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埃里希·弗罗姆作品思想4作者简介1作品提纲2作品内容3目录启示5作者简介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使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埃里希·弗罗姆俄国的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弗洛姆)欧洲共产主义左翼修正马克思主义卢卡奇1923年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含义•狭义:指称的是那些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于五六十年代的植根于西欧大陆并与东欧(主要是俄国)的马克思主义相对而言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或理论。•广义:指还包括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英美的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大革命浪潮的失败,使一些人对十月革命模式的普遍性产生了怀疑,加上后来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逐渐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使人们对苏联模式的“极权主义”望而生畏,但他们又不满意资本主义世界,所以试图重新研究马克思的著作并结合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成果做出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传统”的新的解释。发展逻辑做社会制度的衡量器,独立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代主题密切相联地诊断社会问题,对之进行新的理论阐发。历史地位•一方面它毫不留情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丑恶与异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不合理之处(批判意识)。•另一方面却排斥列宁提出的革命道路,否认工人阶级在社会变革中的领导地位,而把社会改良的希望寄托在少数知识分子甚至理论批判本身上(乌托邦意识)。•但他们找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广大社会力量,最后只得把自身的实践和理论相割裂,成为单纯的批评家,而不想着如何去实践自己的理论和思想。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成员多来自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尔,弗洛姆,本雅明,等。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流派。1923年成立,60年代达到鼎盛。•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代理论家的递变:•第一代:霍克海默尔、阿多尔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弗洛姆•第二代:哈贝马斯、施密特、内格特•第三代:70年代以来韦尔默尔、奥菲弗罗姆生平经历•1890是生于德国的犹太人。•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加入国际精神分析学会。•1930年发表关于基督教义的演变及宗教的社会—心理功能的精神分析的长篇论文。•1934年为逃避纳粹迫害移居美国纽约。在美国担任过怀特精神医学研究所主任。•1951年到墨西哥国立大学医学院精神分析学系任教授。•1957年回美国,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授。•1980年在瑞士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主要学术观点•一、认论人的处境•二、论人的需要•三、社会性格论•四、社会意识论•五、论现代西方人的困境与精神危机•六、社会改革论主要作品•逃避自由:1941•自我的追寻:1947•精神分析与宗教:1950•论健全的社会:1955•疯狂社会:1955•爱的艺术:1956•弗洛伊德的使命:1959•随笔:1963•心理分析的危机:1970•人类破坏性的分析:1973•要财富还是要生存历史地位•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成员。•弗洛姆深受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因而极为重视社会条件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决定作用。他的不少著作对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进行了批判。•学说也具有明显的不足。他试图综合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但实际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学说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弗洛姆的学说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唯心主义(他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中可以看出一种乌托邦的幻想空想)。作品提纲作品结构逃避的是怎样的自由为什么逃避自由逃避自由的机制自由的实现(梦想)原始的人社会共同体的人个人原始纽带安全、束缚个体化积极的自由消极的自由逃避自由权威主义破坏狂机械趋同西方民主纳粹主义作品内容写作背景《逃避自由》一书写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1941年),经历了两次残酷战争的现代人开始不断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对战争中人性的杀戮与残暴的根源给予反思。他本人作为德国犹太人又遭受纳粹的威胁,被迫流亡美国。法西斯主义对现代文明、对个人生命和尊严的威胁,促使弗罗姆去探讨与当时的社会危机直接有关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去疯狂地屠杀他人?不同于以往思想家从经济、政治和宗教根源去挖掘战争根源,弗洛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法西斯主义盛行的心理原因,并描述现代人的孤独与不自由的生存状态。作品主题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逃避自由》大致的意思,就是之所以几乎同一时间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专政,如希特勒,如苏联等等,一般通常的认为是由于他们采取了欺骗的办法上台之后,拥有巨大权力,人民没有能力将他推翻,但是弗洛姆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专制的某些做法,其实是暗合了人类心底的某些恐惧和向往的,因此才会有这样巨大的影响力。一、逃避的是怎样的自由(原始人、社会共同人)一个婴儿脱离母体,呱呱坠地,成为一个独立的生物个体。虽然这种生物的分离,是个人存在的开始,但是在功能上,婴儿仍与母亲联系在一起,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只要个人尚未完全割断这个把他与外界联接在一起的“脐带”,他便没有自由;但是这些关联给予他安全感、相与感和附着感,但它也剥夺了个体的人的地位。(个体化)自由来自“觉醒”。说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母体,人类没有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和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和自然是一体的。一旦人类察觉到了和母体的种种差异,进而察觉到了自己与“另一个人”之间的差异,这个时候,人类就不再作为胎儿,而是在觉醒中呱呱坠地了。“自由代表着一种切割和断裂,与母体的切割,与外在世界的断裂”。这种觉醒带来自由,但是其副作用就是恐惧和无助,由于人与自然、与其他物种甚至另一个人之间都存在对立,安全感和归属感便不复存在。