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學報第16卷第4期2011年12月1文化產品設計程序徐啟賢*林榮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assah16@gmail.com**rtlin@ntua.edu.tw摘要每個國家的傳統文化與生活型態,均具有獨特的識別性。當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成為目前各國經濟發展策略的趨勢之際,臺灣豐富多元的族群文化特色,足以提供設計領域潛在的應用價值,成為創意來源及概念發展的依據。但目前文化產品研究,偏向理論模式的探討、架構層次屬性、或是提出產品設計的策略等,惟有發展一套適合文化產品設計的程序,以提供設計文化產品時的參考依據,則益形重要。本研究主要區分為二個階段實施,首先經由文獻探討及綜合專家意見,擷取情境故事法及產品語意學適用於文化產品設計的部分,再於設計過程中佐以文化特色的彙整分析,發展文化產品的設計程序。第二階段則是據以進行設計創作,探討文化特色在產品設計應用上的可行性,藉以檢視設計程序的運用成效。最後,提出相關研究建議,以供後續研究參考。關鍵詞:文化產品、設計程序、文化特色論文引用:徐啟賢、林榮泰(2011)。文化產品設計程序。設計學報,16(4),1-18。一、前言隨著生活需求層次的提昇,消費市場進入強調體驗及美學經濟的時代,區域文化的獨特性、創意知識的建構等,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元素。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已經是目前各國經濟發展策略的趨勢,例如,英國白鑞製造產業的轉型(Yair,Press,&Tomes,2001);南太平洋斐濟舉辦的民俗文化藝術節活動(彭蕙仙,2009);或是德國持續推廣慕尼黑啤酒節等,莫不藉此傳承文化資產、營造國家整體形象與提昇產業競爭力。在臺灣,政府也陸續經由推動「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六大新興產業」政策、及「創意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落實辦理有關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事宜(文建會,2009)。每一個國家本身的傳統文化與生活型態,都具有獨特的識別性,在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利用文化特色所進行的設計應用,可以提升產品獨特性與增加消費體驗(Handa,1999;Yair,Tomes,&Press,1999;Yair,Press,&Tomes,2001)。而隨著產業結構的轉變與外移,經由設計「提高價值」,與透過文化創意加值產業,並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正是目前需要努力的目標(林榮泰、林伯賢,2009)。近年來,華人文化受到全球矚目。臺灣社會多元的族群文化、民眾熱情友善的形象,已經成為國際間認同的特色。當全球消費市場的產品,因相似的功能與形式,而逐漸失去獨特的識別性時,呈現地方2文化產品設計程序特色的產品,則變得愈來愈重要;臺灣豐富多元的族群文化特色,足以提供設計領域潛在的應用價值。值此文化創意產業的議題受到全球重視之際,設計產業應用文化特色的例子亦逐年增加。但目前多數的文化產品,常見的呈現形式多為形態的仿效,或紋飾的轉貼應用,往往忽略文化意涵的表現,無法透過產品設計以提升生活文化(林榮泰,2005a;李如菁,2007)。因此,開發強調文化價值與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已經成為設計過程中的關鍵,值得深入探討如何將傳統文化特色應用於現代產品設計中。設計領域研究關於文化產品的探討論述,正方興未艾。例如,何明泉、林其祥、劉怡君(1996)曾從設計訊息傳達溝通的角度探討文化訊息之表徵,解析設計中的文化要素,提出文化商品設計的要點與建議。林漢裕、林榮泰、薛惠月(2005)指出,應該妥善運用漢字並嘗試將形和義的特性融入到設計中,讓產品造形更具意義性。李如菁、何明泉(2009)則綜合博物館與產品設計領域對於博物館文化商品的論述,對博物館文化商品的形成提出新的建議。