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8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内容概述染色体水平上的调控染色质水平上的调控DNA水平上的调控真核细胞Ⅱ类基因的调控区真核细胞Ⅱ类基因的转录调控因子一、概述DNAhnRNAmRNA蛋白质前体活性蛋白质mRNA降解物核细胞质①染色体、染色质、水平上的调控②转录调控③转录后加工调控④转运调控⑤翻译调控⑥mRNA降解的调控⑦翻译后加工的调控(一)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多层次性(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种类涉及基因的迅速打开和关闭,刺激信号主要是激素和生长因子短期调控或可逆性调控:长期调控或不可逆性调控:基因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地开启和关闭,不可逆地改变细胞生化特征,最终导致细胞分化二、染色体水平上的调控(一)基因丢失Definition: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通过丢失掉某些基因而去除这些基因的活性。(二)基因扩增Definition:(amplificationofgene)指基因组中特定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大量增加的现象。典型例子是免疫球蛋白基因的表达(三)染色体重排(chromosomerearrangement)轻链k基因的重排三、染色质水平上的调控(一)染色质的结构DNA组蛋白核小体染色质组蛋白是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的碱性蛋白,有H1、H2A、H2B、H3和H4共5种。染色质折叠的放射环模型核小体颗粒的晶体结构H1的直接功能是阻止核小体的移动,阻碍DNA序列进一步暴露。除去H1会活化部分转录活性,是染色质活化的重要事件由组蛋白和DNA组成的染色质结构限制了转录因子对DNA的接近与结合,实际上起着阻遏转录的作用。基因转录需要染色质发生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如染色质去凝集,核小体变成开放式的疏松结构,使转录因子等更容易接近并结合核小体DNA。有两种方式可以显著改变DNA的易接近性:组蛋白的乙酰化和核小体重塑。(二)染色质的3种状态阻遏状态活性状态激活状态(三)异染色质化常染色质(euchromatin)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组成型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着丝粒、端粒、核仁形成区补充:lyon假说Definition:巴氏小体(Barrbody):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核中有一个高度凝聚的染色质团,它是一个失活的X染色体。Definition:指在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剂量补偿效应(dosagecompensationeffect)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在遗传上有活性的,另一条无活性。失活是随机的。Mary.F.Lyon(1925-)lyon假说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Example:玳瑁猫(四)组蛋白的修饰(Histonemodification)每种核心组蛋白包括一个~8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保守的区域称为组蛋白折叠域(histonefolddomain)和一个突出于核小体核心之外、由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N端尾。N端尾的相互作用对核小体的聚集和染色质折叠非常重要,也是组蛋白的主要修饰部位。核心组蛋白的修饰乙酰化(acetylation)甲基化(methylation)磷酸化(phosphorylation)乙酰化是最早发现与转录有关的组蛋白修饰方式组蛋白修饰与基因活性的关系在含有活性基因的染色体结构域中,组蛋白乙酰化程度增加,组蛋白甲基化程度减少1.