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智造中国的2025机器人!(PDF22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1策略研究/专题研究报告摘要:机器人,全球新兴产业最耀眼的星国际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兴起再工业化浪潮——美国“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0”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产业技术升级。国内背景:1)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及土地成本上升催生制造业升级转型,向高端智能制造发展。2)“中国制造2025”纲要落地,军民融合战略下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3)国内机器人产业布局热潮兴起,国际巨头研发制造中心牵至中国,带动本土企业技术开发。“中国制造2025”,引爆机器人大市场1)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消费市场,且依然保持50%以上增速,但人均机器人使用密度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未来五年产量接近100万台。2)全球新兴市场是主要消费增长点,而生产则集中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国际巨头纷纷将研发制造中心转至中国,加速中国企业突破、产业升级。3)国产机器人市场比重过去三年内从4%增长至29%,在中低端机器人及市场规模更加广阔的系统集成具有比较优势。生产端:以系统集成为主,重技术研发力争上游1)系统集成是中游最大的一块蛋糕,市场份额是本体的2倍,国产企业在发展系统集成商具有本土优势。2)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由国际巨头主导,国内企业重视研发,布局谁来“智造”中国的2025,机器人!民生VOICE2015年05月20日民生证券研究院策略分析师:李少君执业证号:S0100513010001电话:(8610)85127819Email:lishaojun@mszq.com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8号民生金融中心A座17层100005民生VOICE/专题研究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2核心零部件自主开发及机器人本体制造。投资逻辑政策面:1)中央层面,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十三五”规划2)地方机器人产业刺激政策频发基本面:1)核心技术突破,关注具有科研实力及与国际巨头合作企业2)集成市场份额大,本土系统集成商有优势,与本体制造商合作创协同效益3)服务机器人风起,部分企业产业链布局延伸至服务机器人领域,具有前瞻性。市场面:板块整体平均市值低,政策催化下上涨动力足。风险提示:技术研发突破不及预期本篇是“中国制造2025”系列报告的第一篇,敬请关注我们的后续解读!民生VOICE/专题研究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3一、机器人产业,全球下一轮新朝阳(一)国际背景:起源于美、日、德,制造业升级背景下机器人焕发新生机起源早:机器人起源于二战后各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首先产生于美国,日本及德国机器人研发虽起步晚于美国,但政策与技术研发并重下,后来者居上,成为市场主导。美国:机器人起源地,主要发展动因为经济增长及军事应用。机器人产业起源于50年代的美国。1954年,乔治•丹佛尔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的实验装置。而在60年代,尤尼梅特(Unimate)与沃莎特兰(Versatran)实用机器人样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机器人技术正式起步。但由于美国当时政策上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技术研发上重研究轻实用的特点,在70年代之后反被日本反超。日本:政策刺激下,机器人研发技术进步神速,变身“机器人王国”。日本机器人研发制造起步于20世纪60-70年代,以应对二战后经济复苏,劳动力严重缺乏的情况。在“普及促进政策”及“研发促进政策”双重激励下,日本机器人由从美国引进样机转变为研发技术飞速突破,被称为“机器人王国”。目前,四大机器人巨头中,数控系统最强企业发那科(FANUC)、控制器龙头安川电机(YASKAWA)均为日本企业。其中发那科(FANUC)机器人装机量超过33万台,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德国:以技术促经济,后来居上。德国机器人产业相对起步较晚,在重视技术研发背景下,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将机器人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尽管起步略晚于美国、日本,但在80年代末,德国机器人生产已突破10000台,跻身机器人制造大国之一。新时期焕发新活力:美国出台“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新一轮产业升级背景下,机器人研发进步飞速,属于全球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国际制造业升级背景下,技术革新成重点。美国为提振经济,出台“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由发展中国家回流美国。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较高,制造业回流自然要求美国国内实现产业升级,重视技术研发,减少人工占用,机器人产业热潮升温。德国提出以智能工厂为核心的“工业4.0”概念,强调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作为智能工厂的关键领域迎来又一轮发展机遇。(二)国内聚焦: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下机器人产业迅速起飞从必要性来说,人力成本及土地成本的提升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红利丧失后,中低端制造业发展空间受限,倒逼产业向上游高端智能制造发展,机器人应用推广成必然趋势。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短缺未来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跑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国际上对人口老龄化的标准通常设置为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0%,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截至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近15%,而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到10%,明显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计,截至203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将达18.2%。老龄化程度加深所导致的劳动力短缺亟待解决。民生VOICE/专题研究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4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中低端制造业红利丧失,亟待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制造业平均工资由1994年的4283元上升至46431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3%,与东南亚各国相比,我国目前月平均工资为4631元,分别是吉隆坡的1.15倍,曼谷的1.88倍,孟买的2.38倍。