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知识宣教一、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各型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纠正代谢,消除症状。以控制总热量为原则,进食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少量多餐,防止血糖波动过大,有利于缓解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每日可按4-5餐进食。1.能量供给:糖尿病病人的能量应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一般成年人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所需热量:休息状态时25~30千卡;轻体力劳动时30~35千卡;中体力劳动时35~40千卡;重体力劳动时40千卡以上。生长发育期、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10%~20%,过重或肥胖者应减少10%-20%。根据年龄、体重、劳动消耗选择适量清淡、不含糖的食物。2.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分配:脂肪约占总热量的20%-35%(以不饱合脂肪酸为主),蛋白质约占总热量的12%~15%,其中动物蛋白质须占总蛋白的1/3~1/2,其余部分碳水化合物补充,约占50%~60%。每克脂肪、蛋白质和糖分解产生的热量分别为4千卡、4千卡和9千卡。3.三餐能量分配分别为1/5、2/5、2/5或1/3、1/3、1/3。4.糖尿病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而引起各种并发症,饮食中应注意合理补充。5.饮食中限制糖、水果、蜂蜜、巧克力、果汁类甜食和酒类,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动物内脏,全脂牛奶、蛋黄等。6.每周测量体重一次,肥胖者应持续减重每周1~2kg,使体重降低至标准体重的5%。计算方法:标准体重=身高-105。二、用药指导(一)口服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口服降糖药物分两类,一类为磺脲类,主要有优降糖,达美康等,根据医嘱餐前服,不可自行更改剂量,不可同时服用水扬酸类、速尿片等药物。另一类为双胍类,主要用于肥胖的Ⅱ型糖尿病和磺脲类降糖药物控制不良者,常用有盐酸二甲双胍(降糖片)、苯乙双胍等,餐时或餐后服用。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波动较大的病人加用双胍类药物有利于稳定病情。(二)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1.应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必须监测血糖和尿糖。剂量应个体化,开始给予较小剂量,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测定情况每3~4天调整剂量1次,直至尿糖均为阴性至微量、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而不发生低血糖反应。2.胰岛素需冷藏保存,禁止冷冻。使用前1小时从冰箱取出,恢复至室温后使用。3.用1毫升空针抽取所需量进行皮下注射,不可刺入肌肉中,以免吸收过快。药瓶和皮肤严格消毒,注射部位可选择皮下脂肪较多,皮肤松软的部位如手臂三角肌、腹部及大腿等,有计划按次序地更换注射部位,避免两周内同一部位注射两次,以防注射部位组织萎缩或增生。当长效和短效胰岛素混合注射时,先抽短效胰岛素,后抽长效胰岛素,以免长效胰岛素中的鱼精蛋白锌与瓶中的短效胰岛素发生反应而影响药效。注射胰岛素时间为餐前30分钟,注射后按时进食,以防发生低血糖。4.密切观察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症状(出冷汗、四肢无力、心跳加快、强烈的饥饿感等)一旦发生,适当进食或饮糖水常可缓解。较重反应或发生低血糖休克时,要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5.个别病人可发生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等,极个别病人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三、并发症预防和处理1.低血糖低血糖多见于正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应早期发现症状,如出冷汗、四肢无力、心跳加快、强烈的饥饿感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禁止活动,立即报告医护人员。轻者进食或口服糖水;重者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测血糖及注射葡萄糖时,注意针头勿被葡萄糖沾染而影响血糖测定值。患者外出时携带病情识别卡,写明姓名、住址、病名及是否使用胰岛素。随身携带糖果,以备不时之需。2.感染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易并发各种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感染不仅会加重病情,且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尤其要加强口腔、皮肤和会阴的清洁,做到勤洗澡和勤换衣服。平时观察有无发热和有关感染症状出现,如出现及早处理。3.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足部皮肤,及早发现鸡眼、裂缝、水疱、擦伤等。鞋袜清洁且不易过紧,保持趾间干燥。每晚用清水浸泡双脚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但时间不易过长,避免浸软皮肤。避免足部受热伤害和化学品的伤害。4.眼部护理当出现视物模糊时,应避免运动过量,血压升高,引起眼底出血。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而导致视网膜剥离。此外,还需加强生活中的安全防范,以防意外。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对无明显脱水及酸中毒的轻度酮症者,可于三餐前及晚睡前皮下注射足量胰岛素,积极治疗诱因,血糖及酮症在短时间内可得到控制。严重的酮症酸中毒患者需迅速补充胰岛素。四、健康指导1.三餐饮食科学搭配,入量均衡均匀。2.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及家属正确掌握所需胰岛素剂量的计算方法、消毒技术和注射技术。3.坚持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一种辅助治疗,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或打球等。不宜空腹运动,应在餐后一小时血糖最高时进行,活动时间每次30~60分钟,活动强度以不超过心肺及关节的耐受能力为准,运动时每分钟合适的心率=170-年龄。4.预防感染和皮肤损伤,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有破损或感染应立即就医。5.定期复查与糖尿病控制有关的各项生化指标如血糖和尿糖等。定期对眼底,心血管和肾功能进行检查,以早期发现慢性并发症和及早治疗。6.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病人随身携带少量糖果以备急需,并将疾病资料、急救处理方法和家人联系方法的资料卡随身携带并置于显眼处,以便发生意外时得到及时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