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政治学科新课标的理解与运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谈对政治学科新课标的理解与运用关键词新课标: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摘要本文根据著者的实际教学经验,结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节课,按照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各个教学环节逐步阐发了在政治学科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如何理解和运用新课标的。当前我们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具体到某一学科,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在教学中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新的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无疑为我们全面透彻理解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就《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节课来谈一谈在教学中是如何理解和运用政治学科的新课标的。一、对新课标教学目标的理解及在这一课的运用1、知识技能新课标改变了填鸭式教学理念,强调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鉴于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课中,在对“一国两制”的含义、主要内容、意义讲授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习政治课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如: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阅读课文发现问题的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等等,从而教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2、过程和方法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导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宏观调控下,充分调动学2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本课的五个环节:导入——讲授——总结——练习——作业中都有大量的学生活动,从而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氛围,师生互助,共同解决问题。同时为激发学生兴趣,除常规教学手段外,还辅之以多媒体课件,从视听等多角度提高学生注意力,强化学习效果。3、情感价值观政治课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和渗透德育教育的目标,而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又是一个理论和时事结合的很密切的问题,学生也比较关注,因此,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本课在知识讲授的同时,贯穿情感教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突出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的实现。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如何把枯燥的内容讲活?如何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用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是一个关键。本课针对当今中学生对流行歌曲都很感兴趣这一特点,采用歌曲的方式导入新课。首先展示课件(第一张幻灯片,配合声音和画面),让学生欣赏童安格的歌曲《把根留住》并体会歌中的感情,以此先声夺人,形成轻松的课堂气氛。然后,教师设置问题:“《把根留住》反映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什么样的共同愿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本课题目,开始本课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进行了知识的正迁移。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施。教师为引导学生思考,首先设疑:我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回答。然后,教师展示课件(课3件内容包括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并配以香港地图及有关条约名称),进行总结。这样通过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讲述,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深化学习动力。通过对台湾问题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台湾必须回到祖国怀抱,为后面的讲解做好铺垫。在讲到“一国两制”的依据时,教师先进行客观分析,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然后启发性引导,既要祖国统一,又要保证这些地方的繁荣和稳定,应采用什么样的方针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通过这种启发的层层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跟住老师的思路,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一国两制”的实施,不能采用流水帐的方式进行回顾,而是结合课件(香港、澳门回归纪实,配声音《国歌》和画面),让学生再一次回到历史,再一次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学生思想得到升华的同时,自然记住两个历史事件: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继而明白了一个结论:“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的实施。第二个问题:“一国两制”的含义和主要内容。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为此采用了以教师精讲为主的方式进行。首先由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什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提高学生阅读归纳能力。教师重点强调“一国”的含义,并说明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台湾都不具有主权实体的性质。“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的讲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教师强调祖国统一是将香港、澳门、台湾统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帜下,而不是相反。“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这样,让学生自然地联系了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方面的问题有个全面的了解。“两制”并存,国家的主体是4社会主义制度。教师分析说明两制并存≠两制并列,并设问:这符合什么样的哲学原理?以此进行学科内渗透。结合本课教学难点,教师设置问题:“一国两制”会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学生思考后,教师展示课件(该问题的答案)并进行总结,以直观方式突破本节课教学难点。“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教师展示课件,说明高度自治权的表现。并重点解释的高度自治≠完全自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外事权≠外交权,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我党制定政策的灵活性和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性,还可以使学生的辨析力得到提高,并可运用该理论解决有关时事问题,如台湾能否重返联合国的问题。第三个问题:“一国两制”的意义。首先由学生阅读教材并联系时事进行讨论,以此培养学生勇于发言和勤于思考的精神,并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展示课件并进行总结。并提出“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但并不意味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放弃武力。为此安排了如下材料:“如果发生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外国侵占台湾;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我们将使用武力”。为了说明“一国两制”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采用课件加以配合解释(香港平稳渡过亚洲金融危机的史实及画面)。第四个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首先请学生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展示课件),并设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我国的统一大业完成了吗?台湾海峡真是浅浅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时事进行总结(展示课件),如:陈水扁上台;“一边一国论”。最后教师说明虽然我国统一大业还面临阻力,但我们盼望祖国统一信心不变,我们最终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从而落实本节课的德育目5标,体现情感教育。3、课堂总结首先展示板书设计,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文内容有个系统把握并突出教学重难点(展示课件)。构想提出的原因一构想的提出和实施构想的主要依据个构想的实施国含义家含义和主要内容一个中国主要内容两制并存高度自治两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种伟大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有利于港、澳、台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为提高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辨析题总结:两制并存≠两制并列高度自治≠完全自治外事权≠外交权一国两制≠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改变一国两制≠我国国家性质的改变4、围绕本节课教学难点分梯度设置选择练习(展示课件)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解释、分析。65、结合政治课开放性特点,设置作业:收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取得的新业绩,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总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并运用新课标,讲好讲活每一节课,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参考资料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思想政治(必修)三年级(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