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自学提纲1、依法治国的含义?2、人治与法治的区别是什么?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其地位如何?5、什么是以德治国?6、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什么关系?7、法治和德治有什么联系与区别?8、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是什么?9、在以德治国方面,国家和青少年分别应该怎样做?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含义依法治国1、领导者:中国共产党2、主体:广大人民群众4、对象: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3、依据:宪法和法律5、目标: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就要从根本上反对和杜绝人治。讨论:法律、权力、人情(亲情)之间的关系。结论:法律高于一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高于情,法大于情。法高于权,法大于权。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宪法是法律的标志,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一切法律法规产生、存在和变更的基础。依宪治国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自觉同一切违宪行为做斗争。知识链接《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目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国务院•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序言•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一八四○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增强了国防。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农业生产显著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人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前提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法必依守法中心环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执法必严执法关键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必究执法保障执法机关•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即:•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有关规定。•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严格按法律的要求办事,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一定去做。•3、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知识。•4、遇到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5、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犯时,学会依法维权。知识链接•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已达229件,涵盖宪法等七大法律部门;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为规范。法律的遵守需要道德的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法律道德体现、维护、规范支持、保障怎样做到以德治国?•一、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二、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一、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如: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坚持以德治国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我们应该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