自由对现代人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人在现代社会中脱离了传统的权威,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再是被种种条规束缚固定的,因此获得了自由,成为独立的个人。另一方面,独立的个人在解脱了以往那种一度使生命获得意义的束缚之后,也就失去了生活在固定社会结构中的安全感和相属感,于是感到孤立和不安全,趋于一种分离的状态。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困惑。总之,弗洛姆所表达的人类想要逃避和正在逃避的自由并不是那种毫无限制的无政府状态,而是“个人化”,一种充满悲剧色彩的宿命。即人类自我意识觉醒与丧失安全感并不得不逃避恐惧的宿命。二、为什么逃避自由一方面思维和行为上体现与亲人和家庭不断地疏远,另一方面自我的情感、理想和一般需求却不断地不能实现,这种伴随着孤独的自由使无能无力的人们选择逃避。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高度发展,经济自由成了“自由”主要的具体意义之一,对当代人更具重要性。这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孤独。在自由的人眼里,世界已失去了统一性,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于是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怀疑生命的意义,怀疑任何行为的根本目的。无助与怀疑麻痹了自由的人的神经,为了求得解脱,人就开始试图逃避自由。方法有很多种,譬如发泄,破坏,放纵自己的欲望,个人被群体同化等等,或者产生了想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想把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藉此克服那种孤独及无权力的感觉。比如大学毕业生,他们也许在心理上已经完全独立,然而在找工作的时候却往往碰壁从而导致要家庭继续供给生活需要,也就是说心理独立经济却无法独立,这两者间的落差势必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困境与无权力感。三、逃避自由的机制在弗洛姆的书中屡屡提及的逃避机制不外乎三个: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的丧失——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多数人所采取的逃避途径是使个人不再是个人,使他完全采纳当前文化模式给他所提供的那种个性形式,使他完全和他人一样,成为他人所希望的那个样子。逃避自由的方法有很多种,譬如发泄,破坏,放纵自己的欲望,个人被群体同化等等,或者产生了想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想把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藉此克服那种孤独及无权力的感觉。换言之,采取服从的态度。积极方法:爱与工作“另一办法,也是唯一具有创造性的,不会导致无法解决的冲突的方法,就是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自发性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在不否定个人独立性的前提下,把个人与世界联结起来。这种关系最主要表现在爱与创造性工作上,它根植于总体人格的完整性与力量之中,从而它只服从于有利于自我发展的那些限制。”消极方法:屈从权威“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使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以克服孤独感和无权利感的冲动产生出来了。……如果想这样做,可取的办法必然就是屈从,……在意识上,这样做后,可能会感到安全和满足,但他将无意识地发觉,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放弃自己的力量和完整性。”逃避心理机制在社会现象中的表现一、权威主义放弃自我的独立倾向,与自我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也就是寻找一个新的“纽带”,以代替已失去的“原始纽带”。其最明显的形式就是渴望服从与控制他人–被虐与施虐。二、破坏欲破坏性的根源在于难以忍受的孤独与无能为力感同施虐相比,破坏欲更为极端。前者至少还保留对象,后者则彻底消灭对象的存在。三、机械趋同大多数正常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按照文化模式提供的人格把自己完全塑造成那类人,于是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我”与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四、自由的实现逃避自由仅仅能帮助人忘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但由于牺牲了个人的自我完整性,所以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这种服从的结果是使人再次陷入新的枷锁之中——垄断和强权,弗洛姆认为逃避自由的倾向事实上构成了法西斯主义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他主张人除了服从自我之外不应服从任何目标,同时要重新审视理想的定义。如果一个随便的目标都可以看作理想,那么仅仅是个心理观念而已。弗洛姆给出了他的“理想”定义:“它们表示出于对某件事的欲望,这件事尚未完成,可是,这件事对达到个人成长与幸福的目的,是值得向往的。”弗罗姆提出他的“梦想”:在一个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国家里,社会应该尊重人性的发展,鼓励个人的自发感觉,鼓励创造性的思考,而个体应当自我认识,摆脱自由与束缚的恶性循环,寻找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发活动,实现自我,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应当可以看作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作品思想他在大战期间发表的《逃避自由》带有浓厚的“文明批判”色彩,在思想界引起很大反响。《逃避自由》以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著称于世,不仅如此,是一本对整个社会文明进行批判的书。积极作用:1.它直接讨论一战到二战初期法西斯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歧问题,并旗帜鲜明地抨击了法西斯极权主义,宣扬了民主社会主义,并指出民主制度是个人“积极的自由”,和自我实现的条件。2.直接论述了当时人类普遍关注的社会文明——社会心理问题,即自由与孤独,自由与责任,自我实现与逃避自由的辩证关系,明确肯定作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人类之综合过程的自我实现,否定从自由的逃避(施虐与受虐、毁灭、隐居、任我扩大、划一化)。3.明确指出教育的功能在于形成“社会人格”,促进上述的自我实现。4.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弗洛姆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体现在本书中便是作者将自由问题归结为一个心理问题,进而探讨自由的心理机制。局限:1、对“积极的自由”、“自我实现”、“民主社会”、“社会人格”等等分析大体上局限于社会心理学的、文化学的范围内,没有深入进行政治、经济、阶级的分析,因而不免有乌托邦的性质,而且,主要宣扬的本质问题是民主主义及人道主义。2、弗洛姆的积极自由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学说也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但是弗洛姆所主张的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设想,在现在看来已经不是一个可取的方案。3、弗罗姆的人性论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虚假,而他提出人人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