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生僻字的读音;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字、异体字;掌握文中重点词语;掌握文中重点语句的今译;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活用及语序变化等古汉语语法现象。2.掌握《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方技略》的大致内容。3.了解汉代图书典籍的分类整理情况。[教授方法]教师讲授为主,讨论式为辅。[教授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一、生僻字燔朕歆疝瘅拙黔乖陨怵二、繁体字滅鐵條總縱劑憂三、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1、昔仲尼没()而微言绝。2、战国从()衡()。3、诸子之言纷然殽()乱。4、原人血脉、经落()、骨髓。5、辩()五苦六辛。6、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7、调百药齐()和之所宜。8、以瘉()为剧。9、反()之于平。10、犹慈()石取铁。11、《五脏六腑痺()十二病方》。12、聊以盪()意平心。13、今其技术晻()昧。四、重点词语1、(仲尼)没2、从衡3、燔(灭)4、(之)败5、书(缺)6、闵(焉)7、诏(光禄大夫)8、条(其篇目)9、会(向卒)10、卒(父业)11、删(其要)12、右(医经)13、原(人血脉)14、起(百病)15、用(度)16、度(箴石)17、假(药味)18、因(气感)19、辩(五苦)20、反(之)21、及(失)22、中医23、(之)际24、节文25、寿考26、怵惕27、索隐28、行怪29、(有)述30、(一)守31、晻昧32、序(方技)五、指出语法现象1、以愚黔首。2、向辄条其篇目。3、以备篇籍。4、同死生之域。5、生生之具。六、今译1、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2、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3、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4、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七、阅读頃余之舊契讀孟堅漢書藝文志載五苦六辛之說而顔師古輩皆無注解渠特以問余余顧其內經諸書中亦不見其文既相別矣乘蹇且十里外颯然而悟欲复回以告予之舊契已歸且遠乃令載之以示來者夫五者五臟也臟者裏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病在裏者屬陰分宜以苦寒之藥湧之泄之病在表者屬陽分宜以辛溫之劑發之汗之此五苦六辛之意也顔師古不注蓋闕其疑也乃知學不博而欲爲醫難矣余又徐思五積六聚其用藥亦不外於是夫五積在臟有常形屬裏宜以苦寒之藥湧之泄之六聚在腑無常形屬表宜以辛溫之藥發之汗之與前五苦六辛亦合亦有表熱而可用柴胡之涼者猶宜熱而行之裏寒而可用薑附之熱者猶宜寒而行之余恐來者不明內經發表攻裏之旨故並以孟堅五苦六辛之說附於卷末(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攻里发表寒热殊途笺》)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正文译文】【原文】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诘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今译】从前,孔子死了之后,含义深远精要的言论就断绝了,他门下七十几个有才学的弟子死后,有关六经要义的解说就不一致了。所以注释《春秋》的分为五家,传注《诗经》的分成四家,《易经》也有数家为之作传。战国时期,合纵连横之士到处游说,真理与谎言争论不休,诸子百家的学说极为混乱。到了秦朝,秦始皇担心这些思想会危及他的统治,于是便焚烧书籍,用这种办法愚弄黎民百姓。西汉建立了,高祖革除了秦朝的弊政,大量收集文化典籍,广泛地开辟献纳书籍的途径。到了汉武帝时代,文字残缺,书简脱落,政治文化制度崩溃,汉武帝很感慨地说:“我对此很忧虑啊!”于是建立了藏书的策府,设置了抄书的机构和官员,下到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传注,全部收藏在皇家图书馆。到汉成帝时,因为书籍散失严重,便派谒者陈农向全国征集遗失的书籍;又命令光禄大夫刘向校勘经书与传注、诸子之书及诗赋;命令步兵校尉任宏校对兵书;还命令太史令尹咸校阅天文、历法、占卜之类的书,侍医李柱国校订医书。每一部书校勘完毕,刘向便分条列出篇名目录,并摘录总括各书的大意要旨,写成《叙录》呈报皇帝。适逢刘向去世,汉哀帝又派刘向的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完成他父亲的事业。于是刘歆汇集群书编成《七略》,因此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现在节取其中的要点,而使篇籍目录完备。【原文】(书目部分略)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书目部分略)右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今译】以上医学经典共七家,总计二百一十六卷。医经,是推究人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生理现象,用来阐发人体各种疾病的根源,诊断死生的症候,进而根据它考虑针刺、砭石、汤药、艾灸等施用的方法,调合各种药物制成方剂的最佳配伍。良方的功效,好象磁石吸铁那样灵验,药物互相发生作用。医术拙劣的医生常常违背医经的理论,把轻病治成重病,把能治活的病人治死。以上经方十一家,总计二百七十四卷。经方,是根据草木金石等药物的寒温之性,诊察疾病的浅深轻重,凭借药物的功能主治,利用六气感人的有利因素,辨别药物的五苦六辛,配制成寒凉、温热的药剂,用来疏通闭塞、解除郁结,从而使病人恢复健康。至于那些违反药物适宜配伍原则的医生,用热药加重热病,用寒药加重寒病,造成精气内伤而不在体外呈现的不良后果,这是那些拙劣医生特有的一种过失。所以谚语说:“有病不治疗,常常等于请到一位中等水平的医生。”【原文】(书目部分略)右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书目部分略)右神仙十家,二百五卷。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凡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暗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今译】上述房中八家,一百八十六卷。房中术是研究人类情性活动的最高表现,高深理论的最新成就,因此古代圣王制定身外的音乐而节制房中的情欲,并且给男女性爱制定了礼节和文明规范。《左传》上说:“先王制定的音乐是用它节制百事的。”听音乐并且有节制那么就气血平和,寿命长久。至于沉迷声色的人不考虑这些,因此生病而丧失性命。上述神仙十家,二百零五卷。神仙家养生术,是研究保护生命的真精,向身外大自然广求养生之道的方法。凭借它来净化意念,平定心境,把死生视为等同,而在心中对它没有恐惧。但有的人专门致力养生术,则充满荒诞怪异迂曲的养生方法增多,这不是圣王教化的内容。孔子说:“探索隐晦之事而奉行怪僻诡异之道,后人有遵循它的,我不奉行它。”方技共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方技,都是延续生命生存的手段,是王宫官员中的一种职务。上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他们都能论病而涉及治国,推究证候而了解政情。汉朝建立后有仓公。现在他们的医术学说被埋没了,所以要编辑他们的书,并把方技分类排列分为四种。