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音寺镇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要求,依托“行知互动剧场”品牌推进,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成长空间,突出基本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丰人。二、主要内容1.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2.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3.言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24.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5.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6.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7.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8.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参加升国旗、入队、入团、毕业、传统民俗等仪式活动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三、实施途径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中小学《少先队活动》和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教学中强化文明礼仪教学要求,鼓励学校开发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深入发掘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课程中蕴含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资源。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广泛开展主题班(队)会、主题团日、升国旗仪式、运3动会、艺术节、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活动,充分展示文明礼仪教育成果。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纳入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每年暑假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文明礼仪素养、文明礼仪示范意识和文明礼仪教学能力,以此带动和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2014年春季学期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利用各类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帮助家长掌握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内容,引导家长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做好文明礼仪示范。幼儿园阶段,重点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培育健康身心、进行道德启蒙;小学阶段,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习惯、明确道德认知;初中阶段,重点关注孩子青春期的身心健康,帮助孩子增强道德观念、法制意识;高中阶段,重点帮助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培养意志品格、树立人生理想。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各类妇女儿童活动阵地作用,开展礼仪实践亲子活动。组织家庭亲子共读,提升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广泛开展“大手牵小手、文明一起走”等主题活动,引导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示范、当榜样,尤其是对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不文明行为,要及时纠正,做到不溺爱、不放任。3.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养成作用。组织和引导未成年人走进社区、文博场馆、旅游景区等场所,开展清洁卫生、4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等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做“文明小义工”。组织和引导未成年人走进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困难家庭等,为特殊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做“爱心小天使”。利用中小学生寒、暑假期,举办各类文明礼仪冬令营、夏令营,帮助未成年人学习和践行文明礼仪规范。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在中小学周边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为未成年人践行文明礼仪作出示范。在社区和村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楼院、楼道、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营造互助友爱、彬彬有礼的邻里环境,以此带动未成年人养成崇德向善、崇尚文明的良好习惯。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乡村学校少年宫、校外教育辅导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之家等各类校外实践阵地,要开发文明礼仪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组织文明礼仪规范公益培训,引导未成年人参加各种自立自强的体验活动。各类免费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博场馆等,要主动为未成年人参观学习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支持。4.充分发挥仪式教育的激励作用。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通过举行入学仪式,重点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通过举行成长仪式,重点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5帮助之恩。通过举行青春仪式,重点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通过举行成人仪式,重点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学校举行成人礼时,要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代表进行现场指导观摩。各中小学举行入队仪式、入团仪式时,可结合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一起进行,引导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做文明有礼的青少年,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四、组织领导1.摆上重要位置。青少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要强化学校责任,在课程改革、教材研发、师资配备、课时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作出安排,明确专人负责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同时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能,依托各自活动载体和工作品牌,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共同把教育活动引向深入。2.创新教育载体。组织创编未成年人喜闻乐见、家长教师欢迎的童谣、故事、公益广告、情景剧、礼仪指导手册等,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要采取总结分析、案例解读、现场观摩等形式,切实增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要加强专家团队建设,邀请相关社会学家、教育专家、德育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德育主任建立专6家库,定期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专题研讨。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地方传统文化中以礼养德的思想精华,使之体现在“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中。3.加强考核评价。要突出工作评价和效果评价这两个重点,探索建立规范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推动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要优化教育评价标准,把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把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奖的依据之一;把教师和行政人员在教学和管理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引导他们做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示范者和引路人。要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情况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列入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和谐校园”的考核指标。4.营造教育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加强对“八礼四仪”的宣传解读,加强对教育活动进展情况、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的宣传报道,利用各类媒体开设礼仪教育专栏和专题节目,不断扩大礼仪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未成年人学礼、懂礼、守礼、践礼的浓厚氛围。把文明礼仪规范要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之中,打造文明守礼正能量。中小学、幼儿园和社区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张贴悬挂文明礼仪教育标语、7宣传画;要把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纳入户外广告、楼宇电视、社区电子屏公益广告内容,让文明礼仪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