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环境相关概念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三、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四、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方法五、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六、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级主要内容第三节生态环境状况信息采集一、生态环境相关概念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这一解释对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具体的交代,即光、热、水、土、气、动植物,以及这些自然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可以认为“生态环境”具有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含义,与一般环境更不同的是,它具有了生态学的理念,表示从生态学角度看问题。对生态环境一词的提法目前依然存在分歧。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2.1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数值范围0~100。2.2生物丰度指数指通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2.3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五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2.4水网密度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的丰富程度。2.5土地退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内土地退化程度。2.6环境质量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受纳污染物负荷,用于反映评价区域所承受的环境污染压力。2.7林地指生长乔木、灌木、竹类等的林业用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他林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8有林地指郁闭度大于30%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成片林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9灌木林地指郁闭度大于40%、高度在2m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10疏林地指郁闭度为10%~30%的稀疏林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11其它林地包括果园、桑园、茶园等在内的其它林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12草地指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5%以上的各类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郁闭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13高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长茂密。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14中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为20%~50%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稀疏。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15低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为5%~20%的天然草地,此类草地水分缺乏,草被稀疏,牧业利用条件较差。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16耕地指耕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果、农桑、农林用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滩涂。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17水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稻和旱地轮种的耕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18旱地指无灌溉水源和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有水源和浇灌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旱作物耕地;以种菜为主的耕地,正常轮作的休闲地和轮歇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19水域湿地指天然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包括河渠、水库、坑塘、海涂和滩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20河流(渠)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线状水体。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21湖泊(库)天然或人工作用下形成的面状水体。包括天然湖泊和人工水库两类。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22滩涂湿地指受潮汐影响比较大海边潮间带水分条件比较好的土地,或河、湖水域平水期水位与洪水期水位之间的土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23建设用地指城乡居民点及县辖以外的工矿、交通等用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24城镇建设用地指大、中、小城市及县镇以上建成区用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25农村居民点指农村居民点。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26其它建设用地指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厂矿、大型工业区、采石场,以及交通道路、机场及特殊用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27未利用地为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或植被覆盖度小于5%的土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28沙地指地表为沙覆盖,植被覆盖度小于5%的土地,包括沙漠,不包括水系中的沙滩。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29盐碱地指地表盐碱聚集,植被稀少,只能生长耐盐碱植物的土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30裸土地指地表土质覆盖,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31裸岩石砾指地表为岩石或石砾,植被覆盖度小于5%的土地。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32其它未利用地指其它未利用土地,包括高寒荒漠、苔原、戈壁等。2.33河流长度特指是空间分辨率30m×30m的遥感影像能够分辨的1:25万水系图上的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河流及主干渠长度。单位:km。数据来源:遥感更新和国家地理中心1:25万基础地理数据。2.34近岸海域面积海岸线以外2km海洋区域。单位: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2.35土地轻度侵蚀评价区域内受自然营力(风力、水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土壤侵蚀模数≤2500t(km2·a),平均流失厚度≤1.9mm/a的区域。单位:km2。数据来源:地面监测与遥感更新相结合。2.36土地中度侵蚀指评价区域内受自然营力(风力、水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土壤侵蚀模数在2500~5000t(km2·a)之间,平均流失厚度在1.9~3.7mm/a之间的区域。单位:km2。数据来源:地面监测与遥感更新相结合。2.37土地重度侵蚀指评价区域内受自然营力(风力、水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土壤侵蚀模数>5000t(km2·a),平均流失厚度>3.7mm/a的区域。单位:km2。数据来源:地面监测与遥感更新相结合。2.38水资源量指被评价区域内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的总量。单位:百万m3。数据来源:统计数据。2.39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指被评价区域内每年由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交通工具等产生并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单位:t。数据来源:环境统计年报。2.40COD年排放量指被评价区域内每年由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产生并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总量。单位:t。数据来源:环境统计年报。2.41固体废物年排放量指被评价区域内每年由于工业生产产生并排放的固体废物总量。单位:t。数据来源:环境统计年报。2.42降水量指被评价区域内年度降水总量。单位:mm。数据来源:统计数据。2.43归一化系数归一化系数=100/A最大值。A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三、评价指标计算方法3.1生物丰度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3.1.1权重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见表1。3.1.2计算方法生物丰度指数=Abio×(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Abio,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3.2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3.2.1权重植被覆盖指数的分权重见表23.2.2计算方法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Aveg,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3.3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Alak,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Ares,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3.4土地退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3.4.1权重土地退化指数分权重见表3。3.4.2计算方法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Aero,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3.5环境质量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3.5.1权重环境质量指数的分权重见表4。3.5.2计算方法环境质量指数=0.4×(100-ASO2×SO2排放量/区域面积)+0.4×(100-ACOD×COD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体废物排放量/区域面积)ASO2,SO2的归一化系数,ACOD,COD的归一化系数,Asol,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四、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方法4.1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见表5。4.2EI计算方法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五、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将生态环境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6。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见表7。六、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