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弗洛姆艾瑞克·弗洛姆(ErichFromm)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有影响力。【前言】【第一章】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第二章】个人的出现及自由的模棱两可【第三章】宗教改革时代的自由【第四章】现代人自由的两个方面【第五章】逃避机制【第六章】纳粹主义心理学【第七章】自由与民主【附录】性格与社会进程写作背景《逃避自由》一书写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两次残酷战争的现代人开始不断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对战争中人性的杀戮与残暴的根源给予反思。深处战争中的弗洛姆不断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去疯狂地屠杀他人?不同于以往思想家从经济、政治和宗教根源去挖掘战争根源,弗洛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法西斯主义盛行的心理原因,并描述现代人的孤独与不自由的生存状态。弗洛姆对自由的理解在弗洛姆看来,自由是人生存的特征,它总是同人的个体化过程相伴随的。个体化过程:个人从人与原始关系的一体化状态中分离独立的过程。婴儿从母体中诞生人类从自然界脱离出来123背景分析“当人从与自然界同一的状态中脱离出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与周围的自然界和他人有别的整体之时,人类的社会史就开始了。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种认识一直是非常模糊的。个人继续与他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他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整体,但是他还是把自己当做是他周围的世界的一部分。这一个人日渐从其原始状态中脱颖而出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个体化”,从文艺复兴到现在的数世纪的现代史中,这一过程似乎已达到了顶点”。Background个体化过程的双重意义摆脱束缚、获得自由——自我力量的增强、自我身份的认同日益加深的孤独个体化过程的双重意义“个体化的另一方面就是日益增加的孤独。原始关系提供了安全和与外界的基本的统一。儿童一从那个世界脱颖而出,他就领悟到自己是孤独的,自己是一个与所有他人相分离的个体。这一世界与人自己个体的存在比较起来,则是绝对强有力的,并且经常是带有威胁性和危险的,与这一世界相分离,就使人产生了一种无权力和忧虑的感觉。当一个人是这一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未认识到个人行为的可能性和责任时,他就不需要害怕这一世界;当一个人已成为一个个体时,他就孑然一身,面对着一个危险和极强大的世界。”个体化过程的双重意义“个人迷失在巨大的城市里,高耸入云的建筑;震耳欲聋的无线电广播,一日三变的新闻标题使人无法断定什么是最重要;百名女子同时演出,她们的动作像时钟那样精确整齐,像机器那样流畅自如,而个人却被淹没了;还有节奏强劲的爵士乐。种种细节表明人只不过是广袤空间里的一粒尘埃。他所能做的一切就是像一个长途跋涉的士兵或流水线上的工人那样随波逐流。他能活动,但独立感、意义感已不复存在。”个体化孤独虚无渺小不安全无能为力逃避孤独=逃避自由克服孤独的途径积极方法:爱与工作“另一办法,也是唯一具有创造性的,不会导致无法解决的冲突的方法,就是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自发性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在不否定个人独立性的前提下,把个人与世界联结起来。这种关系最主要表现在爱与创造性工作上,它根植于总体人格的完整性与力量之中,从而它只服从于有利于自我发展的那些限制。”克服孤独的途径消极方法:屈从权威“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使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以克服孤独感和无权利感的冲动产生出来了。……如果想这样做,可取的办法必然就是屈从,……在意识上,这样做后,可能会感到安全和满足,但他将无意识地发觉,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放弃自己的力量和完整性。”逃避心理机制在社会现象中的表现一、权威主义显性权威隐性权威放弃自我的独立倾向,与自我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也就是寻找一个新的“纽带”,以代替已失去的“原始纽带”。其最明显的形式就是渴望服从与控制他人–被虐与施虐。受虐与施虐倾向的原因都在于个人无法忍受孤立需要共生关系克服这种孤独。显性权威:“你可以做这个,你不可以做那个”隐性权威:个体(内在的良知、责任感、道德律令)伪装成一般常识、科学、公众舆论、广告权威主义“大部分现代广告……并不诉诸于理性,而是情感;像其它任何一种催眠暗示一样,它先着力在感情上征服对象,然后再让他们在理智上投降。一遍遍地重复同一模式:利用社会名媛或专吸某个牌子香烟的著名拳击手之类的权威形象的影响;用性感女郎既能吸引顾客又能削弱他们的鉴别能力;或通过购买某种品牌的衣衫或香皂刺激人的白日梦,让他们幻象生命突然发生变化。所有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非理性的,它们根本和商品的质量无关,而像麻醉剂或直接催眠法那样麻醉扼杀顾客鉴赏力。它们像电影那样具有白日梦的特点,能满足顾客的某种需要,但同时又增加了他们的渺小感和无能为力感。”逃避心理机制在社会现象中的表现二破坏欲破坏性的根源在于难以忍受的孤独与无能为力感同施虐相比,破坏欲更为极端。前者至少还保留对象,后者则彻底消灭对象的存在。“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比,我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为了避免这种感情,我可以摧毁世界,……如果我成功的驱逐了它,我仍孤独孤立,但我的孤立是光荣伟大的孤立,其中我自身之外的强大权力无法将我击碎。毁坏世界几乎是挽救自己不被击碎的最后绝望一招。”逃避心理机制在社会现象中的表现三、机械趋同大多数正常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按照文化模式提供的人格把自己完全塑造成那类人,于是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我”与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这种心理机构宛如某些动物的保护色。他们看起来,与他们的周围环境那么相似,以至于他们几乎和周围的环境,没有什么区别,一个人放弃了他独有的个性,变得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便不再感到孤独和焦虑。”谢谢文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安静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