國際相關研究部分,Leong和Clark(2003)曾提出研究文化產品設計的架構,形成文化整合的設計論點。Lee(2004)則提出跨文化設計研究的方法學架構,探討文化變數與設計特徵,如:機能、美學以及象徵符號之間的關係。Lin(2007)藉著探討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內涵與精神,將之再現於現代生活用品設計,在國際跨文化設計研究領域引起廣泛的迴響討論。Moalosi與Popovic以及Hickling-Hudson(2007)則提出在當地文化背景下,探討社會文化因素、設計師與使用者間,經由產品所產生的相互關係模式。綜合目前的相關研究,均偏向理論模式的探討、架構層次屬性、或是提出產品設計的策略等,惟缺乏整體設計執行的研究探討。Lin(2007)亦指出,後續需要發展詳細的設計程序,以提供設計文化產品時的參考依據,而本研究則為其相關後續研究的成果。主要研究目的在於發展文化產品的設計程序,據以進行設計創作實務,並提出後續研究的相關建議。二、文獻探討文化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有助於提昇民眾生活品質與社會文化層次,從早期形隨機能而變的造形原理,到今日設計領域陸續發展出的許多設計思維,設計已不再只是追求產品機能與優美造形,更應致力於文化的傳承與維繫,關注社會問題並藉以重新定位人們的生活型態。Leong和Clark(2003)指出現代的產品設計,藉由文化知識的探索及理解,得以建構設計發展的新方向,而且將可使當代設計學說和創新設計的呈現更為豐富。茲將相關之議題,如:文化產品的探討、臺灣的原民文化與設計呈現探討、文化產品適用的設計方法探討等,說明如下。2-1文化產品的探討從80年代開始,由於科技的不斷創新,使得許多的創意成為可行,而設計更可以在產品呈現及人機互動方面詳加探討,以滿足消費族群的需求。McDermott(1997)認為,未來的工業設計必須回歸到人文美學的觀點,科技只是技術層面的輔助,不能用來主導設計。所以,設計的思維內涵,必須轉換為對人文的關懷,考慮消費者使用產品時的情感變化。產品設計將不再只是沿襲產品形態分析或純粹的市場調查工作,那樣只能觀察到消費者的生活現象,卻無法發掘他們生活的內涵(何明泉、林其祥、劉怡君,1996)。隨著設計思維的改變,產品開發的訴求也隨之轉變,ICSID年會中曾提出「設計程序三角形」的議題,把產品設計定義為:在設計、市場與製造三者之間,尋求獲得最適化的解決方案(陳文印,1997)。但目前所謂的設計程序三角形,已經轉變為:著重使用者、設計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交互概念;林榮泰設計學報第16卷第4期2011年12月3(2005a)根據前述的「設計程序三角形」,提出從科技產品轉型為文化產品時不同的開發模式,科技產品與文化產品的轉化關鍵是文化因素,而把技術領域轉化為人文領域的重點則是人性因素的探討,如圖1所示。根據語言、人類與社會學者之論述,文化為人類在文明進化過程中努力的產物,包括了:語言、風俗、宗教、藝術,思維方法和生活習慣等。綜合學者們之觀點,可以將文化概分為三個範疇:(1)物質文化-舉凡和食衣住行有關的事物;(2)社群文化-包括人際關係和社會組織;(3)精神文化-包括藝術和宗教等方面(黃文星、陳永坤,2009)。而文化產品,即是針對器物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因素,加以重新審視與省思,運用設計將其文化因素尋求新的現代面貌,並探求器物使用的精神層面滿足(何明泉、林其祥、劉怡君,1996)。Leong和Clark(2003)曾提出,研究文化產品設計的簡單架構,將之區分為:包含形體的、行為的、心理的文化空間觀點,形成文化整合的設計論點。而以這個架構為基礎,再經由文獻探討,徐啟賢(2004)將其三個層次區分解釋得更為詳盡,並將對應產品設計時所需考慮到的設計屬性列表說明;經林榮泰(2005b)進一步整理,提供設計發展時,無論是實體的、使用行為的或意識型態層次的文化產品應用,可以更容易的比對文化特色及思考產品的設計呈現,如圖2所示。而在各個研究階段,此圖表也正可以用來探討文化產品設計時應該思索的關鍵。圖1.文化產品與科技人文的關係(林榮泰,2005a)圖2.文化特色轉換產品設計的屬性層次(徐啟賢,2004;林榮泰,2005b)2-2臺灣的原民文化與設計呈現探討每個地方的傳統文化,會呈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各地獨特的圖紋或造形意象,無形中在生活器物中會表露出來。