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A)。A、我国境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适用本法.B、外方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不适用本法C、民营企业不适用本法2.劳动保护是安全技术、(A)、个人保护工作的总称。A、劳动卫生B、劳动条件C、劳动过程D、劳动完成3.凡高度在(A)m之内的传动部件、转轴、联轴节、飞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及其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A、2B、2.5.C、34.在室外遇到雷雨时,下列哪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C)A、躲到大树下.B、冒雨奔跑.C、无处可躲时,双腿并拢、蹲下身子5.(C)主要用于防止由于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是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一种保护装置。A、绝缘。B、保护接零和接地。C、漏电保护装置。D、安全电压保护装置6.下列使用安全帽的做法,那种不正确?(C)A、附加护耳罩。B、贴上标记。C、自己钻孔加扣带7.凡在(A)以上悬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若悬空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设置安全拉绳或安全栏杆等。A、2米.B、3米.C、4米.D、6米8.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A)。A、上、摇、拨、瞄、压、扫。B、上、拨、瞄、压、扫.C、A和B都可以9.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B)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A、造成人员疲劳、厌工、设备损坏。B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C.造成消防通道堵塞,配电设施异常,10.杜邦的核心价值观是(C)A、公司安全。B.领导安全C.员工安全D.以上都是。二:判断题(30分每题3分)1.发生可燃气体火灾时,若将火焰扑灭但没有切断可燃气体的供给会发生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危险。(√)2.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氧气。(×)3.火灾致人死亡大部分是因为烟窒息,所以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时,最好有防毒面具,或者湿毛布,即使干毛巾也好,捂严口鼻。(√)4.、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5米。(√)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下颚带,没有下颚带的安全帽也允许使用。(×)5.安全第一,是说明人与物、安全工作与生产任务的关系;预防为主,是说明安全工作ﻪ中防与救、事前防范与事后处理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防范胜于救灾的指导思想.(√)6.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如考核不合格,可在两个月内进行补考,补考仍不及格,可在一个月内再进行补考。(×)7.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为保证安全,应该装设漏电保护器。(√)8.油漆场地可燃物用完及时清理,油漆稀释剂使用时不能放在强光下爆晒,应放置在通风处。(√)9.热射病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因高气温、强烈热辐射和较高的湿度等综合气象因素作用下,引起机体体温调节机能障碍,体内热量蓄积过多,使机体出现高热所致。(√)10.局部排气罩是对有毒气体实施控制,防止毒物扩散的技术装置。按其构造分为3种类型,这3种类型是侧吸罩、通风橱、下吸罩。(×)三:多选题(40分每题4分)1.设备安装时施工人员应将身上的所有物品放置在安全可靠的位置,如(A,B,C,E)等,防止金属物品落入机架内造成短路。A、项链B、锁钥C、硬币D.纸巾E、手机2.患有职业禁忌症,如癫痫病、(A,B,C,D)等疾病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A、精神病B、高血压C、心脏病D、深度近视眼3.人体触电方式,主要分为(A,B,D)。A、单相触电B、两相触电C、设备触电D、跨步电压触电4.作业人员享有对安全生产的(B,C,D,E)权利,并有权拒绝执行违反本规程的作业知情权命令。A.控制权B.知情权C.建议权D.紧急避险权E.人身保障权5.、企业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履行(B,C)等义务。A、严格安全生产执法B、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C、接受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报告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D、获知生产环境危险有害因素6.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三条件中的任一条件。燃烧三条件是指:(A,C,D)A、可燃物B、高温C、助燃物D、火源7.发生电气火灾应用(C,D)作业灭火剂。A、泡沫B、水C、二氧化碳D、卤代烷8.、新工人小王由生病没有参加安全培训及考试,为图省事,他叫别人代他考试,并偷偷在教育卡上签名,上岗后不久,他由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工伤事故,造成左手两指断肢,他埋怨企业里没有对他进行安全教育,但安全教育卡上又明明有他自已签名。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A,D)A、没有参加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操作知识B、粗为大意,冒险作业,无章可循C、企业对根本没有参加安全培训的工人也分配上岗作业D、小王本有弄虚作假9.下列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正确的有:(A,D)A、水上作业穿救生衣B、机床作业配戴有色眼镜C、操作车床或钻床时戴手套D、机械加工时女工戴护帽、高处作业戴安全带10.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A,C,E)A急性中毒B无症状中毒C慢性中毒D搭桥式中毒E亚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