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煤矿与环境保护----煤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矿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我国传统的矿山企业发展模式是依赖大量挖掘矿产资源发展经济,忽视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资源不断被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1.占用土地及粉尘污染;2.破坏植被、造成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3.地表沉降、塌陷;4.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5.水资源受到破坏和污染。1.占用土地及粉尘污染山西的的煤矿开采中的土地被侵占粉尘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很大危害2.植被破坏、造成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矿山开采占用大量土地,必然要破坏部分植被,尤其是废矸石的堆放,使矿区环境受到较大破坏。矿区植被被破坏,给矿区本身也带来极大危害。植被、土壤的徐洪能力下降,使得矸石山在雨季被冲垮的危险性增加,直接危害矿山的安全生产及矿区人民生命的安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耕地破坏(农民无地可种)3.地表沉降、塌陷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问题也日趋严重,由于对地表保护不利,尤其是一些开采深度较浅、煤层较厚或者煤层数较多的矿区,为降低成本采用非充填法开采,常常导致地表出现塌陷地区,塌陷区的发展又引发开裂、滑坡等。4.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废渣和矸石。煤矸石自燃时矸石中碳物质燃烧,其实质是碳的氧化过程。在煤矸石自燃过程中,碳氧化生成CO2和CO,燃烧充分是主要生成CO2,不充分时则CO增多。此外还产生游离碳(表现为黑烟)。而且煤矸石在运输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游离碳在水中的表现5.水资源受到破坏和污染一是对地表及地下水系的破坏二是对地表及地下水造成污染。二、煤矿开发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措施a.采用少废的才采掘工艺;b.确定合理的开拓系统;c.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d.推行废料不出窿的工艺技术;e.瓦斯抽放;f.废水治理措施。a.采用少废的采掘工艺井下废矸石源于采煤、掘进和探煤工作,采用少废工艺从源头上控制矸石产出率是实现“无废”开采的有效途径。b.确定合理的开拓系统根据煤层的赋存条件,确定合理的开拓系统,是实现少废开采的有效前提。推广神华集团大柳塔矿、潞安漳村矿实行全煤巷布置单一煤层开采,矸石基本不运出地面,简化巷道布置、优化采区及工作面参数。研究单一煤层集中开拓、集中准备、集中回采的开采技术,大幅度降低岩巷掘进率,多开煤巷,减少出矸率;研究矸石在井下直接处理,作为充填材料的技术。c.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优化采区巷道布置,采准巷道尽量布置在煤层内。合理确定采煤工作面的几何尺寸,降低矸石产出率。d.推行废料不出窿的工艺技术研究试验井下设充填硐室,将并下采掘工作产出的矸石经地下破碎硐室、充填硐室后进行充填采空区。既少占用地表土地,减轻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又可方便地在井内处理废矸石。e.瓦斯抽放预先抽排煤层中的瓦斯,可有效地减少生产中瓦斯涌出量,不仅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减轻矿井排放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途径。瓦斯抽放技术已经应用了数十年,根据不同条件已有多种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抽放方法。例如:开采煤层抽放、邻近煤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钻孔抽放、巷道抽放和综合抽放,以及卸压抽放等。f.废水治理措施一般的井下废水通常采用筛滤法和过滤法,即在水池入口处设格栅,除去大块物料,再经过滤料进行过滤,然后进入井底水仓。在矿井水仓进水的一侧构筑澄清水池,澄清水池的容积应能容纳矿井2h的正常涌水量。有时还在澄清水池前设置过滤井,过滤井的深度多为l~l.5m,位于运输大巷一侧,在过滤并内沿对角线设过滤网或带孔铁板,以便滤去井下废水中大颗粒杂质。在大中型矿井中工作的采煤机、转载机、掘进机等使用的液压油、齿轮油,液圧支架和推移刮板输送机使用的乳化油,由于管理不善产生泄漏,随矿井水排至地面污染环境。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二是完善设备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油;三是研究开发水介质单体液压支柱,不使用乳化油。对于井下防灭火的灌浆水和水砂充填的充填污水,可在井下硐室处理后循环使用。酸性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经过处理后方可外排。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及时发现水量、水质变化,找出影响因素,为地下污染预测提供依据。治理对比小结: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愈来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社会,离开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全面发展几近于空谈。科学技术进步,也是企业提高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矿业发展的实现离不开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条件。从矿山开采技术、洗选工艺技术到综合利用技术,近十年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而且其发展、提高的速度越来越快。现代设备的效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为实现矿业发展开创了空前的技术、物质条件。必须随时掌握、开发新的工艺技术,及时应用到实现矿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其在矿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