核心组蛋白的修饰AcetylationoccursintwodifferentcircumstancesduringDNAreplication;whengenesareactivatedduringDNAreplicationDNA复制时,同时要合成新的组蛋白。在组蛋白组装成核小体之前被乙酰化,组装完成后又去乙酰化whengenesareactivated组蛋白乙酰化,使基因控制区与核小体偶联变得松弛,使染色质变成活性状态。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acetyltransferase,HAT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deacetylase,HDACs)许多组蛋白乙酰化酶是以往鉴定过的激活蛋白或辅激活蛋白(coactivator)。CBP/p300可乙酰化H4的N端尾,PCAF可乙酰化H3的N端尾去乙酰化与基因活性的阻遏有关在酵母中,SIN3和Rpd3与Ume6形成复合物,能阻遏该启动子转录。Rpd3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2.H1组蛋白磷酸化H1组蛋白对核小体起装配作用,确定核小体方向性,并将基本的串珠进一步组装到30nm的纤维中。H1组蛋白磷酸化后与DNA亲和力下降,造成染色质疏松,可提高染色质的活性有丝分裂中H1的磷酸化导致其对DNA的亲和力下降,可能与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伸展状态相似。组蛋白修饰与基因活性的关系1、组蛋白H1与染色质结合不紧密;2、4种核内组蛋白含量虽然正常,但是乙酰化程度比非活性染色质的高;3、活性染色质中,组蛋白H2B很少磷酸化;4、核小体结构结合了两种小分子量的非组蛋白HMG14和HMG17;5、组蛋白H3的巯基暴露。6.处于转录活化的染色质区域,对DNaseI敏感性比无转录活性区高得多活性染色质特征(五)染色质的重塑(chromationremodeling)Definition:染色质和单个核小体内发生的任何可检测到的变化两种改变染色质结构的模型占先模型(Pre-emptivemodel)动力学模型(Dynamicmodel)占先模型(Pre-emptivemodel)如果在启动子部位形成了核小体,则转录因子和聚合酶不能与DNA结合,反之亦然。动力学模型(Dynamicmodel)在ATP水解释放能量的驱动下,各种转录因子将核小体从DNA中置换出来。染色质重塑涉及在基因组一个较短的区域中核小体位置的改变或者结构的改变,是一个能量依赖的过程,由染色质重塑复合物(chromatinremodelingcomplex)催化完成。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I/SNF类复合物有解旋酶活性,在ATP作用下,使核小体DNA螺旋程度降低,组蛋白八聚体沿DNA移动,核小体结构松散。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作用机理染色质活化过程(1)转录因子结合于特定序列(2)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结合(3)转录因子被释放转录因子、组蛋白乙酰化酶和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的结合顺序因启动子的不同而不同。染色质结构重塑(4)乙酰化酶复合物结合组蛋白被修饰(5)新的转录因子与DNA结合。(6)RNA聚合酶与DNA结合。(7)转录起始需要来自于特异性转录因子经中介复合体传递来的正调控信号。(六)活性染色质的DNase敏感性处于转录活化的染色质区域,对DNaseI敏感性比无转录活性区高得多。是由于此区域染色质结构变得松散,DNaseI易于接触到DNA。对DNaseI敏感性只反映该基因具有被转录的潜能。并不反映该基因一定在转录。DNaseI超敏感位点(DNaseIHyperSensitiveSites,DHSS):大多位于基因5´端启动子区域,少数位于其他部位。超敏感位点实际上是一段100-200bp的DNA序列特异暴露的区域,可能被一些非组蛋白结合而抑制了同组蛋白结合,失去了组蛋白的保护。人类β-珠蛋白基因簇的超敏感位点5’端调控位点,起初级调控作用,它即是一簇超敏感位点。是染色体DNA上一种顺式作用元件,结构域中含有多种反式作用因子的结合序列,可能参与蛋白质因子的协同作用,使启动子处于无组蛋白状态。(七)染色质的功能区域1.