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为港口发展带来大智慧【摘要】在信息传播极其迅速的今天各种数据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它们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数据爆炸将我们带入大数据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智能便携终端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海量的数据已然成为最具价值的财富。而在这样的一个大时代背景下港口发展应转变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模式和利用方式,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抓手,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构建信息决策平台,致力打造智慧港口。【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化应用发展随着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引入,打造“智慧港口”是码头装卸公司乃至整个港口集团未来信息化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东联公司作为集团老牌码头装卸公司,有着人员多、设备量大、货种杂、生产工艺多样化等特点,是集团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的试点单位,其信息化的发展和变革客观上反映并推动了整个集团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下面就东联公司信息化发展历程为例,谈谈新技术的应用对“智慧港口”的建设带来的冲击和机遇。2007年之前,公司的信息化应用还停留在数字化阶段,主要是文档电子化、办公自动化和业务流程化等方面,只是单纯的将手工操作转化为计算机操作;2007年-2009年是公司信息化发展的跨越之年,在这期间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商务计费业务系统、库场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计件工资系统等涉及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几大系统逐步投入使用,为公司生产管理效率带来了质的提升;随着公司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公司在用的主要生产经营系统已无法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相匹配,亦无法满足公司的生产经营需求。主要原因是各类系统开发初期只是为了满足自身领域的生产业务需求,各自为政,缺乏集成度,无法进行数据共享,成为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信息交流。与此同时,与港口作业相关单位如船公司、船代、海关、国检、外理、海事等单位逐渐开发了自己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也出现上述情况。在2014年集团信息化调研工作中,各分公司和部门对信息化工作提出的建议大部分都是关于进行生产业务管理系统整合,实现数据共享方面的内容。为此,集团于2015年立项,再次将东联公司作为试点单位进行生产业务管理集成化整合升级。将东联公司生产经营所涉及的主要几大类信息系统(例如:生产、商务、劳资、设备、物资、财务等)进行资源整合,建设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流程规范以及统一风险管控的新一代港口生产经营管控系统,全面提升码头公司运营管理能力水平;推进装备智能化改造,在码头推广实施智能化生产调度模式,提高码头生产组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开发面向终端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系统,打通港内、港外移动互联信息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港口综合竞争软实力,推进“智慧港口”的建设进程。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集中在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数据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作为“大数据”。通过回顾东联公司9年来的信息化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司的发展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类生产经营的信息系统已然成为了公司的“血管”,那么这些系统数据就是“血液”了。应该说这些“血液”才是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核心,但过去大家往往对“血管”更加关注,更关心如何通过信息系统固化和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的电子化处理。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数据和信息资源的价值;第二,工具和技术不足,缺乏有效处理多种类型、不同格式数据的能力;第三,需求不足,信息化主要还是满足业务操作和中层管理的需求,真正数据分析挖掘的需求和动力不足。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将逐步从IT(信息技术)向DT(数据技术)转化,从以流程为中心向以数据中心转化,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将是如何对组织内外部的数据进行深入、多维、实时的挖掘和分析,以满足决策层的需求,推动信息化向更高层面进化。近年来,“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2010年,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短短几年内“大数据”技术迅速爆红并快速走向应用而引起人们关注。现今企业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级递增(TB(1024GB=1TB)级别跃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信息资源爆炸式激增,其中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高达85%左右。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当时刻变幻的、海量的数据出现在眼前,是怎样一幅壮观的景象?而我们在后台注视着这一切,会不会有种接近上帝俯视人间星火的感觉呢?“大数据”时代到来,为港口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带来了大智慧。大数据时代,数据逐渐变现为独特的流通货币其真正核心应用价值不在于数据本身,而是通过大数据的运用,促使港口经营业务的顺利开展,为引导公司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就港口运营方面有:透过数据揭示各类货种市场与未来不确定中的确定性,捕捉商机与先机;用数据分析港口生产运营产生的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运用量化思维和数据思维;用数据去伪存真,推动量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等。“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如何抢抓机遇,让“大数据”为公司信息化建设带来大智慧?首先,就是要做好信息资源整合,强化数据标准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模式的统一。将公司内部多个业务系统中整合最核心的、最需要共享的数据(主数据),集中进行数据的清洗和丰富,并且以服务的方式把统一的、完整的、准确的、具有权威性的主数据分发给需要使用这些数据的应用。同时,通过“数据总线”与港口码头、口岸业务单位乃至监管机构等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完善物流、通关、贸易、金融、保险等信息元的智能采集、处理、分析和决策支持。目前,正在推广应用的生产业务管理集成化整合升级项目就是信息整合工作的突出体现。其次,是构建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港口决策信息平台。基于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与决策支持是未来智慧港口服务发展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中有部分功能在集团信息化层面已经实现:一是在港口运营服务上,重点实现港口作业协同、信息共享和生产动态监控,通过港口调度指挥中心系统、商务业务管理系统、库场管理系统、设备和能源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加强对于港口运营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已实现)。二是在港航物流服务上,目标是形成多接口、多用户、跨区域、无时限的港航物流平台,为物流企业间和上下游客户提供多方协作及业务运营平台。其建设内容一般包括:面向物流企业和上下游客户,提供网上订舱、交易管理、电子商务等港航物流服务支持,推进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链上下游延展服务功能等,从而构建全程物流信息服务体系,提高智慧港口全程物流服务核心竞争力(实现大部分功能)。三是在金融贸易体系建设上,建立便捷的第三方交易平台,面向金属矿、钢材等大宗商品货物交易,提供在线交易、物流金融服务等“一站式”电子商务功能,同时以物流商贸交易平台和资金管理平台为依托,通过与银行、保险合作,建立配套物流金融信息平台、质押监管信息平台、船舶交易平台,不断拓展金融服务能力,满足物流金融服务需求、降低物流贸易风险(探索中,仓单质押融资及交易平台建设)。四是在航运交易体系建设上,重点搭建物流服务与船舶交易平台,为智慧港口的船舶交易及贸易提供国际结算、融资服务、航运保险和航运衍生品交易支撑,为各类用户提供物流信息发布和获取渠道,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提升港口的现代航运综合服务能力(探索中)。五是在通关监管服务体系建设上,通过信息数据接口,获取并发布政府主管部门港航监管信息,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和掌握航运中心动态。同时面向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监管部门以及口岸客户,提供网络化的申报、审批和管理等通关支持,实现口岸监管部门与监管场所的高效联动(已实现)。六是在信息增值服务体系建设上,以大数据中心海量数据资源为基础,为各层面经营管理提供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探索中)。功能架构图:最后,我们还需关注数据安全管理,确保大数据生态圈信息安全。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之间互联是必然的,他们会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生态圈。在这一生态圈里,存储和管理的大量数据信息是公司竞争力的核心,必须对数据安全问题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我们在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数据安全管理为前提,从公司的管理制度、流程和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协作确保大数据生态圈的数据信息安全。今后,我们将尽可能多的将公司甚至整个港口内外各种独立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让与其相关各方实现大数据的挖掘和分享,并结合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科技手段,优化提升自身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实现港口的功能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港口”!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