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2研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培训课程(教学人员版·中级)师大版山东初中教师教育技术中级培训项目模块2研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问题模块说明本模块将引导学员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内涵,并通过案例研讨使学员深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见表现方式和问题误区,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框架和各种有效性方法,及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并用思维导图创建主题单元的设计框架模块活动•活动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2: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方法•活动3: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活动4:用思维导图创建主题单元设计框架•信息技术对课程结构要素影响分析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研讨记录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方法综合表•思维导图学习成果活动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什么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活动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20)第1步理解课程的结构要素目标过程内容评价活动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结构的四要素目标:指课程所需要达到的各类教学目标,按照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包括认知、情感态度、运动技能等三类。在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划分为三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指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内容和辅助资源,可以包括教科书、电子光盘、挂图、模型、配套手册等。过程:指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涉及到课程活动、课程任务、课程工具等。评价:指在课程实施各环节中所开展的各类评价,它能够有效保障课程的实施效果。活动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2步:分析信息技术对课程结构各要素的作用技术目标过程内容评价活动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活动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作为资源获取、加工、利用工具作为知识创建、展示、演示工具作为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手段作为交流、通讯、协作平台作为练习、测试、评估工具活动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读案例2-1《圆明园的毁灭》分析本案例。看看案例中所运用的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的结构要素(目标、内容、过程、评价)产生了哪些影响?个人研读、小组研讨、全班交流活动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节课教学基于一个多媒体教室的学习环境展开,因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身成为了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极具感染力的网络环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身感悟、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加工信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教师制作了《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课件,其中包含“名园风光”(名园四十景的部分画面)、“课文赏析”(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并显示图片,比如:众星拱月、亭台楼阁、山乡村野、平湖秋月等)、“拓展延伸”(整理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明园文物今何在》、《明园浩劫》等文章)等几个板块,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扩展性学习提供了资源,搭建了平台。因而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感知,资源网站丰富了教学内容,BBS促进了学生的交流沟通;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支持学生用电子文稿制作作品。案例分析资源网站丰富了课程内容,学生在感知圆明园曾经的辉煌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圆明园毁灭的耻辱,无形中增强了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起到了显著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运用了电子档案袋和学习成果评价量规。这里面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评价整合的特点。案例分析模块2研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第1步研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个人阅读案例全班交流案例2-2《基因的分离定律》思考案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透视)活动2:探究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的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简析此案例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问题透视”中已有提示。还可以继续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没有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学习内容;多媒体课件没有提供合适的问题导引,没有为学生的后续试验方案设计提供思路;没有为学生的小组学习和演示文稿制作提供相应的评价量规……阅读并分析案例模块—模块2—研习—活动2第一步:每组重点分析一个案例,小组代表全班交流案例2-3《染血的汉碑》(1组)案例2-4《古希腊文化》(2组)案例2-5《窦娥冤》(3、4组)分析:这些案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无效原因及改进策略。案例编号主要问题原因优化方法教育理论案例2-2案例2-3《染血的汉碑》案例2-4《古希腊文化》案例2-5《窦娥冤》教学时间安排不够缺乏对整个教材的把握能力内容组织方法中观设计学生只关注技术工具,不关注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教学引导问题思维引导方法首要教学原理课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教学环境设计方法全空间教学环境资源检索效果不理想没有对网络资源作有效的整理资源组织方法小组任务有组长一人包揽问题设计太多,没很好引导教学小组分工不明确教学活动设计方法对学生的考评要求不明确教学评价设计问题设计方法教学活动特性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活动2:探究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的方法第2步理解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的方法•内容组织方法•思维引导方法•学习活动设计方法•资源组织方法•学习环境创设方法•学习评价设计方法(个人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活动2:探究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的方法请结合以上内容,与小组学伴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优化方法进行综合归纳,并尝试举例。