基因座控制区(locuscontrolregion,LCR)LCR是一种远距离顺式调控元件使LCR界限之内的基因具有潜在活化的可能是基因簇中每个基因表达所必需的人类的β-珠蛋白基因簇长约60Kb,含有5个功能基因,它们的排列顺序是5’-ε-γG-γA-δ-β-3’。其中ε在胚胎早期表达,γG和γA在胎儿时期表达,δ和β在成体中表达。每个β-珠蛋白基因都有自己的一套调控系统,但它们的表达还要受到基因簇上游12Kb的基因座控制区(locuscontrolregion,LCR)的控制。LCR最初是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病的过程中被发现的,地中海贫血是一种由α或β珠蛋白缺陷导致的血液病。许多地中海贫血是由珠蛋白基因编码区突变造成的,但是也有一些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簇上游12Kb的区域发生大范围缺失,导致了整个基因簇沉默。因此,LCR具有增强转录的功能。•人类β-珠蛋白基因LCR的增强子活性已由实验证明。将连接或不连接LCR的人类β-珠蛋白基因分别转化小鼠细胞。•研究发现,如果缺少LCR,β-珠蛋白基因转录水平通常不到内源小鼠β-珠蛋白基因的1%。•若是连接上LCR,外源β-珠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小鼠自身的β-珠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当。2.核基质结合区(matrtixassociatedregion,MAR)Definition:染色质通过DNA特定序列结合在核基质蛋白质上,形成环状结构。这特定的DNA序列称为核基质结合区在靠近MAR位点的地方经常有拓扑异构酶II的识别位点,意味着每一个巨大的环状DNA的超螺旋程度受到独立的调控。增强子以及其他调控元件也经常靠近MAR位点。在某些情况下,染色质重塑也是从MAR位点开始的,并且影响整个染色质环。MAR功能:限定DNA的环,使环状结构成为相对独立的结构功能单位Definition::可以阻止激活或失活效应传向相邻的结构功能单位的DNA序列3.限定子(delimiter)或绝缘子(insulator)绝缘子是一组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建立独立的转录活性区的调控元件,它具有两种性质。第一,当绝缘子位于增强子或者沉默子与启动子之间时可以阻断增强子或者沉默子对启动子的作用。第二,绝缘子可以使其界定的基因的表达不受位置效应的影响。绝缘子的功能增强子屏蔽的活性。在启动子和增强子之间的绝缘子阻止启动子接受增强子的转录激活影响阻碍物活性。在启动子和浓缩、阻碍状态的染色质之间的绝缘子可以阻止启动子受到浓缩染色质(由沉默子诱导)阻抑基因转录的影响滑动模型。当激活蛋白结合到增强子上,刺激信号或激活蛋白本身沿DNA滑向启动子。而绝缘子可能与一个或多个蛋白结合,阻挡滑向启动子的信号。环化模型。两个绝缘子将一个增强子隔离出来。当蛋白质结合到这些绝缘子上后,它们相互作用,将增强子隔离在环形结构中,从而不能激活附近启动子的转录。绝缘子活性机理的两种假说果蝇两个串联基因上的绝缘子效应DNA结构域可能有以下三种位点四、DNA水平上的调控(一)DNA的甲基化(methylation)甲基化位点主要在CpG序列半甲基化全甲基化HpaII能切割非甲基化的CCGG序列DNA甲基化的检测MspI能切割甲基化或非甲基化的CCGG序列MspIHpaIIMspI酶切HpaII酶切基因不能表达的组织中呈甲基化状态,活性基因低甲基化状态DNA甲基化与基因活性DNA甲基化抑制转录机理影响染色质的结构,稳定染色质的失活状态,阻止转录因子的进入,防止其活化。DNA甲基化直接干涉转录因子与启动子内识别位点结合;抑制作用通过甲基化CpG结合蛋白(methylatedCpGbindingproteins,MeCP)起作用,这种因子与转录调控因子竞争甲基化DNA结合位点。MeCP-1CH3CH3CH3CH3CH3TFRNApolIIMeCP-1可与多个甲基化的CpG位点结合MeCP-2CH3CH3CH3CH3CH3SIN3HDACTFRNApolIIMeCP-2能结合到单个甲基化的CpG碱基对上,还结合Sin3阻遏复合体(含HDAC活性),CpG岛(CpG–richislands)富含CpG的区段称为CpG岛几乎管家基因都含CpG岛一般位于基因的5’端区域大多数CpG岛是未甲基化的CpG岛中的核小体中H1含量低,其它组蛋白被广泛乙酰化,并有超敏感位点未甲基化CpG岛可能说明基因具有潜在活性,五、真核细胞Ⅱ类基因的调控区转录水平的调控主要是通过顺式作用元件

1 / 1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