全球化趨勢帶給人們便利的物質生活,而地域性文化特色,則可提供人們探尋豐富的生活品質及精神意涵。日本已故工藝教育家小池新二教授曾指出,可以成為臺灣現代設計應用的文化背景有:(1)原住民的山地文化;(2)四百年前傳到臺灣來的華南文化;(3)展示在故宮博物館四千年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王銘顯,1995)。臺灣的文化背景除了上述三個文化主體外,亦包含了伴隨政府遷臺而來的外省族群及少數民族等。但由於原住民文化是臺灣悠久的族群文化,除符合近年來本土文化認同及族群關懷省思的原因外,更因原住民文化具有獨特鮮明的文化特色,在設計構思及造形建構等方面,均可以提供豐富的創意刺激與聯想,亦加深了探討的價值。臺灣原住民是南島語族群分布的最北端,由於,臺灣孤懸海隅,在清朝末年漢人大量移民來臺之前,原住民文化曾經是臺灣歷史的主體(薛化元,1999)。至今,仍保有率真的風格,雖然,原住民族群及習俗分殊,但受環境支配與利用環境的狀況卻彼此類似,近海者捕魚,山居者打獵。而衍生的物質文化4文化產品設計程序在其具象與實用性特質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社會意涵(李莎莉,2000)。在原住民社會中,器物用品除了實用功能外,透過其形制與紋飾變化,不只是獨特美感的呈現,從中更傳遞著情感與文化意涵,或訴說著事件與傳說等。而形制紋飾的使用,也具有社會意義,其使用的時機及方式皆有規定,例如,達悟族拼板舟紋飾的使用,具有祈求平安與豐收的意義;又或者是原住民的傳統服飾穿著會因階級、年齡、性別而有所不同。而在設計文化產品時,如果能就其文化意義多加探討而進行設計應用,除了可以發掘更多創意來源,所設計出來的產品,其文化意涵更可以有跡可尋。林榮泰(2005b)曾指導學生以原住民陶壺為設計創意來源,探討其衍生的文化產品類型。見圖3中的A圖是利用陶壺的形狀、紋飾等形體特徵,轉換成手提袋設計,屬於形體層次的轉換。B圖是從陶壺的使用功能、行為等特性,轉換成不繡鋼的水果盤,也就是行為層次的轉變。而C圖則是鏤空人形的燭臺,當點上蠟燭時,燭火隨風搖曳,印在燭臺外的人影,有如原住民圍著營火舉行的慶典儀式,則是心理層次的轉化。當設計文化產品時,因文化特色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涵,必須探究解析文化屬性,尋求文化特色與產品呈現間合理的轉換脈絡。在這般設計概念發想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不確定性,對設計者而言,是不容易掌握的。藉由「文化產品屬性」與「設計思考轉換」資料的協助,見圖3,除了可幫助瞭解與探討文化特色外,亦有助於設計過程中,思考各個層次的文化產品應用,設計具有文化意涵的產品。即使是實體層次的文化產品應用,都可以藉著色彩及紋飾的瞭解與運用、材質運用搭配的創新、擷取整體或局部的造形特徵、線條的強化或簡化、細節處理的取捨,構件的重組運用等方面的思索探討,致力於文化特色的轉換應用與產品的設計呈現,而不只是形態的仿效,或為紋飾的轉貼應用。圖3.文化產品的設計呈現探討(本研究整理)2-3文化產品適用的設計方法探討隨著消費需求的轉變,目前產品除了使用功能與實用性外,還必須兼顧消費者認知與產品訴求等面向(Norman,2004)。當全球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之際,消費市場日益重視具有展現其文化特色與美感表現的產品。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簡稱UNESCO,2005)更認為,文化產品具有的經濟和文化的雙重性質,通過體現和傳承文化表現形式,成為文化特徵、價值觀和意義的載體。總體而言,目前的設計方法,可概分為:幫助構想產出的方法,著重在概念的發散拓展;以及在設計過程中導引設計進行的程序方法。其中,情境故事法(scenario)為設計業界與設計教學時常用的設計方法(黃麗芬,2002;陳致綱,2003)。是依「以使設計學報第16卷第4期2011年12月5用者為導向」的基本原理,於設計開發過程中將使用者的特性、事件、產品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透過視覺化及實際體驗的方式,描述將來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