设,即第一学期开设高等数学B,第二学期开设高等5数学C。其他专业开设安排如下:院系电子工程学院(60+30)机电工程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60+30)汽车工程系(60)机械制造与自动化(60+30)模具设计与制造(60)数控技术(60)通信类(60+30)计算机类(60)开设课程高等数学B、C高等数学B、C高等数学B高等数学B高等数学B、C高等数学B高等数学B、C高等数学B开课学期1、21、2121、221、22③“人文基础”课程1、4、6、8、9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2、3、5院(系)在第三学期开设。④“军事理论/安全教育”课程2、3、5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1、4、6、8、9院(系)在第三学期开设。(3)整周实践安排说明①入学教育与军训为2周,在第一学期开设。②公益劳动为1周,2、3、5院(系)在第一学期开设,1、4、6、8、9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6.社会能力考核要求(1)英语非英语类工科专业:建议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要求;非英语类文科专业(艺术类专业除外):建议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要求;涉外类专业:建议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要求;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传媒艺术系可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设定学生必须达到6的英语能力等级。(2)计算机非计算机类专业建议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要求,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3)职业资格证书各专业学生必须取得一项与本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由各专业根据具体情况设定。7.选修课要求(1)人文素质课程①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2个及以上学分,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类课程。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语言类:职业汉语、普通话技能与应试指导、日语、韩语、求职英语。艺术类:围棋、中国象棋、二胡演奏入门、小提琴音乐艺术欣赏、艺术导论、古典音乐鉴赏、流行音乐鉴赏、影视欣赏、舞蹈鉴赏、美术鉴赏、书法、建筑欣赏、有氧爵士舞、健美。社科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汽车文化、生活与化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法律与生活、合同法、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跨文化交际。经管类:身边的经济学、网上购物与网店推广。数理类:高等数学。③由团委认定的素质拓展学分可作为该类课程学分,包括拓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各种科技技能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竞赛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7④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外,学生取得的其他更高级别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每个证书可奖励2个人文素质课程学分。(2)专业拓展课程①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行业文化(课程实施编号为“000001X0)”2学分,并将该课程体现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中或者下面的注释中。②工科专业的文科生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实施编号为“000204X0,第一学期开设,周课时4)”2学分,并将该课程体现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下面的注释中。③各专业根据学生需求、教学资源等设定相应的专业拓展课程。④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外,学生取得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每个证书可奖励2个专业拓展课程学分。⑤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并成绩合格的,每项可奖励2个专业拓展课程学分。四、方案制定与审定程序1.教务处制定、下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2.各院(系)负责人牵头组织,以专业负责人为首的专业建设团队具体实施,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3.各专业教研室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组织研讨,完善方案;4.各院(系)组织本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初审;5.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复审,反馈修订意见;6.将最终审核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总,提交院教学委员会审核批准,下发执行。五、其他注意事项1.各专业应认真研究、总结本专业以往年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缺陷与不足,结8合2011年专业剖析及专业平台数据分析的成果,在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2.各专业中对口单招、中外合作、不同专业方向、订单培养等须根据相应人才培养目标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对口单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对中职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作好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对口单招班级与普招班级差异性。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模块和格式要求基本延续2011年方案(两种模板:传统课程体系模板、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要注意传统课程体系模板“七、职业能力与知识结构”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八、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设计”中要体现“‘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在“关于在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通知”中有具体模板),“社会能力考核要求”这项内容说明要求简洁明了。4.课程名称和课程编号要规范,均按11年新编的实施课程名称和实施课程编号填写,如有新增课程请事先按程序申请获取相应课程编号后填写,要避免文字错误、课时学分等数据统计错误和方案前后不对应等问题。5.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定后,要同步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或完善工作。6.为保证2012级学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计划于4月底完成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院系专家初审工作,教务处5月上旬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审(对口单招方案单独集中会审),5月中旬返回院系修正,5月下旬汇总装订。教务处2011年3月20日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