完成P49表2-51.策略优化作用举例单元化规划问题化设计多样化活动主题化教学资源全空间环境多元化评价其它当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能力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了一个阶段课程的学习目标后,首先要考虑如何围绕学习目标达成的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来重新集中建构学习内容;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达成的步骤设计有序的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思维引导问题链,设计必要的、多样的学习活动,同时考虑学生的能力基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支持,考虑为学生的学习选择必要的合适的学习环境;当然,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始终能够有效进行,我们还需要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包括开始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学习完成阶段)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要求考虑设计必要的评价方法。换句话说,围绕课程结构的四要素,我们追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优化效果,需要探究学习内容的组织、思维引导、学习活动设计、资源组织、学习环境创设、学习评价设计等方法。案例分析后的归纳活动3;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第1步研习主题单元案例研读案例2-6,注意如下两点:主题单元教案的主要设计要素有哪些?这则主题单元的教案与传统的教案有哪些不同之处?这则主题单元的教案如何体现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的6种方法?简单电路的背景资料简单电路的背景资料简单电路的背景资料简单电路的背景资料主题单元包含了4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用3个专题来组织5课时的教学和一些课外的活动;确定单元的对应课程标准和整体学习目标;为主题单元设计问题,用问题情境引领各专题的学习;在专题中进行相应的设计(概述、目标、对应课标、问题、教学环境和资源等);分专题进行学习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专题1采用授导型的教学;专题2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恰当地使用适当的技术;......简单电路主题单元我们把这四篇课文的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因为它们都统属于电学这个范畴之中,设计三个专题来组织教学活动。专题一:怎样可以同时点亮两只小电珠。解决电路的连接与串联、并联的知识;专题二: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解决导体和绝缘体及用电安全常识;专题三:电从哪里来。解决电的来源、节约用电等知识,并为将来学习能的转化做伏笔。这三个专题的确定是源于教材,且基本覆盖了教材的全部要求,又不拘泥于教材,适当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简单电路主题单元第2步分析设计要点什么是主题单元设计?为什么要进行主题单元设计?如何进行主题单元设计?活动3;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什么是主题单元?主题单元由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活动3;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为什么提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多向沟通.有利于在学科课程的背景下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结构化。为基础性、结构性的教学内容与生成性的内容的联结提供了可能.进而为学术性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提供了空间,为学生获得一种结构化的、有意义的生活创造了条件。活动3;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设计主题单元有助于教师处理好几种关系教材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课堂教学和课外延伸的关系;常规手段与技术整合的关系活动3;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2分析主题单元设计要素分析主题单元设计素确定主题及核心概念描述主题单元的多样目标及对应课程标准分析主题单元涉及的教学内容设计主题单元可包含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任务根据学习成果及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过程设计不同学习活动过程所适合的评价方式为主题单元设计和创建资源活动3;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确定主题描述目标对应标准设计成果规划任务设计过程设计评价创建资源主题单元设计流程活动3;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活动4:用思维导图创建主题单元设计框架第1步认识知识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TonyBuzan)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托尼.巴赞本人将思维导图定义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枝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枝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枝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枝上;各分枝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活动4:用思维导图创建主题单元设计框架•思维导图的制作软件有很多,本教材以FreeMind为例•需要提醒的是:使用FreeMind,需要一个必需的java运行环境安装组件JDK。请你先安装JDK,再安装FreeMind。活动4:用思维导图创建主题单元设计框架•FreeMind软件的基本操作:•新建一个思维导图→•插入子节点→•生成子节点,输入内容→插入平行节点……→•长节点的编辑•思维导图文件的保存和打开→软件制作的思维导图:活动4:用思维导图创建主题单元设计框架活动4:用思维导图创建主题单元设计框架第2步:用思维导图创建主题单元设计框架请参照图2-9,对你所要设计的主题单元进行初步规划,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课程的结构要素;•信息技术对课程结构要素的影响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框架;•理解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的方法;•理解主题单元上午综合特性;•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创建主题单元设计框架;……模块小结教育技术培训课程(教学人员版·中级)师大版山东初中教师教育技术中级培训项目谢谢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