全国范围内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升同样推升劳动力成本,以北京为例,15年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720元,是1994年的8.2倍。我国制造业除了劳动力成本外,产业在东部地区的集聚推升土地成本,中低端制造业红利正在逐步丧失,产业升级成为必然。图1:劳动力成本上升图26:特斯拉壁挂式家庭储能产品Powerwall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从可行性来看,政策支持及产业资本投资热潮无疑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政策上,《中国制造2025》出台,明确强调推动高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等创新产业的发展。军民融合上升至国家战略,深化国防军工企业改革,推进军用机器人研发。《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落地,点名高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15年5月19日,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纲领文件,全面部署制造强国战略。其中明确强调了制造强国“三步走”,即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2035年制造业达世界制造强国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对于创新产业的发展上,战略中明确提出了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助力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顶层设计已落地,相关实施政策有望逐渐进一步出台,机器人产业发展迎来爆发机遇。军民融合战略下国防军工改革加速推进,利好军用机器人研发制造。军用机器人主要包括地面机器人、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等,用于执行战斗、侦察、工程保障、指挥控制等任务。军民融合战略下,国防军工行业改革将加速推进,军用机器人产业将受带动。产业规划布局上,工信部机器人产业规划布局已公布,国内布局已初见成效,国外机器人生产巨头将研发中心逐渐迁至中国市场,客观上进一步带动中国机器人产业链研发制造实力的提升。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月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元/月/右)制造业平均工资(元/年)民生VOICE/专题研究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5机器人产业规划目标已提出,产业发展蓝图清晰可见。工信部规划中提出,截至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将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8-10家配套产业集群。机器人产业发展已有明确的目标,未来快速发展前景可期。国内布局热潮起,产业资本纷纷布局机器人。在当前国内布局上,根据高工机器人的研究显示,截至14年底,我国已有530余家机器人企业,其中60多家为上市公司,机器人产业园区已有40多个,预计2020年对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区的投资将超过5000亿。国内机器人产业布局热火朝天,势不可挡。国际机器人龙头研发中心迁至国内,已接近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客观上促进了国内机器人产研实力的提升。自13年起,中国便成为了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需求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45%。在巨大的市场规模诱惑下,国际机器人巨头如ABB等将生产研发中心,并大力发展上下游合作伙伴,集成商,主观上以求接近市场,客观上则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条上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的发展。二、“中国制造2025”,引爆机器人大市场(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2014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5.6万台,同比大幅增长53%,占全球销量比例25%,这一比例去年为20%,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0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仅为1500台,到了2013年需求量达到了28200台,10年时间内增长了13倍。图2:2010-2014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图26:特斯拉壁挂式家庭储能产品Powerwall资料来源:IFR,民生证券研究院尽管中国是全世界工业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但从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上看,中国目前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仍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每一万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347台;日本次之,339台;德国位居第三,251台;中国仅为21台,不及国际平均水平55台的一半。全球工业机器人应用比例位居第民生VOICE/专题研究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6一的是日本26.6%,其次是美国13.8%,第三是德国13.6%,中国仅为6.4%。这意味着中国对于工业机器人的消费依然有无限提升空间,据工信部预期,截至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将达100台/万人。市场预计2014-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总安装量需求范围在63.8-176万台套,保守估计85万台,综合估计本体市场总规模至少在1275亿元。机器人系统集成配套价值是本体市场的3倍,则为3825亿。2013年根据估算中国制造业工人数量约2.21亿(其中城镇制造业就业人口9155万),保守估计需要用到机器人的汽车、配件、3C、化工和食品等行业人员1.1亿。如果在2020年后中国机器人密度按计划达到100以上,则至少需要110万台,中国目前机器人保有量约15万台,则至少还有85万台的缺口。图3:中国机器人渗透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提升潜力巨大图26:特斯拉壁挂式家庭储能产品Powerwall资料来源:IFR,民生证券研究院(二)全世界的机器人大军正在涌进中国全球机器人的生产市场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市场,核心消费增长点在新兴市场。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自2009年起出现大幅攀升,2014年全年销售量约在23万台,同比增长27%。与此同时,全球工业产值增速却持续低迷,2014年约为3%。其主要原因为发达市场占据全球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二,但是发达市场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提高空间有限,其对机器人的主要需求来自设备更新。因此,拉动全球工业机器人消费快速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新兴市场。2014年,中国机器人消费5.6万亿,比2013年增长50%以上,韩国同期增速超过70%;相比之下,尽管有再工业化战略的扶植,美、德、日机器人消费增速依然不足5%。民生VOICE/专题研究本公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